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涛 《内蒙古教育》2006,(12):23-24
所谓“校中校”就是优质公办学校办的分校.即公办“名校”在同一校园内办“民校”.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作为“校中校”初级形式的“实验班”就在一些重点中学出现了.当初的“实验班”是耙一些学习成绩较好或者单科成绩突出的学生单独组班,[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假借各种名义、打着各种旗号,十多年来,“校中校”在全国遍地开花。借助公办名校的金字招牌,校中校收取高额费用,加重了老百姓的教育负担。10多年来,“校中校”为什么屡禁不止?根源是什么,出路在哪里?[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所谓“校中校”就是优质公办学校办的分校,即公办“名校”在同一校园内办“民校”。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作为“校中校”初级形式的“实验班”就在一些重点中学出现了,当初的“实验班”是把一些学习成绩较好或者单科成绩突出的学生单独组班,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课程改革,然而近年来“实验班”却逐渐变味,成为一些学校收取高费用的托辞。当择校班还无法容纳更多学生的时候,“校中校”就应运而生了。于是,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一个新现象,原有的公办学校里边又办起了民办学校,而且集中在一些名牌学校,这种“校中校”公私不分,产权模糊,严重冲击着教育公平,违背了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编者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较发达的江苏省南通市,许多名牌公办学校办了民办学校,也就是“校中校”。在记者的调查中,一些校长承认,将公办改为民办,真正目的是将义务教育变成高收费教育,使“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合理化”。  相似文献   

5.
“校中校”取消了9月1日新学期开学,人们发现,长沙市几所名校内的“校中校”悄然摘下了牌子。“不独长沙市,全省范围内的所有‘校中校’全面取消,一律摘牌子,撤位子。”省教育厅基教处一位负责同志说“,全省看长沙,长沙看四校。长沙市内四所名校是整治重点。早在去年,教育厅就在酝酿解决‘校中校’的办法,并要求各地早决策,早行动。长沙市四大名校处理‘校中校’的方案还报到了教育厅备案。”“校中校”的形成有一个过程。这些年,由于择校生不断增多,择校生很快变成了择校班,当择校班还无法满足要求的时候“,校中校”就应运而生。于是,在很多地方出现了一种新现象,原有的公办学校里边又办起了民办学校,而且集中在一些名牌学校里面。短短几年间,这种所谓民办学校“快马加鞭”,呈现出你追我赶的局面。可以说,绝大多数在当地颇有影响的学校,都办起了自己的“民办学校”,只不过有的就在校本部——另拨一栋房子,加挂一块民办学校的牌子而已,而有的则建在了校外。教育界把这种情况称之为“名校办民校”,办学的形式有所谓“公办民助”和“民办公助”。老百姓则把这种学校称作“校中校”。本来就和公办学校筋连着筋,肉连着肉,为什么偏要挂上一块民办学校的牌子呢?长沙市教科院一位...  相似文献   

6.
按照自治区发改委、教育厅《关于做好清理整顿改制学校收费准备工作的通知》和国家有关精神,呼和浩特市将清理整顿现有民办学校。坚决取缔公办中小学举办的不符合政策的“一校两制”学校或“校中校”。  相似文献   

7.
2006年6月,按照自治区发改委、教育厅《关于做好清理整顿改制学校收费准备工作的通知》和国家有关精神,呼和浩特市清理整顿了现有民办学校,坚决取缔公办中小学举办的不符合政策的“一校两制”学校或“校中校”。严禁公办中小学以与民办学校联合的名义举办“校中民办校”或“校内民办班”,严禁民办学校在公办中小学设班招生。各公办中小学不得以改制名义高收费。公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严禁招收“择校生”.不得将以分校名义招收的小学生与派位学生混合编班。新生分班要均衡,禁止分快慢班和重点班。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教育》2006,(12):25-26
“校中校”造成公共教育资源流失严重。教基(2002)一号文件第二条指出,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较高,社会声誉较好的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公共教育资源,不得改为民办或以改制为名实行高收费。这是贯彻《义务教育法》的基本保证。。校中校”名义上是对教育资源的优化,实际上却是教育资源配置的极大不公,。校中校”是少数有钱人才能享有的贵族学校,绝大多数家庭、  相似文献   

9.
校园风采     
校园风采烟台开发区职专开展“校中校”活动所谓“校中校”活动,即利用休息时间在学校中举办教职工学校,学校里的每个教职工必须参加。每个月利用半天时间集中进行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由校长、书记等学校领导进行职业道德讲座,教学管理讲座,教法研究讲座等内容。通过...  相似文献   

