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过去有人告诉我,当编辑的是一把剪刀一杆尺,一瓶浆糊一枝笔,圈圈画画,抄抄写写,剪剪贴贴,是为他人作“嫁农裳”的一种繁琐工作。当我自己当了编辑,才感到:编辑工作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他是一个“活导体”,凭借着一种立体意识在传播过程中联接受众者,起着重要作用。编辑的这种立体意识是由编辑的特殊位置、稿件和版面本身要求决定的,它包括群体意识、互补意识和整体设计意识。位置——编辑的群体意识编辑的位置很特殊,他是充当广大读者的代表与作者交谈,这就使得他能成为“主体”,既不可能不是他自己,又不可能完全是他自己。他在读者与作者之间  相似文献   

2.
过去有人告诉我,编辑就那么回事。“一把剪刀一杆尺,一瓶浆糊一只笔”,圈圈画画,修修改改,抄抄誊誊,粘粘贴贴,为人作嫁的“无名英雄”,好为人师的区区角色。可现在,当我自己在“编辑”这个位置上呆了300多个日子后,我才强烈感受到:编辑并不就是那么回事。他是一个“活导体”,凭借着一种立体意识在大众传播过程中联接着群众和传播者,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编辑的这种立体意识是由编辑的特殊位  相似文献   

3.
“要想当一个好编辑,就要把精品意识贯穿编辑工作始终。”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单位的一位主任编辑这样对我说过。  相似文献   

4.
时下发生“意识错位”的编辑已不在少数,尤其是近年来的职称评定与好新闻评选,更令这一岗位上的从业者若有所悟,已出现“改弦易辙”的趋向。何为编辑的“意识错位”?产生的原因何在?且听两位青年编辑的一番探讨对话: 甲:不知你感觉到了没有,不安心编辑工作,希望像记者一样“跑单帮”的编辑,似有增多的趋势。而这样的编辑,往往又是报纸版面的骨干力量。这种编辑“意识错位”的现象不能不令人担忧。乙:谈“意识错位”问题,我看还是具体一点好。比如我,作为一名地方小报的编辑,确实为面前的二难选择而苦恼:选编稿件和编版应当是我的主业,可是这样的主业都难以在工作鉴定、职称评  相似文献   

5.
一张报纸能否吸引读者,面貌如何十分重要,版面编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自己担任编辑工作五年来,深感编辑更像一个导演,要把一个个“演员”(稿件)安排在合适的舞台位置,必须具有宏观的立体经营意识,即多方读者意识、内容互补意识、整体设计意识。 一、多方读者意识。 编发的稿件应尽可能反映广大群众的心声,满足广大读者欲知、应知而未知的消息。我曾在《新疆教育报》编辑过“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版。当时来稿很多,在编辑组稿时,尽可能照顾多方面的需求,注意编发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不同欣赏习惯的读者所关心的稿件,因此受到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6.
所谓“原创意识”,是借了音乐界的一个“原创乐曲”的说法,套用到编辑工作的认识确立上来的。也就是要说明:编辑工作是一项具有原创性(或说具有创作性或独创性)的工作。 所以要谈编辑(本文以报纸编辑为参照系)的“原创意识”,是基于这样一个认知前提——长期以来,编辑工作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被看作是被动地在别人劳动成果上修修补补、编编删删,毫无生机、毫无主动性、创造性可言,至多也就是个在他人的劳动、他人的创作基础之上的“再创作”而已。因而,要突破一种认识上的樊篱,要提倡一种全新的编辑工作价值观。而对编辑及编辑工作响亮地提出“原创意识”的要求,不管是从主观上,还是从客观上,无论  相似文献   

7.
一、创新意识是编辑人员必备的意识 编辑人员的工作源于知识的创新,他们的工作对象——书稿是作者进行知识创新的成果;编辑人员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即对书稿进行加工改造,又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作者知识创新的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讲,编辑工作从根本上就带有创新的性质,编辑活动始终是一种创新活动,每一位编辑人员都具有创新意识。 如果说编辑人员的创新可以分为“被动创新”——被书稿牵着走的创新和“主动创新”——牵着书稿走的创新两种创新  相似文献   

