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段是文章中结构相对独立,内容相对完整的一个部分,又称段落、逻辑段和意义段。段大于句而小于篇,是句篇间的桥梁。段的教学,可以降低理解篇章和作文的难度,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人们常说:“分段无定规”。意思是同一篇文章按不同的方法,可以作不同的段的划分。所以,要分段,先要确定方法,小学语文课文中记叙文的分段方法常用的有如下五种:1.按地点分段。有些文章记叙的内容可能涉及到几个地方,这样的文章就可按不同的地点(空间)进行分段。用按地点的方法分段,一要知道文章中写了哪些地点;二要知道这些地点中哪些是主要…  相似文献   

2.
四年级是中、高年级的过渡年级,从三年级以自然段训练为生的基础上过渡到对逻辑段的认识、进行分段的训练,又为高年级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弄清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打下基础。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使分段训练收到较好的效果呢?我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3.
课文的分段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由字、词到篇章的过渡,提高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飞跃,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在分段教学中抓住分段的依据、寻找分段的标志、采用合理的方法,是理解文意、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阅读要得法     
能否正确地给文章分段、概括段意和中心思想是衡量我们阅读能力高低的标志。培养阅读能力的中心环节就是对讲读课文的学习。即通过老师的“讲”和“导”,使学生在掌握重点字、词、句、段的基础上对课文真正理解,逐步学会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和中心,把所学的知识一点一滴地转化为能力。   一、学会基本的读书方法   阅读一般分四步:初读,了解大意,理清思路;细读,理解文章内容;熟读,划分段落,归纳段意;精读,归纳中心和写作方法。   二、掌握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的基本规律   分段:一般说,文章中说清楚一件事或一…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为分段而分段,忽视了对文章思路的整体把握。尽管现行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能力训练要求是“读一般的现代文,……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但是,阅读教学仍然重思想内容的理解,轻文章思路的把握。现在是到了淡化分段,重视整体把握文章思路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6.
给文章分段需要有理解、分析、归纳及综合等多种思维的参与,是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经常性的活动。特别是从三年级开始,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认知心理的逐渐成熟,大纲规定了三年级以分段、概括段意为阅读训练重点的任务。抓住这个重点,在平时和复习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完成这个任务,是学生提高阅读整体水平的基本途径。 从大面积上看,学生分段的能力在三年级虽然得到训练,但是学生拿到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能独立地在较短的时间里准确地给以划分段落的还不多。学生有的简单地以为一个自然段就是一段,混淆了自然段与意义段的界限;有的机械地把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三部分截开,分成“老三段”。 我们知道,分段是在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思路的表达程序,循着作者的思路,一部分一部分地深入理解文章的一个重要阅读思维过程。因而,从整体到部分,最后又回归整体,是分段所应遵循的基  相似文献   

7.
分段 ,就是按文章的逻辑顺序 ,理清文章的思路 ,这是读懂文章的基本要求。分段的目的是了解作者按怎样的顺序组织安排材料的 :了解段与段是怎样联系起来的。指导分段首先要掌握分段的依据 ,其次要引导学生注意分段的标记 ,还要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内在联系 ,选出最合适的方法。一、最基本的分段方法是先读懂每一个自然段所写的内容 ,再看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一个完整的意思 ,或者是内容上联系的最紧密 ,就把这几个自然段作为一段。如果一个自然段写的就是一个完整的意思 ,那么 ,这个自然段也可以成为一段。有些文章在内容或结构上有比较明显的…  相似文献   

8.
概括能力是小学生阅读理解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阅读目标中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第三学段阅读目标中提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阅读叙事性作品,  相似文献   

9.
课文的分段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由字、词到篇章的过渡,提高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飞跃,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在分段教学中抓住分段的依据、寻找分段的标志、采用合理的方法,是理解文意、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一、分析自然段,划分段落从儿童认识发展的特点来看,他们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向抽象的过渡期。因此,简单地阅读讲解课文后就让学生分段,势必出现偏差。为此,必须抓住自然段的教学,以自然段的分析、理解、概括要点为基础,再逐步向分析意义段…  相似文献   

10.
一、阅读 1.分段 〔题例〕 认真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作业。 (短文见第五册第15课《雨》。) 1.在文章中找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用“~~”标出来。 2.请按“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大段。 〔解题说明与步骤〕 段落有自然段和意义段两种。自然段是文章已经分出来的小段落。意义段是由一个或若干个自然段组成的意义比较完整的一部分内容。我们讲分段,是就意义段来说的。 给文章分段,可以了解文章是按怎样的逻辑次序安排材料的,段与段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这样弄清文章的线索,理出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的结构,可以  相似文献   

