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进行主体性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主体性。在系统整体的教学活动中,显性教学主体(教师与学生)和隐性教学主体共同构成教学主体,且相互影响和制约。隐性教学主体主要包括教育行政管理者、教学理论工作者等,他们在其活动中存在抑制教师主体性的诸多问题。教师的主体性对学生主体性乃至教育教学都有重大影响,因此必须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以便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
任秀馨 《教育》2011,(2):51-51
笔者非常赞同这样一个观点:教学是一个信息输入、贮存(加工处理)、输出、反馈的可控制的密闭系统。这就决定了教学过程的双主体性:即教师是教的主体(教材是媒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媒体)。所以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3.
许进 《继续教育》2001,(4):31-31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任何教学活 动都包括两大因素,即客体因素(教师、教材、 教学大纲、设备、方法等)与主体因素(动力、智 力、兴趣、情绪、性格等)。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客体因素固然重要,但主体因素却起着决定性 作用。主体因素是学习的内因和根据,客体因素只有通过主体因素才起作用。继续教育对象的成人性和高智能性,教育过程的终身性和教育周期的短期性等特点,要求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一、教师要把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作为组织好继续教育活动的关键环节 动力因素(motivation)是…  相似文献   

4.
“动态生成式教学”及其使用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所谓“动态生成式教学”,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预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是根据学生学习的现实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教学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动态生成教学具有以下三大特点:(一)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往课堂中尽管教师想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主体性,但受教学活动计性、预设性的影响,教师把教学过程看作是预定计划或方案的简单体现,学生的思和活动被束缚在教案框架内,主体性没有得到体现。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不再是教主宰,学生跟着教师走,一个…  相似文献   

5.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主体性教育思想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构建与发展的过程,这种过程即学生参与的过程。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形式,对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体性教学的核心就是要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并由此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主体性教学意味着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特点,用发展的态度来看待他们的各种能力,意味着我们要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主体呢?一、优化师生关系,创造和…  相似文献   

6.
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巨大潜力挖掘出来,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是,如果教师不积极地培养,学生自己不积极锻炼履行主体责任的各种能力和品质(即主体性),那么就好比只给学生贴上了...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与学生的主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教育是以人的主体性为核心的。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依靠人的主体性发挥。要实施创新教育 ,必须对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加以探讨。一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双边活动。在创新教育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同为客体 ,又同为主体。主体与客体是标志着活动者与活动对象的一对哲学范畴。主体与客体是相对而言的。主体总是指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在创新教育中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 ,不仅包括学生 ,也包括教师。因此 ,教师和学生同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当教学过程展开时 ,从教师这一主体来看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8.
主体性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师与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两个主体。当前情况下, 主体性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主体意识的主渠道, 在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体验成功、尊重学生的差异是教师实现主体性教学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9.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得以充分发挥,让教学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体性原则,是教学与发展相统一、教与学相统一规律的反映。主体性原则在教学中的运用,应充分体现在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主体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上,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使教学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叶圣陶先生曾说:"当教师像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手,能放手就放手。"这句话清楚地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职责是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发展与提高,掌握方法,学会如何学习,以适应将来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即突出学生在地理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一、地理主体性教学地理主体性教学就是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为主要  相似文献   

11.
一、端正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教师、学生、教材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三大要素,只有当三者相互联系,进入动态的过程时,才能对教学产生现实的影响。三者怎样联系,怎样进入最佳动态过程,往往因教育观念的不同作出不同的选择。现代教学论认为,应视学生为主体,教师应树立主体性教学观,要把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转化为教育目标,整个教学过程要帮助和培育学生不断地增强和发展他们的自主性,把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教师的教适合学生的学,并给予学生以必要的帮助和指导,真正实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的辩证统一。在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2.
主体性是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质属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以便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因此,化学教学中,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并确立自身的主体意识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一、互动教学的特点 1.主体性.主体是指以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学习共同体”,包括教师、学生和媒体(教材是媒体的一部分).三者在探究过程中得以行为展示,以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为焦点,重点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4.
教育本体是指导学习,则教育主体(指导者)和学习主体(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是两主体之间的教学交往关系。在本体论意义下正常的教学交往促使有意识的主体(人)获得并发展主体间性、个人主体性。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说明交往会发生异化,则教学交往随之发生异化:指导者主体把学习者当做客体对待,这一过程中的两主体逐渐丧失主体间性与个人主体性。因此,主体性教育的出发点是非异化的教学交往,激发教育主体的主体间性,从而促进教育中涉及到的两类主体(针对教育目的,主要是学习主体)的主体间性、个人主体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什么是主体性呢?主体性人作为认识和改造客观对象主体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功,是人作用于客体的活动中具有的能动性。语文教学中,生认识和应用一篇篇范文客体),认识客观事物和生活象(客体),把自己的认识和感制作成一串串有意义的声流和一篇篇作文(客体),都学生...  相似文献   

16.
1.教育观念需要澄清和创新。只重视教育的学生主体性而忽视其教师主体,只强调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而忽略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如同重视教师主体而忽视学生主体、强调发挥教师主体而忽视发展学生主体一样,不仅存在严重的理论缺陷,而且对主体教学实践也是不利的。主体教育应当是充分重视教师和学生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逐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性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界提出主体性教育思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与主体性教育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落实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实施主体性教育,需要国家、社会、教师和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但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把主体性教育思想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应该用"以人为本"的理念统领教学关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学习方式、课后作业、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教学设计上,都要兼顾学生主体和课程标准要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主体性教学是研究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互动对学生数学能力促进作用的教学模式。下面的教学片段是我为实验老师备的一节主体性教学的课.在教学中实验教师出色地发挥,较成功地上了一节主体性教学的研究课。现在我把教学片段写出来让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一、学生主体作用的涵义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不具有主体性的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学生的素质发展,离不开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所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即教学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体参与是现代课堂教学的核心,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是教师和学生。教师是教的主体,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向导,而学生是学的主体,不是知识的消极接受器,教师不可能把知识机械地塞进学生的…  相似文献   

20.
一、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必要性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从现代认知建构主义来说,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的主体性是可以培养、提高和引导的,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因此我们应把启动学生主体性作为我们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