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兴茂 《人民教育》2012,(11):37-39
民国教材有点热近几年,中国文化界出现了异乎寻常的"民国"关注,有关民国的各种图书竞相出版,有重写民国历史的,有展现民国风度的,有赏评民国学人的,有回味民国女子的,有笑侃民国军阀的,有发掘民国韵事的,有探佚民国奇闻的,当然也有揭露民国乱象的,大多销路颇好。有一本书《民国就是这么生猛》,其书名似乎正好反映了这种现状。与此同时,精明的书商还将目光投向了一块特殊的宝地:民国教材(确切地说应为"民国国语教材")。据笔者目力所及,各种版本的民国教  相似文献   

2.
沙玉伟 《下一代》2013,(6):29-29
近来,继"国学热"之后,社会上又开始流行"民国热",书店里满是各种民国题材的畅销书,既有介绍民国学术大师的,也有汇编民国小学生作文的,颇有一股怀旧风。作为一名老师,逛书店、买书、看书、写文章,是一种职业习惯,也是一种业余生活。跟潮流、凑热闹,我也买了几本民国题材的书,并常和办公室的同事讨论有关民国的那些人、那些事。最让我  相似文献   

3.
民国文献是一批非常重要的文献。但是.由于民国时期的纸张状况和人们对民国文献保护的意识不强.造成了民国文献的酸化和老化损毁极为严重的现象.因此.加强民国文献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民国文献的保护提出自己的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4.
考虑到1949年之后台湾地区出现的"民国"文学,"民国文学"的理论建构值得反思。对大陆学者而言,无论将"民国文学"视为中性的时空概念,还是将其视为一种精神资源,如果将1949年之后台湾地区的文学天然视为"民国文学"的一部分,两种认识都有难以自圆其说的部分。实际上,"民国"是一个变化的文化空间,只有从"空间"的意义理解民国文学,"民国文学"的活力才可能被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5.
"民国性"是民国文学研究价值意义彰显的一个重要表征,也是打开民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视域,是传统现代文学三十年研究的另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也是回到历史场域、重新发现学术生长点的新际遇。"民国性"是民国文学研究的应有内涵。只有将这一内涵的研究置于重要地位,才能激活民国文学研究的生命力,才能在现实和理论两个维度上凸显民国文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南京作为原民国首都,积淀了丰厚的民国历史文化遗存。南京目前保留下来的民国建筑约有1000多栋,可分为行政建筑、文教科研建筑、官邸建筑等10大类,并明显呈现中国传统宫殿式、西方古典式、新民族形式及早期西方现代派四大风格。一座建筑就是一个故事,一座建筑就是一段历史。由于每栋民国优秀建筑都与发生的历史事件、名人有关,这些民国建筑中有相当一部分已被列为省级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魅力恒久的南京民国建筑@凌建平  相似文献   

7.
《民国杭州饮食》是近期一部研究民国饮食文化的佳作。本文从纲领、治史观念、民国杭州名菜演变等角度,解析和评价该书。该书是全方位研究民国杭州饮食的首部著作,其在史料考证、价值立场、研究方法和撰写方式上都表现出著者治学的严谨和新意。全书生动细腻的再现民国杭州百姓饮食习俗和风貌,是该领域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8.
著名党史学家彭明一生建树颇多,研究所涉及的领域甚广。他因对五四运动的精深研究而誉满学界。他对民国史倾注了不少心血,堪称民国史研究的先驱性人物。他对民国史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探索相关专题,铺垫民国史研究开创之基;二是参编著作教材,增添民国史研究壮大之势;三是表述深化建议,指引民国史研究前进之向。彭明终身执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却对民国史研究投注莫大热情。原因在于他切身体会到了民国史研究成果之于党史研究深化的极大重要性。他在民国史领域的深耕细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史学界同仁。其学术贡献为毛泽东所说的将党内党外两种材料“对照起来研究”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民国教育界大家辈出,民国学子所具有的共和国国民健全之人格及学养素质,为当今世人所公认。纵观一部民国教育史,不难发现,全国上下达成"教育救国""教育立国""教育强国"共识的形势,大量不以赢利为首选目标的私立学校的兴起和多数学校使用以民间编选教材为主的格局形成,一批灿如群星的德才兼备的良师的涌现,均为民国"私立教育之盛世"形成的主要因素,但可以说,国民政府对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一视同仁,民国政治家的胸襟,以及当时的文化生态与教育体制,才是这民国"私立教育之盛世"成立的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晚清民国新乐府创作具有明显的诗史特征,在此以马寿龄《金陵癸甲新乐府五十首》以及民国年间邹弢主编的《希社中兴续编》为中心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晚清民国新乐府诗中史实的即时性及完整性,二是晚清民国新乐府诗多引用典故,三是晚清民国新乐府诗讽刺之意仍存、献谏之旨尽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民国大名县系魏县、元城县并入大名县而成,旧魏县、元城县士绅发起的复县分治运动对民国《大名县志》的编纂影响至深,直接导致某些史料与史实相悖,使民国《大名县志》名为一县县志实则大、元、魏三县合志,这在民国县志中颇为罕见。  相似文献   

