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学理论研究的指导思想是一个大问题。新时期文学理论在指导思想的选择问题上是存在分歧的。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学理论研究的指导思想,符合科学发展观,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也相一致。学界有种意见,认为当今我国的文学理论建设应以"‘现代性’为指导",以"建设中国现代性文学理论"为目标,这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张是很不一样的。"现代性"是个多义的、模糊的、理解分歧的概念。以"现代性"来指导文学理论建设,其根本缺陷是丢弃了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丢弃了文学理论价值系统的先进性质。  相似文献   

2.
浮士德几个阶段的不懈追求代表了现代社会人类不同层面的生存体验,追求不息、奋斗不止的"浮士德精神"体现了现代人对人类生命价值的肯定和追求,这种追求目标蕴含着一种对永恒目标的向往和追求。这是《浮士德》的现代性典型特征。同时,以启蒙理性为基础的现代性所传承下来的怀疑与批判精神在《浮士德》中也得到了全面的展示。作为同源于启蒙精神的《浮士德》与现代性,二者之间有着不容忽视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的现代性仍然是“一项尚未完成的规划”,在追求现代性的过程中,经过器物、制度层面的尝试,中国人在新文化运动中努力从文化层面寻求现代性的动力。这是一次真正的启蒙运动,成为20世纪及以后中国现代性动力建构的起点。  相似文献   

4.
文学理论是一门科学。有人否认这一点的原因在于狭隘地理解科学的含义、文学理论自身发展的“科学危机”状态和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的影响。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进程就是其科学化进程 ,其现代性形态就是科学化形态 ,现代性必然也只能筑基于科学化之上。文学理论的科学化与人文化是其现代性的两翼 ,单向度地发展其中任何一种都不仅是反科学的而且是反人文的。在文学理论中 ,与人文化相比较 ,科学化是更为基本的因素和条件 ;但科学化的最终目的与归宿却是指向人文化的。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中国文学理论面临着有效性维度上的尖锐质询.切实超越形而上学,是中国文学理论取得新突破的根本途径.作为重要思想参照,现代性思想的"生活世界"说和后现代性思想的"小叙事"说都为我们的讨论划出了形而上学界限,提供了超越形而上学、积极推进新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有效性建设的学理根据.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背景下,关于当代文学及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是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关注和讨论的前沿性问题之一。本文对这一讨论的缘起、理论界关于西方现代性问题的理解,以及对我国文学理论现代性的内涵、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生成等问题的探讨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并对当今文学理论批评应当坚守的现代性立场阐发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性的全面展开,知识分化已然侵入到了学科的内部。这种现代性的知识分化在有效地组织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同时,也导致了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危机。不妨说,文学理论知识生产与现代性的知识生产体制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悖反。此一现代性的吊诡较为明显的表现在,文学理论研究者难以获取有效的"知识"以成为"文学理论家"。这种境况之下,199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危机总是此起彼伏,而应对它的重建虽然已经展开二十余年,却也难以奏一时之效。然而,在追问什么是好文学理论的同时,以"接着说"的方式来重建现代性语境下的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合法性,就有可能开启一种新的希望。因此,值得学界投以关注。  相似文献   

8.
现代性危机与文学理论科学化的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学理论是现代性的产物。现代性高扬的理性精神是学科得以存在的前提,同时现代性在今天的表征危机,必然影响到文学理论的话语重建,甚而合法性受到质疑。惟有直面具体历史语境下的文艺现实,吸纳包括文化研究等新兴知识领域的经验、方法,变革固有的文艺学的观念,才能使得文学理论的研究保持活力,逐步走向科学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文学理论反思研究的内容之一,是考察以教材为载体的文学理论讲述。童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最具有代表性。《文学理论教程》作为审美文论思潮的产物,以崭新的理论命名,富于创造性的体例框架以及对于中西方文论大胆借鉴和积极吸纳的姿态等,完成了对新时期之初文学理论讲述模式的超越,实现了文学理论知识讲述的现代性转型。问题与局限主要体现在:对新思想、新观念和新体例的过度追求,抑制了对自身科学性的要求;名词术语的密集使用增加了教材的费解程度;个别语病降低了人们的阅读美感。  相似文献   

