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年前《对外大传播》改版,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的指示,开办了《新闻发言人》栏目,密切追踪政府新闻发布工作进程,以推进中国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的建设。如今只要在网上搜索“新闻发言人”,就能看到本刊发表的《在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制高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谈新闻发言人制度》《中国新闻发言人新年发出第一声春雷》《三部委新闻发言人畅谈新闻发布》《新闻发言人的追求——快、准、稳》《美国新闻发言人:“半杯水”的两种表达》《地方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渐入佳境——广东省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纪实》等文章,这些文章被很多网站转载,本刊还收到了读者的大量反馈信息。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象征,是中国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的重要载体。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的支持下,《对外大传播》时刻感知着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进程。外国媒体对中国政府的新闻发布会日益关注,其中“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新闻发布会更是吸引了路透社、法新社、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BBC、《澳大利亚人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的争相报道。许多外国媒体驻京记者更是场场不落地参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这成为他们采写新闻的权威来源之一。通过2006年的58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与各国的理解越来越多,误解越来越少。向世界说明中国、倾听世界的声音、沟通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新闻发布会这个平台来推进中国的对外传播事业,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对话。2006年1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内座无虚席,中外媒体记者一百余人参加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6年举行的最后一场新闻发布会。担当发言人的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这是他自2005年8月上任后第二次在这里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工作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的推进,向中外记者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的提问。《对外大传播》记者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感受了蔡武主任与中外记者近距离展开的答问和交流。记者们尤其是境外记者提问踊跃,会场气氛如同2005年年终蔡武主任履新后第一次亮相新闻发布会时一样热烈和活跃。在用了8分钟左右的时间简要作了介绍后,他将一个多小时留给记者提问。散会后他还在台下与上前围住的记者们继续交流了10分钟,他说:“能够有更多机会和媒体更直接地沟通,也是我的愿望,我一直在推动。”记者们都笑了。  相似文献   

2.
《对外大传播》2005,(2):18-20
过去有些发布会参加少则数十,多则上百,拉开架势宣读的“新闻”不过是一些对旧闻的说明,与会只赚得悻悻而去。而前不久在央视“新闻会客厅”里,主持人白岩松与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就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你来我往,问敏锐、直接,答准确、坦荡,虽然这是场只有两个人的“新闻发布会”,但无疑是一道“新闻大餐”,不能不令各路媒体大呼“解渴”。其实,提问直接也罢,回答坦荡也罢,人们从主宾对话的后面,看到的是一连串清晰的脚印,那就是中国政治明建设的进程——从各大部委及地方宣传部门踊跃参加的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到国务院新闻发布大厅创下的年60场的新闻发布会,从国务院新闻办首次公开62个部委75名新闻发言人的联系方式,到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与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直接对话,人们不仅看到这个特殊群体——“新闻发言人”正以坚定的步伐走上中国社会的大舞台。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新闻发布会”也是一个关于新闻发布的示范,正如赵启正所言——恰恰我们发言人的目的是如何告诉大家,而不是如何地不告诉人家,并且告诉时要清楚、准确。  相似文献   

3.
在经常参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的记者印象中,最多的是那些围绕重大热点问题和突发公共事件而组织的,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发言人出席的新闻发布会。本刊一直在追踪报道这样的发布会。中国政府正在推进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省区市三个层次新闻发布工作和发言人制度建设,因而省区市级的新闻发布工作也成为本刊关注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2009年3月2日15时,人民大会堂发布厅,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首场发布会准时召开。早就期待着这场发布会,不仅因为赵启正是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媒体很熟悉他的语言风格,讲话中他能给人以新鲜感,还因为面对中外媒体时他的那份从容与智慧。  相似文献   

5.
赵启正自1998年3月担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以来,每年都要率团出访数国,开展对外宣传工作。2004年12月6日至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代表团访问日本,赵启正任团长,我任副团长。这是在中日关系出现一些麻烦的情况下,为促进两国有关方面加强沟通和交流的一次重要访问。此行经历,令我获益匪浅。在《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和《智慧传播——赵启正论交流艺术》两本书即将付梓之际,启正嘱我为之作序,我便不由得想起这次难忘的访日之行。为使读者近距离感受启正的智慧与风采,故追记此次访日的几个片段,以为序。  相似文献   

6.
2005年12月29日10时,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副主任王国庆介绍 2005年中国政府三个层次新闻发布工作和发言人制度建设的进展情况,并答记者问。同时,国新办再次对外公布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新闻发言人及新闻发言工作机构电话。  相似文献   

7.
2004年初,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有关领导的提议下,本刊开办了《演讲录》栏目,刊发了多篇国内外优秀的演讲文章,以期为中国的新闻发言人提供更好的参考。在同年第七期,本刊编辑部对原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女士做了专访,并以“扫描,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为题做了一组文章,对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进程作了较为全面的扫描。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2004年度第六十场发布会上,62个国务院有关部门发言人的名单被公布。正在走向前台的新闻发言人这一群体愈加引人注目。本期我们将对部分“新闻发言人”聚焦。作为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工作方面一定有很多见解和感受,本刊记者请他们谈其所想,说其想说……?  相似文献   

