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2005—2019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与门槛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市场化程度、金融发展水平、企业家精神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与金融发展水平均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市场化程度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强于金融发展水平;企业家精神均为金融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中介变量,且具有完全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替换估计方法与相应变量衡量指标后结果仍然稳健。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为切入点,选取2011年—2019年的我国东中西部典型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计算出各地区的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水平,建立线性面板回归模型寻找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发现: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结合运用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对于发达地区来说,金融...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我国17个创新型城市试点2010—2017年面板数据,采用因子分析与熵值法测算了科技金融指数与创新型城市发展指数,通过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的方法实证探究科技金融、科技金融投入、科技金融产出及其各维度对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科技金融、科技金融投入以及科技金融产出对创新型城市的发展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科技金融产出影响程度更深。(2)科技金融各维度对创新型城市发展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有明显不同,其中资本市场投入?专利产出?技术合同产出?人力资源投入?企业研发投入?政府创新投入。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我国2011—2021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具有防止堕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张困境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会受到地区不同的影响呈现出差别;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农村经济增长、传统金融和教育水平缩减城镇与乡村的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深入研究区域经济韧性意义重大。本文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借助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对我国区域经济韧性产生的影响,并从区域经济韧性的分维度和数字金融的分维度进一步验证数字金融对区域经济韧性产生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我国区域经济韧性产生正向影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可以强化数字金融对区域经济韧性的正向影响作用。在此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2003-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区域金融发展为门限变量,构建非线性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OFDI与国内区域创新能力关系中的"门限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OFDI对国内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金融发展门限效应:当金融发展低于门限值时,OFDI对国内创新能力不存在显著的影响;而当金融发展高于门限值时,OFDI对国内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研究还发现,总体上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处于相对较低水平,OFDI对国内区域创新能力不存在显著影响;只有北京、上海和浙江等地区的金融发展处于较高水平,在推进OFDI时会提升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金融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而金融治理是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利用2008年~2018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统计数据,选用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模型,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检验,从金融制度和金融监管两个方面对金融治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治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并且二者之间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
微观视角下发挥金融集聚的产业集聚效应是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规模和创新双重视角,对于金融集聚对产业集聚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理论分析表明,金融集聚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进而促进企业形成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也可通过网络经济效应和信息经济效应促进企业形成创新,从而推动产业集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2001—2019年我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探索金融集聚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金融集聚显著提高了产业集聚水平;金融集聚通过显著提高企业规模效应和创新效应从而显著促进了产业集聚水平,企业规模效应和创新效应显著增强了金融集聚对产业集聚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9.
《软科学》2018,(2):34-37
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党代会周期对辖区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辖区环境质量在党代会召开前后呈现明显周期性波动。在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后,发现各辖区环境质量的周期性波动与党代会召开前后环境监管力度变化密切相关。党代会召开前后,环境规制强度和实施力度有所不同,进而使得辖区环境质量有所不同。每次党代会召开前一年和当年,各辖区环境规制强度和实施力度均上升,从而使得辖区环境质量改善;每次党代会召开第二年,各辖区环境规制强度和实施力度均下降,从而使得辖区环境质量恶化。  相似文献   

10.
从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出发,以深交所中小板的721家企业为样本,采用2015年—2019年的面板数据对供应链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中小企业确实存在融资约束问题,供应链金融的开展能通过有效降低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基于此实证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为发展供应链金融和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金融支持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跨国资本对中国装备制造龙头企业觊觎已久,国内重大技术装备的发展一直面临资金匮乏的瓶颈,迫切需要我国金融系统的大力支持。基于国内装备制造产业1998-2006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反映国内金融体系与装备产业增长率之间关系的模型,主要分析了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的股权融资对各个装备制造行业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内金融体系的现状并不适应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需要,金融支持效应欠佳,进一步地,据此得出了今后发展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2.
