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简单叙述了莱辛的主要创作成就,探究了《金色笔记》中现代女性在摆脱客体地位后被确立为创作的主体地位,展示了现代女性的真实生存状态,探讨了莱辛的《金色笔记》中女性主体地位的确立与张扬。  相似文献   

2.
当代电影中女性主题的叙述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主题的叙述和表达从来就是艰难的,当代电影中女性主题的叙述和表达更是面临着多重困境。当代电影中女性主题叙述和表达有三种方式:以女性的视角来破除男性的"观看",充分体验女性的自我生存;用暴力的方式反抗男权文化,拒绝男性社会的规范;用真正的失语对抗男性中心话语。  相似文献   

3.
香港女作家亦舒,作为女性的写作和为女性的写作来说,其作品是严肃的,亦舒用通俗的形式表明了鲜明的女性立场:即再现香港现代都会女性的生存境遇,展示她们在摆脱传统束缚、寻找新的人生价值过程中的笑与泪、得与失、挣扎与彷徨,并积极探讨女性更为合理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4.
亦舒的小说采用了个人型叙述声音、作者型叙述声音及"超表述"叙述行为三种叙述模式,对现代都会中女性的生命体验与情感状态进行了权威化的女性叙述,呈现出鲜明的女性立场,彰显了强烈的女性话语权威。因而本文分别从女性主体性意识的彰显、女性气质的公开表述、女性化的"语录式"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对亦舒小说中女性话语权威的形成及具体表现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阐释。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叙述流浪女性这一现代小说主题的叙述策略进行细致分析,拟从"确立女性自我话语的快感和痛感叙述"、"对流浪女性的写意化叙述"、"对流浪女性的物化与伦理化叙述"三个角度,探讨现代小说对女性流浪这一主题的叙述策略.  相似文献   

6.
萧红在《生死场》中从女性意识视阈出发揭示了现代中国女性的三种生存方式:一是女性承继并践行传统文化对女性的社会角色分工的设定,依附于男性,在男权的夹缝中求生;二是女性试图通过"出走"以摆脱男性控制,重获自由;三是女性凭借某些强于男性的能力赢得尊严争得与男性相对平等的地位。萧红通过人物的命运表达了对第一、第二种生存方式的否定,认为只有自强才是现代中国女性的出路。  相似文献   

7.
《白鹿原》这部作品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叙述了传统女性生存的悲剧性故事,揭示了这一悲剧的根源是男权文化对女性生存的宰制。男性文化以拒绝的方式置女性于无我的他者性生存,在拒绝的接纳这一悖论的生存中男性文化对女性的霸权地位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这一拒绝的接纳成为作品中女性生存命运叙述的基本逻辑,使作品在叙述中获得了文化反思的深度。  相似文献   

8.
日记体、书信体小说本质上都属于“自我言说”的书写形式。女性以日记、书信的形式进入文学世界,写下自己的情感体验,记述女性的心路历程,充满了女性真实的声音。丁玲与艾丽丝.沃克分别采用了日记体、书信体,让莎菲、西莉作为话语主体去言说,让女性真实的声音通过叙述人的发话而充塞全篇。女性作为主人公与叙述人,两个主体通过女性真实的声音融为一体。女性作为话语主体,构成了对男权话语、对女性生存压抑的解构,同时实现了女性对父系文明历史关于女性规则的重新语义化。  相似文献   

9.
在清代徽州妇女文学作品中,蕴含难得的女性意识,主要体现在:文学活动中的平等意识、女性的自我映射与同性关注、抒发女性情感与生命体验、对男女不平等和女性生存困境的喟叹与反思这四个方面。这些女性意识既体现出清代女性文学的时代共性,又具有徽州地域文化的特性,对近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也有一定奠基与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宗璞笔下的现代女性,充满着柔情与侠骨,汇集传统与现代于一身,是爱与美的化身。在她们身上,既隐含着宗璞本人大半辈子的成长印记,又折射出她独特而理想的女性观和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宗璞对现代女性的理想定位为她们拓开了一条理想而艰难的生存之路。  相似文献   

