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歌诗创作的繁荣。歌诗的发展与教坊曲息息相关,它们互相依存、互相发展。歌诗提高了教坊曲的艺术品位,教坊曲刺激了歌诗和诗歌的创作,从而共同推进唐诗的繁荣。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诗歌从汉代开始明显地分为歌诗与诵诗两大类别。“不歌而诵”的骚体赋是典型的抒情诗,是汉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汉代的歌诗与诵诗,会发现它们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队伍等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这要求我们在汉代诗歌研究当中,不但要兼顾到歌诗与诵诗两大基本类型,而且要充分关注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诗歌所承担的不同的艺术功能和不同的艺术生产与消费群体,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对汉代诗歌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对汉代诗歌的艺术本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雷斌 《文教资料》2008,(30):38-39
从诗歌的起源与发展看,诗与歌词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现代歌词的明快直白、晓畅自然,表达情意的坦率真挚,表达方式上的口语化方面都为中国新诗的艺术探索提供了直接的艺术经验.梁上泉的歌词创作是其诗歌艺术的新探索,其歌词艺术的成就为中国新诗通俗化提供了可能的方式,具有形象性,在诗歌音乐性与文学性的结合上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和《文艺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 ,于2 0 0 2年 4月 2 0日到 2 2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目的 ,在于探讨诗歌和音乐的关系 ,开辟诗歌研究的新途径。包括文学界和音乐学界的学者共 4 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提交论文 2 0余篇 ,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中国古代诗歌和音乐的关系 ,这是本次会议的重点。赵敏俐提交的论文《汉乐府歌诗演唱与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 ,就是从乐府歌诗的音乐歌舞表演角度来研究其文学特色的有益尝试。他首先指出 :由于汉乐府歌诗是诉诸表演的…  相似文献   

5.
彝族歌谣习俗最有效的养成机制,在于彝族民间普遍存在的歌诗传统。彝族民间各种大小仪式歌诗活动,滋养了其经籍诗歌文化。口头歌谣和书写诗歌,二者有效互动,孕育了彝族民间歌诗传统,促进了其诗歌的兴盛和蓬勃。彝族民间歌谣、诗化经唱、毕摩诗教以及诗论,四位一体地建构了彝族诗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歌诗,新诗史上一个渐被淡忘的语词, 但在中国诗歌史上,歌诗却是我们民族诗歌的显著特色, 是中国历代诗歌得以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新诗危机重提歌诗传统,其予以我们的启示集中于一点: 诗待乐而传播, 诗因乐而升华, 􀀂 有意识的传唱 可能成为新诗发展的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7.
刘禹锡是中唐时期的一代诗豪.他的诗歌创作道路可分为四个时期.他的诗歌的思想内容可分为学习民歌诗、政治抒情诗、怀古咏史诗和山水闲适诗四个方面.他的诗歌艺术特色是取境优美、精练含蓄、韵律自然,直接继承并发扬了盛唐诗歌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8.
田汉在现代歌诗领域的理论与创作话语资源,让现代化语境下诗性与歌性的耦合获得"传统文学的创造性转化"的丰富况味。他的现代歌诗主要包括入乐传唱的现代诗歌以及话剧、电影、戏曲与歌剧中具有诗歌性质的唱词与诵词,并且以1930年代初诗人宣布向无产阶级"转向"为界,呈现出明确的美学演进,即诗人不同阶段的歌诗语言表现出在自由与韵律、雅与俗以及言志与载道等层面驳杂的"传统文学的创造性转化"的美学特质。此外,除却诗人现代歌诗观由"在心言志,发言为诗"向"为光明而舞蹈,为自由而歌唱"的转向外,他的歌诗创作亦属于现代化语境下"烽火中来的声音",其中牵涉着田汉对传统诗歌中因袭承传的歌性问题与现实革命文艺中的听觉问题的审慎思考,而这些都是我们探寻田汉现代歌诗时不应略过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9.
法律术语词的通俗化是汉语词汇系统中词义发展演变的一种重要方式。对法律术语词通俗化的两种主要途经——隐喻式通俗化和引申式通俗化分别进行举例分析,明晰其通俗化的语义、语法、语用等方面的特点,探讨促使法律术语词发生通俗化变化的内、外动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小说在唐五代时走向成熟,表现之一是此时的小说中开始大量夹杂诗歌。唐五代小说中诗歌具有叙事性强、通俗化、多绝句的特点。从艺术功能上看,这些诗歌具有刻画人物和组织结构的情节因素作用以及抒发情感、发表议论非情节因素功能。  相似文献   