8.
图书编辑的角色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编辑的角色意识●刘勇坚【南京】俗话说,三百六十行,干一行要象一行。作为一种职业,或曰工作岗位,编辑工作如同其他工作一样,是一种社会角色。演员上戏有一个进入角色的问题,同样,当编辑也要进入角色。当然,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同演员的那个“角色”在本质上和...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原冀鲁豫军区的一位老战友来看我,开头就问我离休前是什么职务,我说当编辑(因为离休前的副主编江没有正式下命令)。他忽地一怔说:“啊!怎么了,咱在冀鲁豫时你就是编辑,一直到现在未动呀!?”我说:“是啊,当编辑已经几十年了。”“你真有瘾,要我早不干了!”反过来他又说:“像你这样四五十年职务一直未动,一个劲地当编辑的,恐怕全国新闻战线也少有。”说到“瘾”,那真算是靠“瘾”,使我爱上了编辑工作这一行。如果再具体点说,这一行,就是“民兵”──民兵的宣传报道工作。的确,参加革命工作50多年来,我除做过…  相似文献   

10.
编辑“编辑”这个词有三个相关而不同的意义。第一,表示一种工作,一种职业行为,如“编辑工作”,“编辑计划”。第二,表示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如“他是当编辑的”,“她是有二三十年经验的老编辑”。第三,表示一种职衔,指某一级的编辑人员。(目前,我国的编辑人员分四级:编审、副编审、编辑、助理编辑。)本文除特别注明的之外,一般用的是第二个意义,即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简化一点就是“编辑人员”,再简化一点就成为“编辑”了。  相似文献   

11.
在多年的业余报道工作中,我有这样一条经验,即通讯员除了具备刻苦精神外,还要具备“编辑意识”。编辑意识,实际上是一种编辑思想。即报刊编辑人员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认识和理解,以及结合实际情况所产生的宣传思想和计划。通讯员如果缺乏编辑意识,就不可能写出一碰即响的稿子。那么,如何提高通讯员的编辑意识呢? 一、站在“点”上,想到“面”,点面结合出佳篇基层通讯员,大都是在本单位寻找材料写稿子,这在客观上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据一位老编辑说,在选择稿件时,首先要把它放在社会这架天平上,去掂量它的价值。从编辑的角度来看,既要看“点”上(指拟选用的这篇稿件),但想  相似文献   

12.
跟上时代步伐──谈编辑工作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工作现代化是指编辑工作要跟上时代步伐,用全新的思想、理念和手段来从事编辑工作,使之达到现代化的要求和目标。一、编辑思想现代化这要求编辑具备超前意识、战略意识、竞争意识。1.转变观念。转变出版工作是“铁饭碗”的观念,树立竞争意识、忧患意识;转变“编书不管卖书”的观念,树立经营意识、市场意识;转变单一的图书出版观念,树立“大出版”的意识;转变“好酒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强化图书宣传营销意识。2.确立战略思想,从战略高度思考编辑出版工作。(1)品牌战略。优秀的品牌向来都是巨型资产,是市场竞争力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年过半百的曹仁义获得了“范长江新闻奖”自然感慨万端。他把诸多感想浓缩成这么几句话:“我们这代人从小到大杆是党培养的,一辈子都与党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感情。是党给我们创造了条件。”他的激动里还有另一层意思:“我从事新闻工作28年,基本上都是当编辑。一个默默无闻的耕耘者获得此项奖励,这对我和我身边的编辑们都是一种认可。”的确,就象多数观众只知道演员而不知道编剧一样,许多听众也只知道播音员而不知道编辑。老曹说:“这不是一种‘苦,吗?不过,想追求知名度,我就不当编辑了。”曹仁义属于创造型、开拓型的编辑。这些年,他总是不断地给自己提这样的问题:“我能再干点什么?”  相似文献   

