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瑞红 《考试周刊》2009,(18):150-150
提问是指由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获得发展的教学行为。实践证明,提问作为一种教育行为,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及思想的陶冶。地理课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在教学中应善于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何莉萍 《考试周刊》2010,(3):174-175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教育行为.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力的培养及思想的陶冶,本文对课堂提问的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介绍。  相似文献   

3.
杨敏娟 《考试周刊》2014,(49):133-134
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没有高质量的思维。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创设能启发思维的教学情景和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三方面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相似文献   

4.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阐释,英语教学除了引导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能力之外,还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引导和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俗话说得好:"疑为学之始。"疑问几乎是所有学习行为的开端和助推力。小学英语教学因其独特性、广泛性和互动性,具有非常丰富的疑问资源,教师如能适当运用教学要素,开展疑问教学,培养学生提问意识,让学生在提问中发现问题,在提问中分析问题,在提问中解决问题,将有利于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推动小学英  相似文献   

5.
蒋艳 《宁夏教育》2010,(7):69-69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经常使用的一种相互交流、实现教学反馈的方式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问艺术,不但有利于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而且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起探究知识的愿望,启迪学生的思维,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结合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6.
培养提出问题能力的教学实践与实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提出问题是创新的源泉,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培养提问意识,创设提问时空,质疑定规定论,学会提问方法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有效措施,实验表明,通过培养提出问题能力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7.
英语课堂提问的艺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语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互动、进行合作教学、训练技能的形式之一;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沟通,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有效的途径。教师在课堂上有目的地提出问题,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技巧至关重要,提问的时候应该遵循教学原则,讲究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8.
习题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学生在习题课上的学习心理、学习行为、教师干预、学生收获4个维度对高中数学习题课的综合学习水平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习题课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缺乏主动性、教师包办过多、课堂交流少、习题课效果差等诸多问题。精选习题、精心备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课堂交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将有利于提高习题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巧妙的课堂提问,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起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课堂提问可有效地排除课堂内外干扰,提高课堂效率,创造使学生积极向上的思维环境。课堂提问可获得教学反馈,发现教学中问题,及时修改教  相似文献   

10.
课堂提问是教师实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启发学生思维,掌握学生理解情况,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学生思维节奏,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能力。本文主要通过列举课堂提问在教学活动中的几点积极的作用来阐述课堂提问在高校课堂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育价值及若干策略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问题意识”是个体对事物的一种探究、怀疑、猜测的心理状态,培养“问题意识”的教育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有利于数学的建构性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的策略有:采用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数学思考空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元认知作用,提倡反思性的数学学习;重视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提高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等。  相似文献   

12.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教师的课堂提问是通过师生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恰当的提问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这对于优化教学活动,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具有重大意义。日本著名教育家斋喜博说:老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表面性提问:旨在…  相似文献   

13.
用提问来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教会学生设疑和质疑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有着不可估量作用.采用问题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开发提升学生设疑和质疑的能力,有利于培养爱问、善问的学生,也能很好体现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本文就如何实施问题式教学、培养问题型学生,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搞要: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进行课堂提问。恰到好处地进行提问可以活跃课堂,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开启学生的智慧,并有利于双向交流和勾通。当然,通过提问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回忆和概括,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高学生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姜玉燕 《考试周刊》2013,(53):64-64
<正>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要重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猜想,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使学生掌握提问的途径和方法。问题意识是学习的源泉,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使学生敢于提问,学会提问,乐于提问,利用问题化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地理教学中抓兴趣点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有启迪性的提问,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分层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课堂提问是开启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提出问题则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要提出问题 ,首先必须善于发现问题。结合自然科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 ?除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等方法外 ,笔者认为应从五个方面着手。一、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较高层次的能力。因此 ,培养提问能力必须辅以其他相关能力的培养。与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的其他能力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辨别事实的能力、实践能力、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18.
《西江教育论丛》2005,(3):33-34
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历史课的教学方法,现已从传统的“满堂灌”转向了启发疏导,从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侧重于能力的培养,这其中更能体现课堂提问的意义。恰当的、富有艺术性的提问有利于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提问,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富川 《成才之路》2011,(19):22-22
本文论述了在生物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促进思考和学习,促使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提问能力。作者从转变观念,享受乐趣,提供思路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对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20.
提问,是上课时教师经常采用的方式。提问在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是最有效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方式。提问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能够调动他们的思维积极性,自觉地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如果认为只要运用提问的形式,便是启发式教学,这是从表面看问题。只有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才是启发式。许多专家对课堂提问提出建议,问题要难易适度,问题要先易后难。问题要周密设计,有计划、有步骤提出;问题要有启发性,能激发求知欲,诱发探究性的行为;问题要少而精;提问态度要平等,一视同仁,面向全体;提倡学生质疑驳问,等等。按照小学汉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汉语文教学的课堂提问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