11.
女性叙述文体的散文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叙述文体的散文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天然的亲近散文文体,虚构文体的文体意识比较模糊;习惯使用日记体、书信体等自叙传的叙事策略;消解文体之间的体式疆界,跟着感觉走是其基本的叙述语态。所以如此,是女性的生存处境、文化习性、审美心理以及女性与散文文体之间的默契等因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童静 《鸡西大学学报》2013,(9):84-86,97
铁凝的《永远有多远》,表达了现代女性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生存方式和生存意识的多样性,及她们对传统道德和现代意识的取舍与选择中彰显的不同生存价值和意义所在。而在其塑造的人物形象身上,也隐含着铁凝思想深层的女性生存意识。  相似文献   

13.
龙茜 《海外英语》2014,(18):189-190,213
该文以她著名的小说《金色笔记》为例,运用女性主义批评和叙述学相结合的方法,从作品文本形式的分析入手,探究形式传达出的思想内容。莱辛的《金色笔记》在形式上突破了传统的写作方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述策略。她从叙述视角、女性话语和叙述结构方面颠覆了女性在文本中被动言说的传统,充分展现了女性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莱辛还通过对安娜在现实生活中政治、爱情方面的遭遇,分析了女性的生存困境,并试图为女性提供一条摆脱困境的途径—建立新型的男女合作的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以她著名的小说《金色笔记》为例,运用女性主义批评和叙述学相结合的方法,从作品文本形式的分析入手,探究形式传达出的思想内容。莱辛的《金色笔记》在形式上突破了传统的写作方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述策略。她从叙述视角、女性话语和叙述结构方面颠覆了女性在文本中被动言说的传统,充分展现了女性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莱辛还通过对安娜在现实生活中政治、爱情方面的遭遇,分析了女性的生存困境,并试图为女性提供一条摆脱困境的途径-建立新型的男女合作的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作为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廖辉英始终坚持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诠释女性问题并探寻女性文学的方向。她所塑造的三类女性形象,蕴含着对男权中心话语的强烈批判和对女性成长过程的深刻反思。旧式妇女的形象,写尽了封建传统重压下世代重演的女性悲剧;“窗口女人”的形象,揭示出台湾妇女从传统女性到现代女性之间角色转换的难题;事业女性的形象,寄托了建构女性生存价值和重塑新女性的全部理想  相似文献   

16.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广泛运用,为我国女性的全面发展创造了优越环境,同时,女性也面对着诸多困难与挑战.解决女性生存与发展问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7.
从<金大奶奶>到<闷雷>再到<玉卿嫂>,三篇小说一方面展示了以"被侮辱被损害"的女性为主角的世情生活景观,展现了女性主体不断成长的过程,表现了与中国传统小说的紧密关联;另一方面又以一种现代的叙述技巧与价值意念确立了自己的现代小说品质.  相似文献   

18.
从《金大奶奶》到《闷雷》再到《玉卿嫂》,三篇小说一方面展示了以"被侮辱被损害"的女性为主角的世情生活景观,展现了女性主体不断成长的过程,表现了与中国传统小说的紧密关联;另一方面又以一种现代的叙述技巧与价值意念确立了自己的现代小说品质。  相似文献   

19.
电影《红颜》讲的是陷入精神困境的中国女人的故事,是一部关注女性生存和命运的电影。导演李玉站在一个女性的角度来观察社会,体验人生,整个故事的叙述过程都投注了深厚的女性情感,从探寻小云的精神出路入手,揭示女性的命运和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20.
如何摆脱男性话语的控制 ,建构女性的主体性话语一直是女性主义文学写作与理论批评关注的中心。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通过叙述形式、叙述结构、叙述人及叙述技巧等方面打破父权制语境的陈规 ,书写女性经验 ,建构女性主体性 ,使女性真正成为经验主体、思维主体与言说主体。它是女性文学创作的一次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