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晓春 《科教文汇》2020,(4):191-192
垃圾分类教育作为全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垃圾分类的基础性建设在于普及垃圾分类教育,将“互联网+”的理念技术运用于垃圾分类教育中,不仅可以提升教育效果,还可以提升教学效率。本文从“互联网+”背景下垃圾分类教育的现状出发,在探究垃圾分类教育当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运用“互联网+”进行垃圾分类的教育手段,以提升公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达到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是垃圾回收利用的前提,也是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举措。但在我国,要指望居民自觉、自愿地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目前还行不通,建议设立专职的垃圾分类监督员来监督居民进行生活垃圾分类。为此,需制定建立两大配套措施,为垃圾分类监督员履行职责和垃圾分类的顺利推行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1,(12)
随着垃圾分类的普及,人们希望能够有一种简单、轻松的垃圾分类装置。为此,设计了一种智能语音控制垃圾箱,由垃圾放入装置、语音识别系统、推杆电机推动垃圾分类装置、垃圾存储装置、垃圾容积检测系统、垃圾消毒系统等组成,采用语音识别垃圾的类别,通过推杆电机推动将垃圾放入相应的垃圾箱内对应储存室,智能语音分类是使用者不需要专业的垃圾分类知识,就能够做到了自动进行垃圾精准分类,实现家庭、小区、单位等的垃圾精确分类回收。具有操作简单,容错率高的特点,使人们对垃圾分类掌握不准确的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学会》2021,(2)
垃圾分类成为时下公众关注的热点,如何更好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关系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首要前提是培养公众的意识、增加分类知识储备,而科普场馆正是担负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使命的重要载体。垃圾分类,科普先行,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普场馆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作用值得思考。该文以青岛市科技馆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方面的探索为例,论述如何利用科普场馆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旨在为提升全民垃圾分类意识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5.
从垃圾行业特点、现状出发,分析垃圾行业表面现象、垃圾处理深层原因和垃圾产业面临困境,指出;垃圾处理难点在分类,重点在社区,核心在管理。认为,充分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积极推进全民参与垃圾处理,努力为垃圾分类创造条件,切实提高垃圾分类效果,是破解垃圾处理难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宋丽惠 《科教文汇》2008,(21):195-195
本文从什么是垃圾展开思考,通过一个实验显示出垃圾混合收集的缺点,通过分析垃圾分类的优点,指出我国实施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垃圾围城"是目前我国各大城市面临的窘境,垃圾源头分类被国际上奉为处理垃圾的最佳方式。为此,广州市出台了《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并于2011年4月1日起实施。这项政策出台三年多来,却面临市民参与不足、政策形同虚设的窘境。政策的行之有效,有赖于全民的广泛参与,必须唤醒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市民垃圾分类习惯,构建长效可行的垃圾分类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8.
垃圾减量分类活动是人类社会对自身垃圾产生系统的一个干预性工程。主要内容是社会通过教育、督导、激励等措施(社会因素)影响个人及家庭的垃圾产生动因(个体因素),最终形成减少垃圾总量并分类回收良性结果的控制过程。因此,分别对教育、督导、激励等措施对垃圾减量分类的影响简化了函数模型,并以此构建了垃圾减量分类的量化模型。使得困扰人们已久的垃圾问题得以更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孟小燕 《资源科学》2019,41(6):1111-1119
居民是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中的关键主体之一,其分类回收参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垃圾分类工作的成败。为分析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决策机制,本文以苏州市为案例,对其中心城区居民开展实地问卷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影响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主要因素和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主要由4个主观因素和7个外部情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外部条件因素的综合影响是个体主观因素的近2倍,其中,“环境设施和服务”潜变量相关因素对居民行为的综合影响最大,公共宣传教育、回收设施便利性、分类设施便利性、参与意愿和环保意识为对居民垃圾生活处理行为影响最显著的前5个因素。为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议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宣传教育,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0.
