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乡土历史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史教学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能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因此,教师要善于搜集和积累乡土历史资料,采用多种方式的乡土史教学,更好地提高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中学历史教学应当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长期以来,由于历史教学中对乡土资源利用得不足,再加上没有一本合适的乡土教材,因此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历史教学是一项空白。新课程改革中,笔者对历史教学中开发利用乡土资源进行了一些探索,有了一些收获。一、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开展历史教学的意义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相似文献   

3.
乡土资源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史料,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乡土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课程资源,涵养学生家国情怀。因此,教师要善于搜集和积累地方历史资料,把乡土资源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更好地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4.
乡土历史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史料。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发掘乡土历史,有利于激发学生情趣,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主体性,还有利于熏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而对这些资源的充分挖掘,为中学生历史小论文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学习中要"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历史小论文的写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充分开发和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感悟大有裨益。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爱国情感教育,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诸多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已得到充分的肯定。但由于初中历史教学任务重,我们必须巧妙地将乡土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起来,真正发挥乡土历史资源促进历史课堂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家乡辉煌灿烂的文化、名人逸事、名胜古迹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生动教材。乡土历史与祖国历史血肉相连,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引入乡土文化知识,对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增强学科能力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乡土历史对于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加强对教材知识理解以及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笔者试从近年来运用乡土历史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体会入手,浅析目前乡土历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不足的原因,并就如何利用乡土历史丰富历史教学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正现行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同时指出,"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乡土历史是祖国历史大河的支流。热爱家乡是中华民族自信的源泉。目前,乡土史的教育教学价值在国内的历史教育界是公认的,家乡辉煌的过去、灿烂的文化、名人的事迹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理应成为激发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思想情感的生动教材。同时,乡土历史与祖国历史血肉相连.对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形成学科能力起着众多辅导材料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芳 《甘肃教育》2014,(16):122-122
正《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因此,历史教师要善于搜集和挖掘地方乡土资源,把乡土资料恰当补充运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实践体会。一、利用乡土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材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内容在时空上  相似文献   

12.
正乡土历史资源往往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向导,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乡土教育最好的教学资源和学习题材。《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开展乡土历史教学是对现行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在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方面大有好处。嘉峪关市是一座历史名城,也是一个新型工业旅游城市,它是以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嘉峪关命名的城市,南有绵亘千里的祁连山雪峰,北有龙  相似文献   

13.
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是由于历史学科性质决定的,它难以依靠考试来加强和检验。运用乡土历史资料辅助教学,既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也是改进教学方法的需要,其主要方法有穿插教学法、比照教学示、调查考证教学法等等。  相似文献   

14.
李剑云 《广西教育》2011,(17):57-57
乡土历史就是我们身边的历史,它对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形成学科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历史教学,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宽松、和谐的课堂。在此,笔者主要谈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乡土历史资源。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这说明了乡土史教学的重要性,它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乡土历史教学,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 ,运用乡土历史教学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一、乡土历史教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使学生理解和记忆历史基础知识是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历史所讲的都是过去的事情 ,一般学生难于理解 ,运用本乡本土的历史充实教材内容 ,可以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 ,消除他们对历史的遥远感 ,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统编教材 ,掌握其内容。例如讲西汉“地主阶级的豪奢生活”时 ,我补充了满城汉墓的材料。保定市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和王后窦绾之墓。 196 8年发掘 ,墓室开凿在山崖之中 ,…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历史教学拘泥于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对乡土历史资源重视不够,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脱节,学生认为学历史无用,渐渐对历史学习失去了兴趣。其实,在学生周围就蕴含着众多的史料,其中许多史料对历史教材中的内容具有补充、印证的作用。因而,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发掘学生周边的乡土历史资源,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利用与教材内容有关的乡土历史资源,可拉近学生与教材内容的时空距离,把学生对乡土历史的积极情趣迁移到历史教学中,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情趣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的历史教学也在进一步的推进和完善,切实地发挥历史学科的教学在教育当中发挥的作用。因此要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地渗透乡土文化,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本篇文章结合乡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分析乡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陈宇志 《中学文科》2005,(12):59-59
注重培养学生的乡土意识,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素质,是近年来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探究的热点之一。本文试从历史教学中渗透乡土意识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三个方面作一些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20.
利用乡土历史教学的形式很多 ,本文以广西乡土历史为例着重探讨在课堂上如何结合教材进行乡土历史教学 ,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第一 ,课本中涉及广西的重大历史事件应补充较多的材料。高中中国历史教材中涉及或发生在广西境内的重大历史事件很多 ,例如秦始皇开灵渠、太平天国运动、西林教案(马神甫事件)、蒋桂战争、军阀割据、镇南关大捷、广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等等。但课本由于考虑到全局因素 ,不可能作过多的介绍。我们广西的学校不妨利用乡土历史补充适当的内容。拿秦始皇开灵渠来说 ,在人教版《中国古代史》中只作了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