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Brown等的礼貌理论为支撑,采用“语篇补全测试”(discourse completiontest,DCT),对英语专业学生与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母语者进行了各拒绝语义成分的对比,以考察英语专业学生拒绝言语行为习得的状况。通过统计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目的语语用能力现状一目了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拒绝言语行为已越来越被学者们所关注,因为它在言语交际中最能威胁人的面子。由于中英文化价值观的不同,英汉语言之间拒绝言语策略的选择不尽相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拒绝言语行为交际风格。英汉拒绝言语行为这种交际风格上的差异也给外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启示:以目的语文化的学习为先导,以语用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为核心。  相似文献   

3.
以“语篇补全测试”为工具,考察了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和高年级学生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能力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两组受试在实施拒绝言语行为时会使用近乎相同的策略,且他们的语用能力并无显著差异;被拒绝者与拒绝者之间的社会权力和社会距离影响拒绝策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廖迪冠 《海外英语》2012,(9):253-254,259
通过检索近十年国内英汉拒绝语的研究文献,从理论、模式、策略、教学和应用五个主题对纳入文献进行探讨分析,发现国内拒绝言语行为的研究存在着研究方法单一、受试身份单一、研究类型比例失调和纵向研究缺失等不足。  相似文献   

5.
文章用“语篇补全测试的方法”调查了初中生的语用能力,结果显示中学生能够在一些熟悉的情形下得体地表达拒绝、道歉等言语行为,但所使用的策略单一,对一些套语的具体使用语境不清楚,由母语干扰引起的语用错误普遍存在。同时我们发现学生在实施言语行为时有两种趋势,一是言语过于罗嗦,造成冗言现象;二是言语过短,往往使双方的对话难以继续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6.
社会语用迁移与中介语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Brown Levinson面子观为依据,采用Blum—kulka等学者的“语篇测试”问卷法,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以及英语母语者的拒绝言语行为表达模式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由于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以及他们对面子原则中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的不同认识的原因,导致了他们对直接表达和间接表达以及间接程度的不同取舍。中国学生在表达拒绝语时所产生的语用失误的根源在于文化的差异。社会语用迁移对语用习得的影响之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避免语用失误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学生在外语学习和使用过程中语用失误现象比较普遍。据实验数据表明,语用能力可以在改善教学手段,教学输入等的情况下得以提高,语用失误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等手段来避免,在词汇、语法、文化等方面的教学中都可以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来避免学生的语用失误,在外语教学中强调发展移情以及让学生了解言语行为理论对避免语用失误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研读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对言语行为语际语用策略对比研究比比皆是.然而这些研究散落在不同时期的文章中,缺乏统一的梳理与整体画面。本文拟通过对国外言语行为语际语用研究方法和言语行为语用策略研究的综述,以期达到对言语行为语际语用策略研究有个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心理和认知研究最先开始关注儿童解释话语的表现及解释能力的发展问题,其后也有少许学者从语用和交际的视角探讨儿童的解释话语及解释行为。学习者二语语用研究大多集中在对请求、道歉、恭维等言语行为上。该文采用语用视角,将解释话语中对现象的解释行为视为解释言语行为,以给定题目的课堂小组讨论的方式收集口语语料,研究学习者在一语和二语语境下解释言语行为发起模式的表现。该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解释言语行为的发起模式;发起模式的功能及语言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0.
赞扬语是英汉两种语言中共有的言语行为,但在文化和语用两方面存在差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李恒  孔昭丽 《考试周刊》2011,(68):23-24
话语标记语是言语交际中常见的语言现象,使用恰当可以使生成的话语连贯并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本文以英汉访谈节目为语料,从认知一语用的角度出发,对英汉话语标记语在言语交际中的功能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分析发现,英汉话语标记语都发挥着制约语境、连贯语篇和缓和人际关系等语用功能。同时.英汉标记语在用法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别对三个语言水平层次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表达拒绝言语时所产生的语用迁移进行了考察。其目的在于证明语用迁移存在于不同语言水平英语学习者的拒绝言语行为中,并查明语言水平对语用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语用迁移确实存在于不同语言水平英语学习者的拒绝言语行为中,而且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发生语用迁移的情况更多。  相似文献   

13.
相对于其他言语行为如问候、道歉、拒绝等的研究,国内外对批评言语行为的探讨较少。作为日常教学中常见的言语行为之一,教师的批评言语行为尤其值得人们深入地研究。文章以“语篇补全测试”为工具,依据赛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及布朗和莱文森的面子论,讨论教师在批评言语行为中所采用的策略,并就各策略的使用频率进行统计分析;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师批评策略的不同接受程度的基础上,提出选择恰当批评策略在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赞扬语是英汉两种语言中共有的言语行为,但在化和语用两方面存在差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DCT测试卷,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韩语学习者的汉语拒绝言语行为方式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韩语学习者的汉语拒绝言语行为表现中,确实存在明显的韩语向汉语的“语用反向迁移”,其影响程度与韩语水平呈线性关系。同时,在汉语拒绝言语行为的不同方面,如拒绝策略的选择和起始行为语的使用,总体上受到影响的程度有所不同,在不同学习阶段的表现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是一种对语言的意义进行研究的理论,其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对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目前大学外语教学现状,从语用学的角度阐述了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内涵。作者认为把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提高大学生语用能力及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从而强调了言语行为理论在外语教学,尤其是大学外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本文将分析英汉礼貌用语在称呼语,社交应酬语等方面的语用差异。从而揭示出研究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对英语语言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用"语篇补全测试的方法"调查了初中生的语用能力,结果显示中学生能够在一些熟悉的情形下得体地表达拒绝、道歉等言语行为,但所使用的策略单一,对一些套语的具体使用语境不清楚,由母语干扰引起的语用错误普遍存在.同时我们发现学生在实施言语行为时有两种趋势,一是言语过于罗嗦,造成冗言现象;二是言语过短,往往使双方的对话难以继续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19.
概述语用教学观。分析对话类语篇的语用原则。以译林牛津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7的访谈语篇为例,探究基于语用原则的初中英语对话类语篇文本解读策略。提出在语用教学观下,初中英语对话类语篇教学可以基于合作原则、言语行为理论和礼貌原则进行文本解读,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对话含义、体会交际策略、在真实交际情境中体会语言得体性,从而逐步提高语用能力,实现培养其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无论何种语言,在进行拒绝行为时处理不当,不仅可能使交际不能顺利进行,甚至还会破坏交际双方的关系,造成不良的交际后果.因此实施拒绝言语行为需要一定的策略,不仅要表达出说话入的拒绝意图,同时还要将受话入的面子威胁程度降至最低,即“面子(保全)论”.而日语言语拒绝行为是这一理论的具体体现之一.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二语习得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尽可能地减少语用失误,使交际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