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湖南顺应时代的潮流,积极发展自己的本土广告业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广告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湖南特色的本土文化,探究湖南能否借助强大的媒介优势,将广告产业与潇湘特色文化融合,打造独具一格的"广告湘军"。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使其对当前数字化时代本土广告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与时俱进地大力发展本土广告的数字化,本文在解读数字化时代和分析河南广告业现状之后,重点探讨了数字化时代河南广告业的生存变化趋向及广告形式变化趋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广告业作为创意产业,应当得到应有的重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将广告业列为九个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门类之一.<纲要>提出"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积极促进广告业的健康发展,努力扩大广告产业规模,提高媒体广告的公信力,广告营业总额有较快增长".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相关城市的凋研发现,地方GDP增长迅速,但地方媒体与广告企业的广告经营额却增长艰难,似乎遭遇到一个"天花板".本文以苏州广告业发展为具体案例,对"长三角"中小城市广告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4.
经济危机、产业整合与本土广告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本土广告业的发展进行了一个基于整体经济危机背景下的战略思考.论文认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下的企业(作为主要广告主)的营销传播预算的紧缩和精细化,广告市场和广告业的生存状态将更加恶化,这是对广告业发展的一次重大冲击,同时也是本土广告业进行产业升级、转型和整合的最好契机.本土优势广告公司可以利用此次危机,同时借助银行、信贷、风险投资等各种工具导入资本,开展广泛的收购、兼并和重组.从而为外资全面主导下的本土广告业的发展形成突破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本土广告企业进军资本市场的几次"浪潮",并依托资本带来的优势不断地进行扩张、兼并、整合,对中国广告行业的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本土的广告市场已经进入了广告业本身业务能力和资本市场资本运用实力的双重角逐。同时,中国广告企业的"资本化  相似文献   

6.
谭锐 《青年记者》2014,(2):35-36
2004年,上海梅高创意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峻在一次广告业内的聚会当中,首次提出了"中国元素"的概念,表达了我国本土广告人对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告创意、品牌建设和企业经营道路的尝试和思考。"作为中国元素广告实践的主要执行者,广告公司举足轻重。"①笔者认为,中国元素与广告传播的结合需要弄清楚两个层面上的问题,因为就不同的层面而言,中国元素的表达路径有很大的差别。其一,作为广告  相似文献   

7.
自1979年中国广告业恢复以来,本土广告就以世人瞩目的速度迅猛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统计,到2004年底,全国已有广告经营单位113508户,广告从业人员913832人,广告营业额达1264.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93%,占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的2.9%,广告业成为了中国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另据著名调查机构尼尔森的数据显示,目前,包括香港地区在内的中国广告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广告市场。广告业在中国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充分反映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和广告业作为朝阳产业的前景。但是,中国广告业毕竟起步晚、历史短、基础薄,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各种…  相似文献   

8.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分析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为广告业发展带来了契机。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促进广告业健康发展”,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把“广告创意、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广告制作”列为鼓励类发展产业。国家发改委《“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广告业,提高广告业集约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广告企业”。2012年,国家工商总局出台《关于推进广告战略实施的意见》、《广告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加大了广告产业园区建设力度,广告产业园区享受中央财政给予的连续三年的财政资金扶持。  相似文献   

9.
邱文中 《中国出版》2012,(10):29-31
以广告代理现象为关注点,我们可以将国际广告业发展划分为早期广告、现代广告、国际广告及新世纪广告四个时期,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对广告功能与价值的要求不同,广告观念随之呈现为展示、诠释、传播与卷入观念,营销传播现象与社会文化现实构成了我们思考国际广告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0.
张艳 《传媒》2014,(17)
当前我国本土广告业存在高度分散与弱小的问题,推动我国广告产业集群化发展可以加速区域经济增长,提升我国广告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本文引入产业生态学理论,在此视角下提出广告产业集群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广告理论与实践的十大话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军 《新闻界》2007,(6):146-148
媒介融合是中国广告业面临的最大实际问题,媒介融合打破了中国广告业的生态,使中国广告在理论和实践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也带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告理论创新,这是中国广告业个性化、品牌化和独立化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北京作为我国广告行业的引领者,近年来广告业取得了快速发展,行业整体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广告等新形式日益兴起,广告企业空间集聚态势不断显现,正逐步跻身国际广告中心城市行列.但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本土广告企业实力不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促进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实施品牌引领工程,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提升北京广告业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广告伦理与广告文明缔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告伦理是广告业健康、持续、有效发展的保障,而广告伦理的沦丧和缺位导致了问题广告的滥觞,严重制约了广告业的发展愿景:广告"势能理论"揭示了广告伦理失范的根本原因,而"广告转移"理论则探讨了广告伦理失范的扩散机制:广告伦理的重构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其构建的过程也是一个复合的多元过程。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广告业日益兴盛,广告从业人员日益增多,但与之对应的却是广告人素质的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以及由之带来的广告作品道德失落的种种问题。广告业承担着引导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双重责任,广告人职业道德的高低决定着广告作品的优劣、决定着广告业能否健康发展,加强广告人职业道德的建设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2012年是中国广告业发展的一个新拐点,宏观经济调控和经济增长持续下滑,使广告业发展的"春天"并没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如期来临。持续三个季度的"寒冬"使广告经营单位面临巨大的压力,传统广告业务萎缩、行业并购加快、生存危机加剧,一度成为广告业发展的主色调;同时,寒流中的期待,期待中的坚守,坚守中的变革、创新也成为2012年广告业发展的另一道独特风景。《广告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  相似文献   

16.
"为广告正名"的声音一直不断,但时至今天,广告业的形象并没有多大改观,处境维艰。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广告业未能得到社会认可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反思,进而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从根本上为广告正名,为广告业的未来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告行业蓬勃发展,地位凸显.但在势头猛进的同时,也掩藏着巨大的行业危机:本土广告企业市场集中度低,高度分散,高度弱小,加上多为"粗放式"经营,难以形成有较大影响力的广告业民族品牌;另外,外资广告公司涌进我国市场,以其新的经营理念和策略,业务快速扩张,严重挤压本土广告公司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电视广告拥有影响甚至重塑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强大力量。然而,当广告迈过商品营销而走向概念营销阶段,重新审视异国电视广告中所夹杂的异质消费观念对本土受众所产生的影响便是十分必要的了。在众多纷繁的案例与素材中分解出异国电视广告影响甚至改变本土消费观念的原因,便于我们在以后的电视广告输入中能动地剔除掉那些别有用心或者是无心之失,维护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也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掌握电视广告制作规律,积极稳妥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广告业。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产业振兴背景下陕西广告业发展存在问题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化严业的勃兴为广告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对传统广告业向广告文化产业转变的关键时刻,本文从陕西广告业实际出发,对其当前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20.
广告不仅是一种促销手段,而且还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研究广告文化的特征,对于广告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