10.
据央视焦点访谈14日报道:在教育较发达的江苏省南通市,许多名牌公办学校办了民办学校,也就是。校中校”。从师资方面看,这些民办学校的教师都来自于公办学校;从硬件设施看。这些民办学校的校舍、场地等基本上都在公办学校内;同时,这些民办学校还借助了公办学校的品牌、声誉等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11.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公办高中严格执行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的通知》,对“三限”政策作出了明确的界定,要求凡政府举办的公办高中都要严格执行“三限”政策,一律不准招收自费生、借读生,或以自费班、特长班名义招生收费。  相似文献   

12.
焦苇 《上海教育》2009,(12):20-20
本刊讯 上海学生家长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满意率已连续三年保持在90%以上,并已连续三年未发现被检查学校存在违规收取与入学挂钩的赞助费情况。记者从日前召开的2009年上海市规范教育收费工作会议上获悉,2008年,未发现任何公办学校搞“一校两制”“校中校”和“校中班”,也未发现有公办学校以转制为名或假借办分校、实验校之名乱收费。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阶段的“校中校”不能与义务教育阶段等而视之。本文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价值分析与利益相关者分析后.认为普通高中阶段的“校中校”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教育公平,但需要政策对其规范和引导,即形成“高中学区”制度,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资源利用率,逐步实现教育的实质公平。  相似文献   

14.
“校中校”取消了 9月1日新学期开学,人们发现,长沙市几所名校内的“校中校”悄然摘下了牌子。  相似文献   

15.
资讯     
周济:06年禁止一校两制禁止以改制为名高收费据新京报报道教育部部长周济说,今年停止审批义务教育新的体制改革学校,不准搞“一校两制”,更不准以改制为名高收费。他还指出,严格执行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坚决纠正一些地方和学校择校生比例过大的问题。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学校即“一校两制”,是指以体制创新的名义,在同一学校内分批次招收新生,而且按不同批次收费,这后来逐渐演变成“校中校”等现象。这种现象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以来,就一直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相当大的争议。教育部将查近期学术造假事件据中新网消息教育部…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国公办名校办的“民校”遍地开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名校办民校”有利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拓宽教育经费投入渠道,探索多元办学模式等,可视作教育市场的一条“鲶鱼”,有助于搅动起生机。但笔者认为这种积极作用相对其危害而言,是极其有限的。事实上,我国名校办的“民校”大多是“假民办”,没有真正的独立法人、独立财务、政校不分,产权不明。在中学,主要是各种形式的“校中校”或“校外校”,由优质公办学校用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名义举办的另外一个“儿子”学校。在大学,则主要表现为各种形式的…  相似文献   

17.
瞭望     
教育部:公办高中招生须公开透明近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强调,凡是政府举办的公办高中一律不准招收自费生、借读生,不许以自费班、特长班名义招生,同时要求学校招生过程要对外公开。为执行公办高中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的“三限”政策,教育部针对当前的中招推出六项措施:一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切实杜绝不规范收费行为的发生。二是要严格限定范围。凡政府举办的公办高中都要严格执行“三限”政策,一律不准招收自费生、借读生,或以自费班、特长班名义招生收费。三是统一…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我校在县人民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招商引资的方式,与民营实业家合作创建了云梦实验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外校”),一直成为云梦教育的焦点。社会关注外校,除了占多数的肯定成分外.质疑、争论的核心问题无外乎三个:一是公办学校能否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二是新建成的外校.是不是实验中学的“校中校”?三是公办学校的教师能不能到民办学校任教?针对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封闭式管理”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年来,伴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封闭式管理”逐渐成为我国中小学学校管理的一种时尚。最初是一批办学理念“先进”的私立学校,在追求办学条件现代化的同时,声称实行封闭式管理;随后便是一大批资深的公立学校所办的“校中校”,也纷纷实行封闭式管理。一时之间,这种管理方式竟成了管理的“现代化”和学校先进的标志,被许多人所称颂。时至今日,许多一般公立学校也在模仿封闭式管理,“封闭式管理”俨然成了众多学校的贴金招牌!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记者赵敏)从今年起,我省不再审批义务教育阶段新的改制学校,对已审批的改制学校将进行全面清理规范,着重解决公办中小学以改制为名或以民办为名举办的“校中校”、“校中班”高收费问题。对凡达不到法人、经费核算和人事管理、校园校舍、教育教学“四独立”规定要求的,要限期整改;年内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一律停止招生。这是记者从日前召开的2006年全省教育纪检监察审计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我省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必须坚持“就近、免试入学”原则,公办学校不得招收择校生。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办或变相举办重点学校的政策。各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