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表象积累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任务,教师应该注重二者的协同发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机会,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文章结合表象积累的概述,强调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表象积累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旨在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引导学生去积累数学表象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在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先从数到形进行学习,慢慢尝试积累数学表象;然后由形开始思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使他们对数学的思考越来越丰富;再由思考到理解,在多思考之后,学生的表象思维就会有所提高了;最后从理解到想,这时学生学习的数学表象已经在脑海里联系起来,变成一个系统,通过想可以将这个系统进行升华。  相似文献   

3.
邱育平 《新教师》2019,(11):41-42
在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是基础。教师要引领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词语的内在涵义,体会作者用词的独具匠心,要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在体验中理解词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言语品位。一、唤醒表象,触摸词语温度小学生的主要思维是直观形象思维,他们对词语的理解与感受,往往取决于生活表象的积累。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教师要优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词语。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活化形象,丰富表象,有效理解词语;角色扮演,亲身体验,深刻理解词语;联系生活,感悟意会,灵活理解词语。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潜能.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一、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第一,指导学生仔细地观察生活,注重生活积累,储备丰富的表象.表象是想象的材料,表象丰富,想象才会开阔而深刻,表象就存在于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观察自然,走进社会,感悟生活,在观察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发展他们的好奇心和广泛的兴趣爱好,注意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储备丰富的表象.  相似文献   

6.
从习作角度来看,表象积累是构思的基础。为此,积极引导小学生平时留心观察周围事物,鼓励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习作教学中善于指导学生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积累丰富表象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操作活动是一种动态过程,顺应了低年级学生好奇、爱动的心理特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积累多种多样的表象,因此教师要加强低年级学生的操作活动,借助操作启迪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效度。  相似文献   

8.
一、观察时点拨——帮助学生丰富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观察是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指导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时,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到了中年级,学生开始写观察作文,教师更要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丰富习作的事件积累和情感积累。教师这时的点拨,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顺序,明白观察的重点,积累观察的体会,并让他们交流各自的观察所得。  相似文献   

9.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生活,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解决学生作文"无米下锅"的尴尬,人们普遍强调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生活。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思维活跃,富于想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让他们的头脑里储存各种各样的表象,并努力创造出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创造的天地里翱翔.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生活是色彩斑斓的,也是纷繁复杂的。学生热情地参与生活之中,积极的思考,通过分析表象,探究事物的实质,从而感受生活的真谛,明辨是非曲直。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有生活的积淀,从多方面去思考,借助自己生活的经历,叙写对生活的感悟。学生参与生活,教师要培养他们搜集、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兴趣和能力,引导他们做有心人。如何“有心”?首先,“有心”阅读。阅读是间接的生活积累,课余时间,学生多多涉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教品,领略另一种人生的酸、甜、苦、辣,借此填补自己生活的空白,扩大自己的生活素材和语言素材的积累。“读书破万卷…  相似文献   

12.
正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小学生获得数学概念的认知心理活动过程是:"充分感知—建立表象—抽象概念—形成概念"。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经历数学概念发生和发展过程。那么,如何引导小学生参与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呢?一、引导小学生联系生活,建立表象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指当前不  相似文献   

13.
社会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要让学生写出生动而真实的文章,就必须引导他们用心去体察、关注、感悟生活,积累生活的经验和对生活的认知,进而从习以为常的生活细节中发现令人感动的东西,从熟视无睹的社会表象下发现生活的潜流。  相似文献   

14.
怎样的作文算是好作文?生活的积累与体验对于学生作文而言显得十分重要。既然生活与作文的内在联系如此紧密,那么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就应充分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享受生活,为他们的下笔如有神创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去搜集素材、积累素材、运用素材,使学生对生活产生更为深刻的感悟,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走出自我的小圈子,放眼关注社会和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作文离不开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融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以读导写,为写作积累素材,并能从语文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结合生活热点新闻或事件,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感悟社会,开启思维之门。  相似文献   

18.
农村的特有环境,给学生提供了丰富而有特色的生活内容。阡陌虫鸣、林间鸟唱、晨牧晚归、春种秋收,无不被他们所感知,形成丰富的表象。多姿多彩的农村生活内容,正是农村小学生作文的优势所在。在作文教学中发挥这一优势,有利于提高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质量。由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熟悉他们的生活,从而发现内容,进行作文教学。学生作文,常感到没东西写,写起来空洞、干瘪,对作文有一种惧怕心理。这主要是因为丰富的生活内容及其表象,往往像一颗颗散乱的珍珠,没有串联起来。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引导,帮助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积累加工、整理,就会成为…  相似文献   

19.
一、贴近生活,调动学习积极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回归生活,给学生安排一些简单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实际,搜集积累素材,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目的性。  相似文献   

20.
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帮助学生在脑海中不断积累多种表象。要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常用的谚语,留意周围的标语、广告词,并随时记录到自己的生活笔记中去。本文对通过何种途径让词语积累与运用有效结合起来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