14.
在光明日报当了半辈子记者之后,从1987年春天起,我当起了编辑。工作的侧重点的确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是当编辑,有时捺不住手头痒痒,也写上几个字,只是偶而为之。好在不管是当记者,还是当编辑,我都没有离开过科教界,因此要谈编辑体会,也就离不科教报道,既然是谈体会,又不想有个限定范围的题目,只好叫“纵横谈”了。当科教编辑和当其他方面的编辑一样,都需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和政策水平。也就是说,当编辑的一定要模范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新闻工作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这是一  相似文献   

15.
论版面策划     
版面是报纸的脸面,是报纸宣传效果的最终载体。成功的版面需要策划,没有策划,报纸版面就是一种“自然状态”。所以,版面编辑要强化版面策划意识,重视版面的策划工作,实现版面简单被动拼凑到主动“经营”策划的转变。 版面策划是版面编辑的一种创造性工作,是一种编辑艺术的最高体现,是实现版面最佳效果的一种新境界。策划的版面具有明确的版面语言和导向意识,并且直接影响读者。  相似文献   

16.
以“编辑”作为座标点,并由此引出三条射线,从而形成一个三维空间的立体结构的图型。《试论编辑意识》一文即由这一图型展开论述,分别涉及到反映主体活动的编辑意识与诸客体——图书、作者、读者之间的种种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最近有人问我:“你当编辑30多年,最主要的体会是什么?”我回答说,编辑工作是整个新闻工作的枢纽,从业人员除应具备新闻工作者的全部优秀品质外,还应强化三个意识,这就是—— 奉献意识。编辑与记者相比,无名无利,实在不公。但仔细想来,公与不公是相对的,关键是保持心理平衡。人生应追求永恒的价值,不应图一时的光彩。如果只想占便宜,不仅输了人格,朋友也会越来越少,最终要吃亏;相反,人生则会得到最大慰藉与满足。我一直以此激励自己。 与写稿一样,编辑新闻稿件和新闻节目同样是一门艺术,它不但要求符合一般的新闻规律,同时要有广播特色。比如在编辑《中华英模》稿件时,我运用“动静结合”的广播手法,细致入微地描写、刻画,以强化信息,得到最佳收听效果。有时夜里突然想起一个词,也要爬起来写上。久而久之,许多记者把我当做知己,愿意让我编辑、修改稿  相似文献   

18.
蓦然回首     
一位作家曾用这个题目写他的创作道路。我也借用这个题目写一写我的编辑生涯。一-题记人生的环境和机遇比个人选择更起作用。比方说,我当编辑就和我的选择没有什么关系。我是学法律的,离开学校后,在共青团系统做宣传工作。1955年,听从组织分配,调到出版社,一干就是一辈子。当编辑虽然不是我原来的志愿,但我很快就爱上了这项工作。其原因:一方面是我信奉“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道德要求;另一方面是,我发现编辑工作有许多吸引人的地方。例如:编辑工作有动有静,不是成天蹲办公室,也不是成天四处跑,很适合我的口味;编辑工作的对象是不同的作者、读者和书稿,有无限的  相似文献   

19.
干了三十多年新闻工作,做过记者,当过编辑,许多年间还是采编合一,如果说有什么体会的话,我觉得当编辑应抓好三个“五”,即当“三五”牌的编辑。 一、编辑工作应把好五个“关”: 第一,要把好政治关。把好政治关是新闻编辑的首要任务,新闻工作要正确引导舆论,必须讲政治,  相似文献   

20.
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工作,现正在被细化为两部分:策划编辑和文案编辑,甚至还“异化”出一个“营销发行编辑”.本文只谈策划编辑和文案编辑两部分,而从这个角度看传统意义上的编辑是“双肩挑”.本文不涉及文案编辑与策划编辑如何界定工作内涵、如何做到无缝对接. 将编辑工作细化为策划、文案两部分,是基于以下两点认识:一是作者交来的稿子是“齐、清、定[J]”.二是每个人的兴趣、特长、能力、工作阅历、人脉等不同,为了充分调动编辑的工作热情及潜能,根据人尽其才的想法,让沟通能力强、创新意识强、市场意识强的编辑到策划编辑(以下简称“策划”)的岗位上;让坐得住、质量意识强、文字功底好的编辑到文案编辑(以下简称“文案”)的岗位上,并建立一定的转岗机制、鼓励相互流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