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元的《赶车传》插图作于1960年,对于这样一个特定年代的文学插图作品,它不仅仅是艺术家艺术道路上的一个创作体现,而且与当时的历史、文学背景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对于这样一部跨越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文学插图作品,又将艺术家一生的创作风格联系起来。故在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展开分析,可贴近艺术家的视点体会一个艺术家创作道路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日本文学的发展历史没有中国文学那么久远,在思想上的认识也不是像西方那样前卫。但是日本文学有着自己兼收并容的特点,在世界文学史的发展中独树一帜。日本文学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但是并不影响其独特的美感。在日本文学的各个方面广泛地闪耀着"物哀"的影子,"物哀"显然已经成为日本文学美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紫式部和川端康成的作品为载体,阐述了"物哀"这一文学理念的发展历程和在日本文学中的地位,希望对正确认识日本文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日本侵华期间,曾四次诱降蒋介石,第一次在二十年代,即“四·一二”政变前后;第二次在三十年代,抗战开始之时,骄兵盛名之下,企图压降中国;第三次在四十年代初,抗战相持阶段;第四次在1945年,日本败局显露,为体面结束战争保全日本。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 ,民间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现象 ,经历了从隐蔽到显豁、由沉寂至繁荣的发展历程。从总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949— 1978年是沉寂期 ,1978— 80年代末是发展期 ,80年代末到 90年代末是繁荣期。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新时期文学,经过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几大思潮阶段,进入了一个多元开拓的发展阶段.那么,这个“多元开拓”到底是什么呢?寻根文学之后,有没有一种主导地位的文学思潮呢?如果有,它是什么?它和前面几个阶段的文学存在什么样的联系?所谓先锋文学和新写实文学,在新时期文学流变中意义怎样?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几大思潮阶段,实质到底是什么?审美嬗变的机制又是什么——如果不进行“人学”考察,不对新时期文学各个时期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深入的探究,就很难回答上述问题;就无法对新时期文学,作出整体性实质性的把握.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多元开拓文学这一新时期文  相似文献   

6.
川端康成(1899—1972)是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个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也是第一个摘取这一世界文学桂冠的日本作家。他以自己丰富的创作实践,开辟了将日本的文学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相结合的道路,创造出具有日本美和民族个性的作品,从而使川端文学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瑞典文学院称他“不仅属于日本文坛,同时也属于世界文坛”。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文学理论界发生了研究范式的巨大转变,其中一大转变即是从作品论转向文本论。此转变应该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上半叶的早期文本观的出现,主要以形式主义的文本观为代表;60年代伊瑟尔接受理论体系中起着过渡作用的中期文本观;60年代以后在后结构主义影响下所形成的新文本观,以罗兰·巴尔特为代表。经过这三个阶段"文本"这一范畴被逐渐赋予新的内涵和历史使命,并与作者的"父权式"控制逐步分离,最终成为一个极具颠覆性、革命性的理论范畴。  相似文献   

8.
1920年代以来中国乡土文学殿堂的人物谱系中,农民形象被作家、被时代赋予了重要的意义。对1920年代以来中国乡土文学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农民形象谱系的梳理,也就具有了独特的学术价值——以农民形象的嬗变为切入点,来重新解读、阐释中国乡土文学,并试图探索一百年以来中国乡土文学发展的内部衍进规律以及文学生产场域的变化对乡土文学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重提80年代是一种学术上的研究方法,也是反观90年代以来学术研究现象的一种理性思考。北岛的诗歌写作与历史的文学传统有着紧密的精神联系,他的独特的文学意象与文学感受秉承了纯文学的文化观念,北岛的诗歌以对理想的形而上表述的方式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精神,成为后继的文学写作的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之间存在着很多异同点。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很多强调个人自由以及人格独立的题材。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中国作家在强调"个人主义"的同时往往离不开对"社会"以及"社会变革"的描述和剖析。这也体现了中国文学的主流思想:"以文载道"。与此相对,日本文学作品大多描绘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心境变迁、个人成长。日本作家普遍不会将社会主题思想表现在文面上。虽然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之间存在着很多根本上的差异,但从历史的角度,中国近代文学和日本一样,都是在欧美列强的外压下经过艰难地摸索,最终创造出能够顺应本国文化的文学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