10.
在“‘后’语境”下,现代性既成了面向中国文论的“提问方式”又成了它的“问题之源”。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对“后学”思潮的接受不能完全替代对“现代性”问题的集中探讨,特别是不能替代对现代性的内在“自反性”特征的思考。文学理论的现代性研究必将最终直面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道路与发展趋势,特别是在深入把握现代性思想精髓的基础上探索当代文学理论深入文学现实的能力和整体创新发展的道路。这既是文学理论的现代性研究的意义,同时也是它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审美现代性所要求和提供的"歧义宽容"原则,使"艺术的救赎"在主体建构中成为可能,这是王小波文学创作的一个主要诉求。文本寓意的歧义、多元,人物命运的丰富、可变,"诗意"人生的发现和构建,"诗化"表达的探索和追寻,等等,构成了王小波文学作品的审美现代性要素,关于艺术的真谛在于"叵测"的论断,更是以小说文本的虚构形式揭示审美现代性的精彩之作,"穷尽可能"的文本构建方式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写作观念和写作方法,而成为作家"试验自我"和"改写自我"的一个有效途径。审美现代性要素为王小波的文学创作和主体建构开启了创新和救赎的无限空间。  相似文献   

12.
"风骨"作为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蕴含着深远文化传统和当时社会风尚的关键词,由一个普泛性概念逐渐演变为美学范畴进而成为文学理论批评范畴,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风骨"是一种整体的美,向内与"气"贯通,向外则与"采"连缀,是对文学作品之情志蕴涵、体性特征与艺术及审美感染力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3.
精神分析学说与新时期文学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中国社会和文化思想上的改革开放性质,使得精神分析学说得以传入并影响了相应文学语境。文学语境的变化,又造成文艺理论和文学创作诸多方面的现代性转换。文学语境还进一步改变了学界对精神分析理论的态度,拓展了理论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中国文艺/美学理论中,围绕审美现代性话语的生产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重写过程。理论上,认识与重写的良性互动是当代文艺/美学理论发挥话语效力的根本机制。但迄今还不能说这一良性互动已经形成。我们应该走出冲突论认识模式,将审美现代性放在后现代性——现代性——审美现代性的历史逻辑路线中加以重写。  相似文献   

15.
就西方思想史而言,19世纪上半叶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年代。来自于多方面的力量-德国唯心主义的、英法科学主义的、普遍神学的、哲学辩证法的,铸就了施莱尔马赫解释学的多维的和矛盾的个性。任何试图从单一维度界定施莱尔马赫解释学性质的努力,都将是对施莱尔马赫的误解和虐用。他独特地发现了普遍的和恒在的误解,从而终于将只是满足于具体的方法的鄙俗的“特殊的解释学”升华为方法论的恢弘的哲学,施莱尔马赫称“解释学之目标就是最高意义的理解”。他将心理阐释置于语法阐释之后,这不仅丝毫不能证明心理阐释次于语法阐释,恰恰相反,它所透露的是心理阐释对于语法阐释的优先性。推证心理阐释在施莱尔马赫解释学中优先于语法阐释,目的并不在于扬此抑彼,孰为优先的辨析使我们明了施莱尔马赫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在何种意义上堪称现代解释学之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中国文化现代性的必要延伸。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在晚清“文界革命”的铺垫下,于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中,推导出自身的现代性构想。在“人的文学”观念主导下,以“人性的”、“个人的”、“个体的人”为价值设定的主体性因此成为现代性的理论基质。散文现代性理论主要倡导者的林语堂,进一步将散文现代性理论的基本设定明确为:“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出发点——使“闲适”在主体性理论所坚执的文学独立自由精神辐辏下,成为散文美学追求,其意正在避免散文在文化启蒙运动中弘扬的文化批判性沦为实用性和工具性。  相似文献   

17.
文学现代性相对社会现代性而言,其获得首先并不表现为某一派别或技巧,而是一种品格,即以作家对社会和人类处境的关照和反思为根基,探求健康人性的建立。在当今泛物质化的社会里,提倡文学现代性对于唤醒精神自我,净化文坛,恢复人文精神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文学现代性的内涵、表现形式和获得方式的探讨,表达对构建当代文学现代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中后期中国文学研究兴起了"重写文学史"热,在引进西方理论和重新审视传统观念的背景下,文学史研究在理论建设和实际操作上都体现出了多维的角度和空间,突出表现在对历史性、审美性和当代性的关注.新时期的文学史研究是对旧模式、旧观念的突破,是对新观念的寻求和新理论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