11.
萧三延安时期的诗歌具有很强的学上的功利主义的色彩,“刺刀与子弹”和“号角与鼓声”式的诗歌特色,充分反映了无产阶级诗人的战斗风姿。豪迈道劲的诗歌品格和自觉挚的大众化通俗化诗歌艺术追求,充分展示了延安诗歌的思想艺术特质,极具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2.
唐宋诗歌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两大典范,其风格的差异早被历代文人所注意。这种差异的形成有诸多因素,歌诗传唱在其中亦发挥重要作用。唐诗入乐是不争的事实,而宋诗的大众娱乐性配乐功能被词所取代。诗歌与音乐的结合、分离必然对其形式、内容、风格等多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诗歌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思想和艺术的感染力都很强。白居易曾倡导“歌诗合为事而作”。在浩瀚的诗海中,一些优美的诗篇不仅使我们获得艺术的享受,  相似文献   

14.
作为从南北朝至唐代诗歌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陈叔宝及其文学集团的诗歌创作在中国诗歌史上自有其一席之地。其宫体诗创作通俗化倾向明显,入隋之后诗风更为壮阔和沉挚,更重要的是,其诗作经过了隋代的短暂过渡,对唐代诗歌创作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集团的诗歌创作以其特有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质承前启后,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应给予适当的文学史定位。  相似文献   

15.
《诗经》颂诗歌唱源于宗教仪式上的献神颂歌,因此,诵辞类歌唱是其最原本的内容。此外,《周颂》另有三类乐诗———舞诗、"礼辞"内容、仪式内容的歌唱,展现了颂诗歌唱的多样内容和复杂形态,也体现了周人对歌诗旨向与仪式精神的重新理解。  相似文献   

16.
唐代的声诗是一门集乐、舞、声熔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到了宋代,唐代歌诗之法逐渐不传,音乐与诗歌创作逐步分离,它不再是一种大众娱乐方式了,而这项任务由大量的词来充当。于是大量的脱离了音乐的纯文学创作的诗歌出现了,音乐对诗歌创作有着内在的规定性。音乐与诗歌的结合、分离对唐、宋诗风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黑人谈河流》(The Negro Speaks of Rivers)是兰斯顿·休斯的代表作。本文以文体学视角对诗歌进行了解读,从语音、词汇、句法、修辞四个层面探讨了其文体特征,挖掘了诗人的语用意图和语用效果,认为这一诗歌诗风淳朴,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强大的艺术表达力和高度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从五个方面阐述了王洛宾的歌曲是西北地区民间音乐与汉语的完美结合、带有浓厚的少数民族风情、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真实、质朴音乐情感的流露、具有群众化、通俗化的音乐表现这五个特点,从而论述王洛宾歌曲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现代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诗歌在英国、美国及西方许多国家深受读者欢迎。英诗与汉语诗歌一样,也有其严格的韵律与节奏。诗人为表现自己的思想,就必须选择适当的诗歌表现形式。当诗歌的形式和思想达到一致时,才能使诗歌艺术得以充分体现。本文就弗罗斯特的几首诗歌,对他的诗歌艺术从形式和内容上作以简单地分析、探讨,使读者能对英美诗歌的艺术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20.
高兰是我国抗战时期著名的朗诵诗人。他不仅在朗诵诗创作方面卓有成就,还对朗诵诗理论进行过较深入地探讨和思考。高兰关注并提倡朗诵诗通俗化和大众化:诗人力应深入群众和生活,选择群众熟悉的题材,运用通俗易懂的诗歌语言来实践朗诵诗创作,从而表达人民大众的现实情感;诗人在追求朗诵诗通俗化和大众化的同时,也决不能忽略对诗歌的艺术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