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与文化互为依存,要学好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英语教学不仅仅传授语言知识,还应该将文化知识渗透其中。要学好英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日常生活习俗以及语言因使用者的年龄,性别、民族、社会阶层和职业等社会因素的差异和国家地域、历史、文学、社会状况等因素对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语言和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是语言之母。要学好英语,必须学好英语国家的文化。因此,英语教学不能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还应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3.
彭饮冰  任晓兰 《海外英语》2013,(19):100-101
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要学好英语必须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对于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军队院校士兵学员来说,不仅要拥有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还要懂得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和军事文化知识。该文介绍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培养士兵学员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和军事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社会交际工具 ,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要学好英语就要了解讲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及风俗习惯 ,要将语言教学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统一起来 ,帮助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 ,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从而达到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檀世新 《文教资料》2005,(22):140-141
语言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教学中必须融入文化背景知识教学。要学好英语就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及风俗习惯,要将语言教学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统一起来,帮助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从而达到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笔者对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学习英语不仅仅要学习语言,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人文历史等文化背景。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不仅开阔眼界,拓宽视野,更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深层理解英语的寓意内涵。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正是由于每种语言都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的负载体,深入研究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而自觉培养一种“文化洞察力”便成为当前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学好英语和提高英语教学,就必须了解英语民族的文化背景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学好一门外语,必须了解目的语的文化背景。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不仅要学好语言知识,更要有目的地学习目的语使用国家的风俗文化及西方人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8.
英语文化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引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语言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学生要真正学好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包括某个地域或国家的地理、语言发展、历史名人、社会习俗、宗教与节日等方面的知识,要掌握一门语言,就要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注意英语国家,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英美两国的文化介绍和引进,在文化习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本文拟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出发,阐述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及一些文化导入的方法和内容。  相似文献   

9.
高校语言教学过程中,要想学好语言需要学生了解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知识,另一方面是语言技能。学习语言文化也是语言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为了更好地学习语言,针对目前语言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了解语言文化因素,并且懂得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策略,从而学好语言,让课堂内外更有气氛。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5,(88):91-92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同样重要。要学好一门外语,必须了解这门语言所承载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试从文化因素与德语教学的关系入手,说明在德语教学中引入文化因素的重要性,指出引入文化因素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英语成为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英语学习对于世界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要学好英语就要了解讲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及风俗习惯,要将语言教学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统一起来,帮助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从而达到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语言承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其承载的文化,包括历史、人文、社会风俗等方面,英语学习也是如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英语中的文化教学,以帮助学生学好英语。  相似文献   

13.
谈英语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谈英语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王福义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密切联系。掌握语法知识有助于语句结构正确,而熟悉有关文化知识则有助于理解和表情达意。通过英语教学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学好英语,...  相似文献   

14.
张涛  吴莉 《黑龙江教育》2005,(10):17-18
学好一门语言必须了解其社会文化背景.语言之于社会与文化背景,犹如鱼之于水,须臾不能分离.静止孤立地学习某种语言只能得到语言知识的皮毛,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语言能力.因此,要想学到真正的英语,必须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应该贯穿语言学习始终。学习一种语言既要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还要深刻理解语言各层面所折射出的文化意象。因此,语言教学应融入文化因素,包括民族的文化心态、语言习惯及特有的思维方式等。在维吾尔语教学中,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要善于讲解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善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始终贯穿到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只有透彻地了解维吾尔文化,才能真正学好维吾尔语。文章主要探讨了维吾尔语教学中文化因素融入不足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外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使人们理解文化差异,解决冲突和排除障碍,克服交流中的困难。因此,外语教学不仅要帮助学习者学习目的语,也应给他们提供一些不同国家的文化信息和知识。一、语言与文化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学好一门外语不仅要掌握发音、词汇、习语和语法,还应知道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观察世界,了解他们如何用语言来反映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由于文化和语言间的密切联系,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然而,我们中学英语教科书设计和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曾有一…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因此,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是客观事实。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要想真正学好英语、运用好英语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语言知识,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要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相似文献   

18.
所谓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社会组织、政治制度、经济体制、风俗习惯、学术思想、饮食、器具、舟车、房屋等,是一切社会活动的总称.而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授和传播必须借助于它.由此可见,语言既受文化的影响,反过来又对文化施加影响.因此,作为英语学习者,学习这门语言不是将一些学习资料上的词汇、句型、语法等熟记于心就行,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语言背后的东西,要了解相关英语国家人民的风俗习惯、语言方式、文化内涵等.因为语言仅仅是一种载体,是构成文化的一部分,只有深入研究语言中的社会化因素,才能够更深刻地了解英语的寓意内涵,才算是真正学好英语.如果学习者以自己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去理解英语,就会出现因为文化差异而导致的遗憾.因此,要想学习英语,首先要了解汉语和英语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风俗习惯。英语教师在传授学生英语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中西方文化的对比教学,使学生不仅掌握英语知识,同时也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本文就为什么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西方文化渗透及怎样进行渗透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语言学习中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应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应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一、语言和文化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人们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在习得该民族的文化。所以,语言和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由于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离不开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