12.
开展民国建筑旅游,丰富南京文化旅游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是民国首都,留有大量民国文化遗存,而民国建筑是最为著名的文化遗存之一。本文以南京中山路为线,介绍了坐落在中山路两侧的民国建筑;通过对民国建筑遗存保护现状以及合理开发利用的分析,勾勒出南京民国建筑旅游线路的规划,以此促进对民国建筑遗存的进一步保护和适度利用,弘扬南京地方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3.
《语文学习》2011,(11):78-78
——从去年开始.民国语文教材热潮再度兴起.社会上关于民国语文教育与现代语文教育差异的探讨也开始出现.民国语文的讨论热潮反映了人们对当前语文教育的担忧和不满.暗含着无奈与求新求变的愿望。民国语文确实有许多优秀的特质.但教育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如果把今天的课本换成民国的某一套教材.肯定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14.
<正>前几年,社会上曾掀起一股民国教材热,虽然一些专家对民国教材、民国教学方式推崇备至,但是很多语文教师对此还是陌生的。语文出版社出版的这套《民国国文教学研究文丛》,系统而全面,精审而合理,特别适合广大语文教师进行研读学习。写作教学,是长期困扰语文教师们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历史教育的百年进程中,民国学校历史教育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作为中国近代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学校历史教育是对清末新式学堂历史教育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学校历史教育的数次改革,都可以从民国学校历史教育中找到踪迹和例证。然而,对民国学校历史教育史的研究在整个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还处于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6.
民国学生装以其独特的服饰形态和服饰文化成就了中国校服史上影响最为深刻的一次变革,至今依然感动着世人,它的存在对当代大学校服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文章从介绍民国学生装产生的时代背景入手,通过对男女学生装不同形态和款式的介绍,揭示了民国学生装所隐喻的独特文化精髓,并提出了民国学生装对当代大学生服饰文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上,能够最直接、形象地映照母语教育足迹的史料当属语文教科书。其中能够具体反映我国在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母语教育的内容及其方法理念的生动史料,当属那一时期的小学语文教科书。近年来,出版界刮起一阵"民国风",大量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重印上市,民国课文选本、民国小学生作文类出版物也十分兴盛。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与民国小学语文教育,成为大众关注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中反思现行的语文教育。本文的研究从"民国教材热"这一现象出发,思考其背后蕴含的深层次原因,立足于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及编排方式特点的分析,将民国小学语文教材与现行教材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出民国小学语文教材在教育目的、内容选择及如何引导学生阅读等方面的可取之处,以期对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与小学语文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李秉中 《教育》2011,(2):5-5
一套民国小学生的教材最近很火,重印的《开明国语课本》几次卖断货。但另一方面,似乎由此产生一种趋势,即在将民国教材捧高的同时将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妖魔化。  相似文献   

19.
《民国史料丛刊》是当前海内外出版的规模最大的一套民国史料。在选材上,它以“史料”为原则,着重纸版书籍,补其他丛刊、资料汇编或丛书之所无。在编排体例上,按照政治、经济、社会、史地、文教5大类30目进行编排,自成体系。在史料价值上,它从各个方面揭示了民国史的演变轨迹,是研究者必备的基础史料,必将促进民国史教学和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各种版本的民国教材(即在1912年—1949年间出版的教材)被重印,并热销开来。民国教材往往融入伦理道德和做人的道理,承载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民国教材的文体有文言文、白话文,文白相杂;内容编排的艺术性很高,使读者眼前一亮。品读民国教材,研究其理念、原则和方法,发现其中所蕴含的德育方法、原则和理念至今仍值得借鉴。一、民国教材的德育方法"民国时期的道德教育在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