11.
三年级上学期的阅读教学,已对学生进行了认识自然段和理解意义段的训练。但是,由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加上分段本身是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难点,因此,到了三年级下学期,教师还不能轻易要求学生按时间、空间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和内容叙述的不同独立分段,应根据儿童的认识规律,进行提示性分段训练。这样,学生才能逐步掌握分段的一般规律,避免“猜段”。怎样进行提示性分段训练呢?试以小学五年制第六册为例,谈几点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2.
分段训练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孩子了解作者的思路,弄清文章的结构,掌握文章的内容,同时,可以提高孩子的分析概括能力。怎样指导孩子分段呢?您要注意两点: 首先要指导孩子读懂全文。“段”是全文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即以阅读的方式去领会和把握文章的内容实质和表达形式的思维过程。对文章的阅读理解,需要经历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转变过程,而促使这一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语感。所谓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也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杨亚利 《考试周刊》2012,(42):42-4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思想内容;(2)了解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3)揣摩典雅而又精辟的语言。能力目标:(1)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文章的方法:赏析文章的角度;(2)内容探究上,以学生自学为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3)揣摩佳句,提高品位语言的能力。情感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武汉某大学一院系给即将毕业大学生的家里寄去了一封信,信的主要内容是有关该学生在校四年的一些情况,包括学习成绩、平时表现、纪律处分等等。由于信是秘密寄出的,又值鸡年,故被趣称为“鸡毛信”。无疑,这封信是极受家长欢迎的。因为大多数家长对大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表现知之甚少。家长对学生在校情况的不了解,易使学生因失去必要的约束而荒废学业,误入歧途。如无故旷课、考试不及格、挥霍钱财,甚至盗窃犯罪。蒙在鼓里的家长直到收到“鸡毛信”才知,自己的孩子被学校开除了!科学的教育应是学校和家庭的有机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学校主要…  相似文献   

16.
指导分段应循序渐进○杨绍阶(广东省丰顺县教育局教研室)一、出示段意,指导分段刚开始学习划分课文段落,应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已形成的能力,在理解课文内容(即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先出示课文段意,让学生根据这些段意,自己对照课文,...  相似文献   

17.
南丰一中熊信之老师经过七年来的实践,初步摸索和总结出了一套比较行之有效的阅读能力训练法,概称为"三六九"法."三六九"的"三",就是把整个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分成三个阶段:初读排障阶段,精读理解阶段,研读总结阶段."六",即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使学生达到独立阅读的六种能力:汉字的认读能力,词语的选义注释能力,语句构造的理解和语意概括能力,文章结构和基本思想内容的理解能力,文章中心的理解、归纳能力,文章的鉴赏能力."九",是学生课堂"九步自学法".①朗读  相似文献   

18.
段是作者思想的反映,是文章结构的体现,学会分段有助于正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所以,引导学生学会分段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要让学生学会分段,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分段的标准: 1、按内容分(即意义归并法)。如果前后几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共同的就归并在一起。例如:《壁虎》一文,共有4个自然段:“我看壁虎捉虫”、“壁虎的样子”、“静态壁虎捉虫”、“动态壁虎捉虫”。在理解这些自然段的基础上,将联系紧密、说明一个共同的内容——壁虎捉虫的“静态壁虎捉虫”、“动态壁虎捉虫”两个自然段合并为一个  相似文献   

19.
自学能力是指一个人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小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包括:阅读课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分段及概括段意,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归纳中心思想,弄清文章脉络;摘抄佳句,作读书笔记等。怎样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一、考点内涵解说综观近两年中考针对阅读语段的考查 ,在概括能力方面重点考查 :1 .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2 .对文章中心内容的概括 ;3.对段的表达作用的理解与分析 ;4 .对文与段的表达技巧、表现方法的理解及对艺术特色的准确剖析 ;5.感受人物形象、对象特点 ,把握论证观点 ,领会文章主旨 ;6 .对文章的结构特征、思路线索、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准确归纳。中考中关于概括能力的试题 ,意在考查考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要在准确辨别文体的前提下 ,能迅速地捕捉、筛选重要的信息 ,并进行合并、归纳 ,以此来掌握文章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