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多丽丝.莱辛作品的巨大魅力就在于浅显文字背后所隐藏的深邃意义,作者采用貌似混乱无序的结构,其实就是她精心设计的一份小说主旨示意图。其多维的叙事结构主要从三个方面叙述:独特的网状结构,传统与非传统形式的交汇和非线性布局。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已被碎片式的叙事语言所代替,这种多维非线性布局更进一步表现在时间安排的复杂性和结尾、开头设置的循环上。  相似文献   

2.
在学习和借鉴"五四"新小说以及西方小说创作技法的基础上,张恨水在其小说文本的叙事中表现出不同于传统小说的显著特征.他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时间三个方面均对传统章回小说做出了富有现代性的改造.相对传统小说以"情节"为结构中心的全知全能叙事,张恨水小说的主要叙事特征表现在以"人物"为结构中心的限知叙事,及其文本的缓慢叙事和多变的叙事顺序上.  相似文献   

3.
跟其他的时间观对中国的小说叙事方式影响不一样,循环状或者说圆形叙事结构是中国传统叙事独特的一种叙事模式,其魅力在于取消了叙事中“绝对”和“停止”两种概念,它使因果相对,首尾相连;使时空成为心灵周而复始、轮回运转的载体,成为生命所有企图、欲望和命运的代名词,在繁复多变的现实时空中创造出全新的体验和心理感受。这种风格是属于中国人对自身的有关命运、个体意识、情感等一系列基本命题的独特的思考和解释方式,其产生的基础是循环时间观。西方的线性时间观是在中国追求“富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时,被引入中国,其影响到中国追求“发展”与“进步”,影响到中国文学叙事主要是叙事结构上叙事时间线性向前,结尾上指向“光明的未来”。最后进入中国的碎片时间观则影响中国文学叙事消解“宏大叙事”。  相似文献   

4.
姚娜 《绥化学院学报》2010,30(3):108-110
莱辛的代表作<金色笔记>中多重叙事情境的叙事策略使得传统的线性叙事实现了空间转向,并创造了时间空间一体化的叙事格局,所运用的多重叙事情境下的叙事策略构筑了莱辛独特的叙事"话语"并组建了新的时空秩序,小说深刻反应了虚构与现实的分裂与整合,同时反映了主人公的心理历程以及当代人类生存状态的荒诞性.小说多重叙事情境构成了多重意蕴空间.  相似文献   

5.
《绿房子》是结构现实主义作家巴尔加斯·略萨最好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一反传统小说的线性叙事 ,把多条故事线索切割成多个“情节小块”打乱顺序穿插起来 ,使叙事时间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相似文献   

6.
淮河流域非遗展示的空间正处于从传统博物馆向非遗文化市集变迁的过程之中,设计理念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型,展示设计由“阐释性展示+展演+活动”向叙事性展示转变。静态叙事空间、时间线性和缀合式团块叙事结构、全知性叙事视角在淮河非遗主题展示设计中仍然常见,而互动式叙事空间、沉浸式叙事空间、数字叙事空间、交互式叙事结构、第一人称视角和角色代入视角已成为趋势。当下的淮河流域非遗展示应在叙事主题、叙事结构和叙事视角上持续创新,打造故事驱动型展示的精品,这样才能更好地唤醒非遗蕴含的淮河文化记忆、传承淮河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萨特历史意识的产生与文体风格转变的关系,萨特强烈的历史意识,在他的处境小说向处境剧的演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最具意识形态观念的文体——戏剧文学,成为萨特文学生涯后期常用的文体样式,它是意识形态叙事合乎逻辑的发展,"处境剧"(The Theatre of Situations)充分体现了意识形态叙事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萨特早期的伦理叙事大量描写了身体现象,尤其是某些具有隐私意味的身体器官。萨特的身体哲学成为了伦理叙事中出现身体意象的思想基础。从文学理论和创作两个方面,揭示了伦理叙事中身体描写的基本特征;对伦理叙事中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身体意象进行了解读,阐释了伦理叙事中以身体为视角的技巧,说明了身体意象成为展示个体精神困扰和生存困惑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先锋小说文体研究大致归纳为叙事研究,结构形式研究,语言、修辞研究等三个方面.其中,主要从元叙事、叙事时间和叙述视角这三个关键性的文体特征进行叙事研究;在结构形式上,先锋小说的时空结构遵循的不是传统的故事逻辑,而是一种反传统的叙述逻辑,呈现出"迷宫"式结构,其文体特征与模糊性的语言特色和大胆的修辞技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叙事在小说文本、广播剧、影视作品中始终以一种传统的线性连贯性的方式呈现,网络新介质的技术特性则为网络小说突破传统的叙事方式提供了条件.一种新的非线性多方聚谈的叙事方式在此得到了实现,并且也只有实现了这一新的叙事方式,才能说达到了网络小说本身.  相似文献   

11.
《尤利西斯》无论在结构形式还是在叙述内容方面都与传统小说背道而驰。文章分析了《尤利西斯》与传统小说在处理时间因果链、事件的连贯性以及情节因素三个方面时的异同,由此看出《尤利西斯》在叙事结构方面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崭新面貌,对传统小说固有的线型叙事结构模式具有极大的颠覆性。  相似文献   

12.
《国王的人马》突破传统的线性叙事模式,采用网状叙事结构、破碎的时空设置以及蒙太奇的手法,呈现出明显的后现代叙事倾向。释读《国王的人马》的后现代叙事策略,不仅能彰显其后现代叙事倾向的文学价值,更有助于理解小说家沃伦对于人类和历史的“蛛网理论”观。  相似文献   

13.
戏曲电视剧是戏曲艺术和电视艺术有机结合形成的独特的综合艺术,其叙事特点既不完全同于一般的电视剧,更有别于舞台叙事。是戏剧和电况的本体差异造成了戏曲电视剧非代言体的叙事体裁、非聚焦型的叙事视角、连续的线性叙事结构以及逆时序的叙事方法等叙事特点。  相似文献   

14.
老舍小说叙事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舍的小说在叙事模式上,深受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和民间说唱艺术的影响。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吸取了西方小说叙事模式的营养,将两者有机结合进而创新。老舍的成功,与他的特有的艺术气质以及所处的时代关系密切,使他在新文学史上第一个十年小说创作的基础上能进行更高层次上的理性反思。  相似文献   

15.
张恨水的小说虽然沿袭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 ,但在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等方面吸收了一些现代小说的叙事技巧 ,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为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当代文坛,“汪曾祺”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受到研究者长久的关注,研究成果颇丰。汪曾祺的小说通过“非欲望化”的叙事来疏离现当代历史对文学的整合、逼近人类真实存在,但是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汪曾祺的叙述在一定程度上又陷入了“被整合”的境地。  相似文献   

17.
苏童的新历史小说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历史小说,主要体现于其新历史小说的如下特质:一是对传统的历史观念进行质疑、解构;二是以民间生活叙事置换宏大历史叙事,以民间生活作为历史叙述的主体;三是将个人/私人化叙事填充进宏大历史叙事框架内,进行"伪宏大叙事"。以上是苏童新历史小说的独特性,也是其消解与颠覆传统历史叙事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