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这本《解析几何(平面)》课本,是根据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在全日制十年制高中数学课本第二册及初中数学课本第五、六册有关内容的基础上编写的,供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使用。按教学计划规定,如果解析几何课每周2课时,全学年共64课时,应学完本书全部必学内容;如果上学期每周3课时,下学期每周2课时,全学年共80课时,应学完全部(包括选学)内容。几年来,广大师生在使用十年制课本的过程中,在解析几何的教学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同时对课本中不便于教与学的地方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这次编写,我们根据六年制重点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的要求,认真研究了各种意见,对十年制课本的编排体系和某些具体内容的叙述作了一些调整和修  相似文献   

2.
初级中学课本《俄语》第三册是根据教育部1981年制订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俄语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及《全日制五年制普通中学俄语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以《全日制十年制初中课本(试用本)俄语》第三册为基础,参照试用期间广大教师提出的意见修订而成的。本册教材供初中二年级第一学期使用。根据教学计划,初中二年级俄语课每周5课时,第  相似文献   

3.
初级中学英语课本第二册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初中课本(试用本)英语第二册的基础上编订而成的,供五年制和六年制中学初中一年级第二学期使用。全书是按照一学期上课17周,每周5课时,共85课时安排的。共17课,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复习。编写体系,大体上跟试用本相同。不同的地方,有以下几方面: (一) 音标教学:试用本是在第一册第8课到第18课分散教学国际音标,在第二册的分课词表和语音练习中复习巩固。改编本在第一册不教音标,采取通过符合拼读规则的单词,教给学生发音和拼音。国际音标集中在第二册第1课和第2课教给,随后再分散巩固。(二) 词汇教学:试用本在常用词的安排方面缺乏通盘计划。分课词表第一册按词在  相似文献   

4.
新编高中地理课本(试用本)是根据教育部1981年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编写的,供全国六年制中学的高中二年级和五年制中学的高中一年级一学年每周2课时教学之用。一指导思想和教学目的高中地理课程的指导思想,是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讲述有关地理环境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是根据教育部1981年4月颁发的教学计划编写的。从课时来说,六年制重点中学的高中化学课时,除侧重文科的大为减少外,单课性选修的高中三个年级每周都各为3课时,侧重理科的高中二、三年级每周各为4课时,比起全日制十年制中学高中化学课程高一每周3课时,高二每周4课时来,总课时略多一些。而这册的内容只有五章和学生实验10个,理论性较强的分子结构)即化学键)和平衡常数等内容也移至高二而使理论内容略为减轻,同时实验相对有所加强,会减轻一些教学上的困难。本册课本五章的内容依次是“摩尔”、“卤素”、“硫、硫酸”、“碱金属”和“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其中卤素和碱金属原为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化学课本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代数第三册简介樊祯本册教材共包括三章,顺序是一元二次方程、函数及其图象、统计初步,供三年制初中三年级全学年使用。按照《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的精神,初中三年级上学期授课17周,下学期15周,全学年共32周。代数课每周...  相似文献   

7.
初级中学数学课本《代数》第一册,是根据教育部1981年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的精神,在原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代数》第一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将于1983年秋季开始,供初中一年级上学期使用,每周5课时。本书在修改过程中,研究了几年来各地对试用本的意见。修改出初稿后,又进一步征求了北京市  相似文献   

8.
代数第二册简介人民教育出版社袁明德初中代数第二册共四章,依次是因式分解、分式、数的开方、二次根式,供初二全学年使用。初二数学每周5课时,其中代数课安排上学期每周3课时,下学期每周2课时,全学年共85课时(按每学期17用计算)。各章课时安排如下(仅供参...  相似文献   

9.
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代数》第三册,将从1984年秋季开始供书。这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以及各地对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意见,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试用本)《数学》第三册(以下简称原教材)有关章节的基础上编写的,下面对本书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
新教材与高中一年级文言文教学张必锟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高中语文课本(试用本)即将在山西、江西两省和天津市开始进行试教。在已经初步编定供高中一年级使用的两册课本中,文言文共24篇(教读和课内自读各12篇),分六个单元,拟用60课时教读,约占全学年语文总课...  相似文献   