利用问卷、访谈等形式对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垃圾分类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校区分类垃圾桶形同虚设,而学校没有相关的政策规定、宣传力度不够以及学生垃圾分类知识欠缺,没有养成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等是造成垃圾分类现状的原因,为改变这一现状,指出学校需要"多措并举",培养学生自觉投放垃圾的意识,制订相关的政策规定,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宣传,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适当增加垃圾清洁人员数量,从而调动各方积极性,为垃圾分类真正"落到实处"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对亳州市近年来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进程中出现的市民垃圾分类意识薄弱、垃圾分类系统不完善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加大宣传,提高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完善垃圾分类体系和设施投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兰州市作为西北地区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之一,在垃圾分类与处理方面也应是其他城市的标杆。城市化进程如此之快,生活垃圾的处理已经成为广大兰州人民关注的问题之一,但在居民区的垃圾分类推进效果以及垃圾处理现状却不容乐观。文章通过文献整理、调查问卷、实地访谈和观察等方式分析了兰州市居民区的垃圾处理现状及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践行程度,根据调查结果,针对居民在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处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浅析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及综合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城市垃圾综合治理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但要进行垃圾综合治理,应先做好垃圾分类收集。实施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正新闻事件:7月1日,上海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这让许多人意识到学会垃圾分类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项必备技能。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集中"爆发"的垃圾分类需求,催生了各类"神器",包括垃圾处理器、刷脸垃圾桶、双层分类垃圾桶、彩色分类垃圾袋、垃圾干湿分类滤网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对于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意识也越来越强,针对目前校园垃圾分类遇到的各方面问题,本项目目标是设计一个自动垃圾分类回收车,该车可以在学校内按电脑设置好的路线穿梭,回收垃圾,进行垃圾压缩处理,利用"智能自动化回收压缩处理"方法构建垃圾回收新模式,从而推进校园垃圾分类工作。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1,(8)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建立垃圾分类激励机制,已经开始实施垃圾分类的高校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次调查旨在以高校垃圾分类的激励机制为切口,开展广泛的社会调研,将还未实施垃圾分类的河北大学和已经开始实施垃圾分类的河北环境工程学院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探索垃圾分类真正落实,真正内化为人们道德自律的具体方式,为日后高校垃圾分类激励机制的有效建立提出合理化建议,助力城市垃圾分类的广泛推行。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佳木斯大学学生生活垃圾分类认知、态度和行为的了解,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佳木斯大学学生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知信行现状。利用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93.8%的学生赞成进行垃圾分类,88%以上的同学表示不会乱扔垃圾,91.1%人愿意进行垃圾分类,性别、年级、专业类型,母亲文化程度,父亲职业及母亲职业等因素对垃圾分类知信行起到影响作用。大部分同学受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影响对垃圾分类有一定的认识,但同时也存在局限性。应通过开设垃圾分类相关选修课程,开设环保相关社团,举办环保垃圾桶制作、垃圾分类标志设计比赛等加强学校垃圾分类教育,提高学生垃圾分类意识。  相似文献   

18.
2019年以来,中国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一系列安排部署,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资源节约使用,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按照工作规划,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随着垃圾分类系统的完善,餐厨垃圾处理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环保和资源方面的问题愈加凸显,垃圾分类引发了极大的关注。垃圾中蕴藏着大量的能源与众多可再回收的资源,高效利用废旧塑料等垃圾不但能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可再生利用,同时有效的分类方法将促进垃圾分类政策更好地实施与落实,使得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但不同种类的塑料用途不同,因此在垃圾回收利用时需要提前做好塑料分类工作。目前现有的垃圾分类主要依靠人工进行,但此工作繁琐且过于依赖人们的自觉性,同时由于人们缺乏垃圾分类意识和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在处理时将各类垃圾堆放在一起加大了回收难度,这使得传统垃圾分类模式实施效果不佳,并且还容易导致大多数资源无法充分回收利用。塑料饮料瓶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  相似文献   

20.
贾亚娟  赵敏娟 《资源科学》2020,42(12):2370-2381
农户是生活垃圾分类的源头主体,其分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成效,关系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成败。基于农户分类行为的微观数据,本文结合“个体层面”与“集体层面”因素,分析生活垃圾污染感知、社会资本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水平的影响机理,并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陕西农村1374份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①“个体层面”的生活垃圾污染感知对农户分类水平具有明显提升作用,农户对生活垃圾在生态环境、社区环境以及身心健康方面产生的污染及影响感知越强,其生活垃圾分类水平越高;②“集体层面”社会资本中的社会网络、制度信任、社会参与及社会规范显著提升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水平,但人际信任对其分类水平并无显著影响,说明社会交往频率较高、制度信任度较高、积极参与农村垃圾治理公共事宜以及认为村庄垃圾治理较好的农户,其分类水平较高;③女性的生活垃圾分类水平相较于男性更高一些,低收入家庭相对于高收入家庭的分类水平更高。因此,要实现生活垃圾可持续分类治理,全面建设生态宜居新农村,不仅要强化农户污染感知,而且需要构建良好的社区环境,通过网络沟通以及信息共享加强农户交往频率、提高农户的制度信任度以及公共事务参与度、强化社区约束机制,提升农户生活垃圾分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