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唐云增 《班主任》2008,(3):15-16
一、我是怎样走进李镇西教育思想中去的 学习李镇西,就要学习他的教育思想;学习李镇西教育思想,就要理解他的教育思想;要理解他的教育思想,就要走进他的教育思想中去。  相似文献   

2.
唐云增 《班主任》2008,(6):10-12
(四)李镇西班级教育法则——带好班、上好课、育好己 各行各业都有与自己职业相对应的法则,班级教育的法则是什么?李镇西的教育经历告诉我们,班级教育的法则是带好班、上好课、育好己。  相似文献   

3.
唐云增 《班主任》2008,(4):13-14
李镇西的大教育理念还表现在他的班级德育不是单一类型的教育,而是由民主教育、集体教育、爱心教育、创造教育、活动教育、生活教育等六种教育组成的一个班级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4.
一段时期以来,李镇西这个名字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教育,从爱心走向民主》《生命与使命同行》《如何教出好孩子》等一篇篇好的演讲稿。时常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地在我眼前回放。“做最好的老师。”李老师如是说。这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为;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生活,也是辉煌的人生。  相似文献   

5.
应该是在很久以前就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那也应该是我很早接触到的关于班主任的教育故事。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深深地把我吸引,读了又读,品了又品。兴许书本现在已经泛黄了,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却深深地影响了我。原来教育就是富有爱心、充满童心、付出真心;原来教育就是要保持一颗童心,保持满腔的热情;原来教育就是那么有意思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你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这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苏霍姆林斯卡娅对李镇西先生的评价。我认为,镇西先生受之无愧。二十多年来,他一直追随苏霍姆林斯基,以心灵赢得心灵,是一个潇洒的语文教育"诗人",一位杰出的班主任,一位具有人文关怀和民主情怀的校长。  相似文献   

7.
“以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是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格言。从李老师的这句话中,我们不难领会,假如教育离开了情感,一切都将无从谈起。下面就以我和我的学生之间的情感故事为例,探讨一下我的班主任教育观。要真正做到“以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8.
《做最好的老师》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镇西老师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全书集中展示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艺术和具体的操作方法。作者的表达别具一格,语言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李镇西老师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极强的教育故事之中,在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引人入胜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浑然一体,读后发人深省,撼人心魄,催人泪下。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在李镇西老师…  相似文献   

9.
陈志弘 《班主任》2010,(9):13-13
第一次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如获至宝。于是,亦步亦趋地学习李老师的“招数”,我的工作小有成绩:所带班级基本做到纪律严明,成绩优秀,学生听话,家长满意,领导放心……这一切让我以为有了“爱心”班主任工作便会一帆风顺。然而,两年前发生的一件事却使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我的“爱心教育”。  相似文献   

10.
正寒假期间,我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它集中展示了李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具体操作方法,他从自己身边的故事讲起,朴实形象的语言  相似文献   

11.
你来信问我:“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赞同《爱心与教育》作李镇西的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6,(37):181-182
<正>2015年暑假,我非常有幸能赴天水听取李镇西老师精彩的讲座,深深地为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和教育情感所折服。于是我买了一本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认真阅读,仔细体会。《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集中展示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艺术和具体操作方法。他擅长把理性思考融入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引人入胜的故事中,使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及教育情感融汇其中,读后发人深省,撼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的十几年间,我国语文界以饱满的改革热情,在教材建设、课堂教学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创造性的开拓,涌现了一批新生代名师,且有"南李北魏"之说。(南有李镇西,北有魏书生)李镇西,中国教育战线上的领导人物,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被誉为"当代陶行知"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他的民主教育思想及举重若轻、行云流水般的课堂教学境界,散发着独树一帜的教育芳香,影响着一代教育新人的成长。本期专题,旨在让大家进一步共享李镇西老师的教学思想与风格。  相似文献   

14.
正本期推荐书目《做最好的老师》内容介绍:《做最好的老师》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他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我曾经问过我的学生:世界上如果没有老师会怎样?我满以为他们会说没有老师就没有知识,没有老师就没有科学等,可是孩子们的回答却令我失望:没有老师就没有考试,没有老师就没有作业,没有老师就没有暴力……听到这些回答,我不禁从心底发出一声感叹:孩子,我用什么触动你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三尺讲台给了我太多的教育体验和情感经历。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才能提高教育的质量。教育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而情感交流的纽带便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因此师生之间要有和谐的情感共鸣。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可…  相似文献   

16.
熊振鸿 《师道》2012,(11):60-61
李镇西先生教育思想的一个关键词是:人文情怀。从去年开始,我一直关注李老师的博客,关注《中国教师报》上的"镇西随笔",我感觉到李镇西老师是深具"人文情怀"的一个人。无论是对朋友,对同事,还是对学生,他总是以一颗真诚的心、尊重的心、赞赏的心去对待。我想,凡与李老师交往过的人,一定会有这方面的同感(只可惜我还没有与李老师见过面)。有这样一份"人文情怀",人心所向,就在情理之中。"遇到"李镇西先生,是一名教  相似文献   

17.
正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12卷本《李镇西教育作品》,全方位地展示了中国基础教育名家李镇西是如何"炼成的"。其中既有李镇西未来班的教育实验,也有李镇西生活化的课堂求索;既有李镇西的演讲录、阅读史,也有李镇西的精神发育史与思想发展史。这套书,较为完整地回答了我们为什么需要李镇西;阅读这套图书,究竟能给各类教师带来什么?一、为新教师发展提供指南针读李镇西班主任工作案例,给人的感觉就是他在手把手地教导你。他的教育案例,涵盖了  相似文献   

18.
书架人文     
《教育》2011,(4):61-61
家心与教育 书评: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句话来自于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编写的《爱心与教育》一书。阅读这本书源自于2009年4月的一天,笔者有幸聆听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专题讲座。在那一天的讲座中,李镇西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很多感人的教育故事,这些教育故事深深地震撼了笔者的内心,让笔者对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罗先德 《中国教师》2012,(16):64-66
<正>李镇西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教师之一,许多中小学教师对他仰慕有加,他的追随者更是立志要做"第二个李镇西"!李镇西说:"如果他们真的以为李镇西是那么的好学,以为只要努力就可以成为所谓‘第二个李镇西’,那我不得不同  相似文献   

20.
曲怀志 《班主任》2012,(6):71-71
2012年,适逢李镇西从教30周年。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李镇西教育思想,探索优秀班主任成长的途径和方式,班主任杂志社、北京市教育学会班主任工作研究会、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于4月12日在京举办大型公益活动"探索优秀班主任成长途径与方式——李镇西从教30年教育思想研讨会"。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