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文化交际理论认为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平等的,但是当前的中国外语教学存在着明显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这与政策导向单一、教材内容失衡、教师素质不均、学生学习习惯不良有着密切的联系。教材的内容、教师素质的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对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母语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交际是基于语言和文化背景差异上的交际,在职业英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英语教育者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扎根于教材,并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及课外活动中,强化其阅读能力及交际能力,进而使其拓宽文化视野,建构主动学习的兴趣,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  相似文献   

3.
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是当今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语言、交际、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文章对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研究进行了疏理,发现国内外专家、学者在以下方面存在一定共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所涉及的环节;在外语教学中应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紧密结合;在文化知识的学习方面,本族文化与他族文化应该并重;跨文化交际实践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利用现行的教材,进行文化知识的导入。增加有关文化意识的课外阅读量。让学生体验来领略异国文化。以期达到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中高级汉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研究通过中外文化教学方案对比,跨文化交际意识建立以及中外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理念和模式研究,提出一套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心理学基础,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语言学基础,"承认多元文化,文化知识传授与交际行为操练兼备,强调文化体验"的综合模式。具体教学方法有:组织文化讨论、设置文化谜语、开办文化讲座、带领文化参观、布置文化任务。  相似文献   

6.
中西文化差异既表现在语言交际中,也表现在非语言交际中。如果不了解这种文化差异,极易造成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本文介绍了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概念和具体内容,强调了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其重点是通过研究中美文化中身势语的差异突出跨文化特别是中美文化中非语言交际的差异。只有认知中西文化的差异,才能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增强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前提之一;英语文化教学中增强对我国传统的文化的注入,有利于促进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共享、交流和传播;有利于促进中西方文化的相互补充和发展:英语文化教学中增强我国传统文化注入,要求选择我国传统文化内容,将其引入我国英语教学教材中,使之成为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培育专业的中西文化教育教学师资力量,为英语文化教学提供师资基础;将我国传统文化内容列入英语文化教学考试范围。  相似文献   

8.
在日益深入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中,数字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语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异质文化的根本属性。随着文化移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价值不断得到肯定,探讨文化移情观照下的数字文化研究,可以有效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敏感度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的培养能帮助交际活动参与者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其对文化共同之处的掌握,促进交际双方相互理解和顺利沟通。本文对成都理工大学非英语专业172名学生的跨文化敏感五个层面进行测评,并调查了学生获取文化知识的途径与方法。根据调查结果,笔者提出应把文化教学融入大学英语课堂并适当开设选修课,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从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基于跨文化交际的“第三空间”理论,结合人类文化学、语言学、传播学的相关思想,对中国武术跨文化交际问题展开研究。研究目的在于借鉴“第三空间”理论相关思想,应对中国武术跨文化交际的现实困境,提高武术跨文化交际能力,加速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研究认为:文化休克、民族中心主义、语言障碍等是影响中国武术跨文化交际的现实困境。本着平等、对话、和谐、开放的文化精神,通过文化身份转换,从“第三种视角”审视中国武术的跨文化交际与传播,有助于克服民族中心主义,从而为两种文化间的顺利交流搭建桥梁;选择兼通中外两种文化的人才,构建传播者的“复合文化身份”,才能顺利进行中国武术的跨文化交际;利用身姿语、方位语、生态语、文化图景等实践策略,探寻吸收中国武术的“文化接口”,搭建中国武术跨文化交际的“第三空间”。“第三空间”理论为中国武术的跨文化交际和国际化传播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和方法论,对于推动中国武术的国际化进程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