8.
2006年初《对外大传播》开始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共同主办《新闻发言人栏目时,发表了新闻局局长郭卫民的专访文章《中国新闻发言人新年发出第一声春雷》。2007年新年到来之际,《对外大传播》再次采访了主管新闻发布具体工作并主持过数十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的郭卫民局长。  相似文献   

9.
三年前《对外大传播》改版,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的指示.开办了《新闻发言人》栏目,密切追踪政府新闻发布工作进程.以推进中国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的建设。如今只要在网上搜索“新闻发言人”。就能看到本刊发表的《在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制高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谈新闻发言人制度》《中国新闻发言人新年发出第一声春雷》《三部委新闻发言人畅谈新闻发布》《新闻发言人的追求——快、准、稳》《美国新闻发言人:“半杯水”的两种表达》《地方政府新闻发育人制度渐入佳境——广东省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纪实》等文章.这些文章被很多网站转载。本刊还收到了读者的大量反馈信息。 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象征,是中国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的重要载体。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周的支持下.《对外大传播》时刻感知着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进程。外国媒体对中国政府的新闻发布会日益关注.其中“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新闻发布会更是吸引了路透社、法新社、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BBC、《澳大利亚人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的争相报道。许多外国媒体驻京记者更是场场不落地参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这成为他们采写新闻的权威来源之一。 通过2006年的58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与各国的理解越来越多.误解越来越少。向世界说明中国、倾听世界的声音、沟通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新闻发布会这个平台来推进中国的对外传播事业,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对话。 2006年1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内座无虚席.中外媒体记者一百余人参加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6年举行的最后一场新?  相似文献   

10.
<正>6月3日,"中国形象与全球传播高端论坛暨中国声音的世界表达智库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王国庆,中国日报社总编缉周树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新闻卓越教育计划负责人Fackson Banda,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于2000年11月24日举行了挂牌仪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在仪式上致词。他说,4年来,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承办的中国网有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2000年进行了全面改版,成了多文种的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10月17日到26日的十天内,十九大及十九届一中全会组织了一场新闻发布会、一场专题新闻发布会、六场记者招待会,八场集体采访,十天十六场的密集发布,全方位地向外界传递了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声音。这是一次高水平、高强度、高压力的新闻发布实战,达到了"有效沟通、设置议程、提升理念、拉近情感"的新闻发布功能,值得认真总结。相比于接受或组织记者采访、发布新闻稿或新媒体发布,新闻发布会是较高形式的权威  相似文献   

13.
赵启正,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启正《在同一世界——面对外国人101题》一书,通过101个生动精彩的小故事,以"话说体"方式,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对外交往中存在的文化差异,让读者在小故事中,体会交往的智慧、敏锐和幽默。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1999年6月1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丁关根同志到中国外文局所属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视察了中国国际互联网络新闻中心网站,陪同丁关根同志视察的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国务院副秘书长刘奇葆,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杨正泉、李冰,中宣部新闻局局长李宝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秘书长赵少华、副秘书长康春华、三局副局长王庆存等同志。外文局领导赵常谦、黄友义、刘质彬和中国国际图书贸  相似文献   

15.
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前夕,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在北京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自去年以来中国禁毒工作的进展情况。6月22日上午九点三十分,离新闻发布会开始还有半小时,大批中外记者的到场已使国新办发布大厅内座无虚席。上午十点发布会准时开始,到会  相似文献   

16.
赵启正,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启正的《在同一世界——面对外国人101题》一书中,通过101个生动精彩的小故事,以"话说体"方式,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对外交往交流中存在的文化差异,让读者在小故事中,体会交往的智慧、敏锐和幽默。  相似文献   

17.
2000年2月14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同志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兼中国外局局长杨正泉同志、秘书局局长赵守义同志、网络局副局长李伍峰同志的陪同下,到中国外局(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的中国网检查工作。外局局领导赵常谦、黄友义、刘质彬以及中国网和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视察,并在局第一会议室向赵启正同志进行了汇报和演示。  相似文献   

18.
“文化的翻译”——赵启正谈对外传播中的翻译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翻译成就展”于2004年11月4日上午在中国军事博物馆正式开展。本次展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翻译界的首次大型展览,也是国际翻译界的首次专业展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出席了展览的开幕剪彩仪式,并接受了中国网记的专访。  相似文献   

19.
赵启正,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启正《在同一世界——面对外国人101题》一书,通过101个生动精彩的小故事,以“话说体”方式,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对外交往中存在的文化差异,让读者在小故事中,获得启迪,体会交往的智慧、敏锐和幽默。  相似文献   

20.
赵启正,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启正的《在同一世界——面对外国人101题》一书中,通过101个生动精彩的小故事,以“话说体”方式,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对外交往交流中存在的文化差异,让读者在小故事中,体会交往的智慧、敏锐和幽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