11.
初级中学数学课本《代数》第一册是根据教育部1981年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的精神,在原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代数》第一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将于1983年秋季开始,供初中一年级上学期使用,每周5课时。本书在修改过程中,研究了几年来各地对试用本的意见。修改出初稿后,又进一步征求了北京市部分教师和教研人员的意见。近年来,小学毕业生的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今年秋季升入中学的一届学生,是在粉碎  相似文献   

12.
(一) 新编六年制农村小学《农业常识》课本是根据《四川省六年制农村小学计划(修订草案)》的精神编写的,全书共两册,供农村六年制小学六年级全学年使用。每周授课两课时,全学年共计68课时,其中讲授48课时,实习20课时。本教材内容主要有土壤、肥料、作物(粮食、油料、蔬菜、果树等)栽培、经济林木、植树造林、动物饲养等。本教材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用学生获得农业生产的一些常识和简单技能,发展学生学习农业生产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  相似文献   

13.
初级中学数学课本《代数》第一册是根据教育部1981年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的精神,在原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代数》第一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将于1983年秋季开始,供初中一年级上学期使用,每周5课时。本书在修改过程中,研究了几年来各地对试用本的意见。修改出初稿后,又进一步征求了北京市部分教师和教研人员的意见。近年来,小学毕业生的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今年秋季升入中学的一届学生,是在粉碎  相似文献   

14.
本册课本是在全日制十年制初中课本(试用本)《几何》第一册(以下简称试用本)的基础上,吸取几年来广大教师的教学经验修改而成的。这次修改的原则是:在原试用本的基础上,适当减轻分量、降低难度、减缓坡度,力图使教材更加符合教学规律,便于教、便于学,解决好几何入门问题。 《几何》第一册分成五章、供初中二年级使用,一学年共计102课时。第一章基本概念(包括引言共18课时);第二章相交线、平行线(16课时);第三章三角形(40课时);第四章四边形(20课时);第五章面积、勾股定理(8课时)。[第二册将分为相似形(34课时);圆(50课时);简单的视图(12课时)三章,共96课时,供初  相似文献   

15.
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代数》第三册,将从1984年秋季开始供书。这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以及各地对中学数学大纲和教材的意见,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试用本《数学》第三册(以下简称原教材)有关章节的基础上编写的,下面对本书作一简单介绍。本书分为三章,第一章是新增加的“一元多项式和高次方程”,作为选学内容。将它安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学大纲(初审稿)》编写的初中《世界历史》教科书(人教版)的第一册和第二册,准备供初中三年级一学年两个学期试教。这套初中世界历史课本,与目前正在使用的初中课本《世界历史》(全一册)有较大的不同。现行课本《世界历史》只教一个学期,义务教育课本《世界历史》要教一学年,即两个学期。课时增加一倍,因此教学内容比现行课  相似文献   

17.
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代数》第二册,将于1983年秋季起正式供书。本书是根据教育部于1981年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以及各地对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意见,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试用本)《数学》第一、三、四册(以下简称通用教材)有关章节的基础上编写的。下面对本书作一简单介绍。本书承接第一册的三角函数内容,首先讲了四种主要的反三角函数和简单三角方程,然后依次讲  相似文献   

18.
小学思想品德课本(试用本)第十二册是供小学六年级下学期使用的教材。由于是小学的最后一个学期,课本分量有所减少,只安排了十课,内容适当注意与初中衔接。下面就对这册书的教学内容安排和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规定,一二年级每周设一节说话课。为适应说话教学的需要,我们编写了说话课本(学生用)和教学参考书(试用本),1986年秋季供应第一册。为便于教师使用,现将这册教材的有关问题介绍如—:  相似文献   

20.
经过修订的初级中学课本《代数》第四册(以下简称新教材),将于1985年秋季起供初中三年级全学年使用。这册书是在原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数学课本(试用本)《代数》(以下简称原教材)相应章节的基础上,吸收了几年来各地在试用中的一些经验和意见编写而成的。一、调整内容,降低难度为了减轻初中二年级学生的负担,原在初二的“常用对数”一章移到初三。虽然按照修订后的教学计划,初三数学课时由每周5课时增至6课时,但要完成原教材的内容仍觉偏重。因此,除了“统计初步”这一章不降低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