李后建  张宗益 《科研管理》2014,35(12):160-167
本文运用空间动态系统广义矩的估计技术,基于1998至2008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发展、金融市场化和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推动了技术创新效率的改进,而金融市场化则妨碍了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此外,知识产权保护强化了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效率改进的积极作用,而弱了金融市场化对技术创新效率改进的消极作用,但作用程度并不大。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技术创新效率除了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性外,而且其空间效应强度会随着区域因素的不同而发生明显变化,其中经济因素是技术创新效率空间聚集的主因。本文为理解市场化改革背景下中国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理解金融发展、金融市场化和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内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滞后性的典型事实,利用金融要素扭曲指数及中国高技术产业1999-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GMM动态面板方法,实证检验了金融要素扭曲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及地区差异。研究表明,金融要素扭曲显著抑制了中国高技术企业创新投资的增长,且这种创新抑制效应在金融要素扭曲程度越高的地区越发明显。进一步运用面板门槛模型研究发现,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权结构状况、财政收入水平与对外开放程度的不同门槛值区间,金融要素扭曲对高技术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程度和方向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结论不仅从金融要素扭曲的视角,解释了转型时期中国地区高技术企业普遍面临的创新活动融资困境,而且为理解金融要素扭曲抑制企业创新投资的微观传导路径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R&D投入对我国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我国劳动密集型行业2002—2007年省际加工贸易面板数据,对R&D投入对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升级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升级的主要推动因素是人力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R&D投入、制造业基础和参与产品内分工的影响都不显著。R&D投入尚未发挥明显作用的情况说明我国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的升级还处于初级阶段。要推动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实现向更高层次的升级,未来的产业政策应将加大R&D投入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5.
依据我国大陆地区30个省市(西藏除外)1985~200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及Blundell和Bond(1998)提出的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对金融发展对我国总体以及东、中、西部地区资本形成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当期及滞后一期和二期的金融发展对我国总体及东、中、西部地区的当期资本形成有正或负效应,且这种正负效应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3—2013年我国29个省级行政区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我国OFDI存在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且这种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性。门槛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我国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不受经济自由度的影响,但受创新能力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制约,创新能力和金融发展水平均存在门槛效应,当其跨越门槛值时,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
邢勇  谭本艳 《科研管理》2011,32(2):128-135
摘要:本文根据我国522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01-2007年的财务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Krugman(1999)提出的金融危机企业资产负债表模型对我国的适用性。研究结论认为,在企业存在货币错配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企业的短期信贷能力有显著的影响,但对长期信贷能力的影响还不明显。而且,这种影响是动态的,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滞后1期值比当期值对企业信贷能力的影响更加明显。因而,金融危机企业资产负债表模型对我国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李凡  朱缤绮  孙颖 《资源科学》2021,43(12):2514-2525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是促进能源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已有研究多从国内经济因素探讨环境政策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影响,较少从制度层面以及开放的国际视域开展研究。本文利用1998—2016年3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首先引入政策强度计量政策严格性,探索国内外环境政策对本国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动态影响,其次选用制度质量作为制度环境优劣的度量指标,探讨制度因素对环境政策效果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①国内外环境政策对本国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均存在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期;②国外环境政策对本国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影响早于国内环境政策,国外环境政策的“政策溢出”效应存在;③制度质量正向调节国内环境政策对本国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影响,制度质量的提高能够增强环境政策的创新激励效应。研究结论可为中国进一步优化环境政策体系、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清子  王振振  王立剑 《资源科学》2016,38(10):1988-2000
环保产业是连接环境与经济的桥梁,是“十三五”时期国家的重点建设内容,为更有效地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有必要对众多环保产业政策工具进行比较。本文基于国外经验及中国实际构建了中国环保产业政策工具分类的概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和三类六项政策工具的1995-2014年数据构建GRA-VAR模型,通过测度政策工具对环保产业的重要程度及影响比较环保产业多项政策工具。研究得出:在促进环保产业发展三类政策中,科技政策工具最优、经济政策工具次之、法制政策工具最弱。其中,科技政策工具中代表成果的细分工具在六项细分工具中排名第五;经济政策工具作为经济手段,其与环保产业的关联程度高于另两类行政手段与环保产业的平均关联程度。  相似文献   

20.
基于1992—2006年我国34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在测度产业贸易竞争优势指数的基础上,利用固定效应、随机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贸易竞争优势的静态影响,并进一步构建了联立方程模型(SEM),通过情景模拟的方法,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贸易竞争优势的传导路径。结论表明:环境规制通过技术、规模、结构三大传导机制对我国目前的成本价格型贸易竞争优势的终端影响应是负向的。推进我国贸易竞争优势由价格竞争转向品质竞争,使自主创新能力与贸易竞争优势正向挂钩,是发挥环境规制积极效应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