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人们一提起贫富悬殊现象的存在,就会立即把它与剥削的社会经济制度联系起来,因为传统的观点认为,贫富悬殊现象的产生总是由于一部分人通过剥削而致富,另一部分人则被剥削而趋贫困化。也就是认为贫富悬殊现象只可能在有剥削关系的社会经济制度下产生。果真是由于这种剥削关系的存在而导致贫富悬殊现象的出现,试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论,理当持否定的态度。故而,我国过去长期来便是把消除贫富不均乃至贫富悬殊的现象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而拼命地加以维护,并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种无比优越性来理解,但从不从  相似文献   

2.
解决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公平问题,特别是缓解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需要。但是贫富悬殊不断拉大已经成了影响我国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大问题。本文力求从理论上分析解决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谈分配伦理     
分配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伦理问题。分配的实质是公平与效率问题,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既能够实现经济的增长,更能够解决因贫富悬殊造成的各种社会、政治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南北朝时代是古代奴隶所有者市民社会向地主阶级统治的封建社会的变革时代,它是一种历史总过程的变革。所谓古代市民社会,像史记“货殖列传”所写的那样就是,市民经济发展,一般城市出现。在那种社会里,财产关系发生了贫富悬殊,同时有奴  相似文献   

5.
文明的阶梯     
李砚秋 《高中生》2010,(34):34-34
社会文明通常被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器物的,二是制度的,三是精神的。我们的社会发展到今天,成就巨大,但也有一些现象不容小视:贪污受贿、环境污染、教育不公、医疗腐败、矿难频频、分配不均、贫富悬殊、信仰危机……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伦理学中,公平与效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效率是实现公平的重要手段,公平是实现效率的根本目的,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既能实现经济的增长,更能解决因贫富悬殊而造成的各种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会不平等或贫富悬殊并不等于两极分化,关于社会两极分化的思想是十九世纪出现的.不论是马克思、列宁,还是毛泽东、邓小平,都认为两极分化就是阶级分化.但在使用"两极分化"这一词语时,有时是用来描述贫富差距扩大的社会现象.目前,这一词语在使用中的歧义颇大,亟待界定.  相似文献   

8.
关注校园贫富悬殊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是社会的一个折射体,社会的贫富悬殊现象也必然会在校园中有所反映。最近,我们对来自市区、城镇和农村的不同家庭背景的240名高中生进行了一次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议清末民初北京社会的贫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北京由于自然和时局的双重原因,社会日益走上贫困化和贫富悬殊的道路,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更多的社会病态现象和病态群体.这对近代北京社会的稳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不良影响,而且给社会救助事业带来了更多的难题和任务.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不平等或贫富悬殊并不等于两极分化,关于社会两极分化的思想是十九世纪出现的。不论是马克思、列宁,还是毛泽东、邓小平,都认为两极分化就是阶级分化。但在使用“两极分化”这一词语时,有时是用来描述贫富差距扩大的社会现象。目前,这一词语在使用中的歧义颇大,亟待界定。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改革向纵深发展,东西部、城乡贫富悬殊及下岗工人增多等社会问题,引起人们对经济公平重新关注。本文试图从主、客观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北宋王小波起义提出“均贫富”口号,要求改变土地、财富不均现象,反映了这个时期社会历史的基本特点。北宋的社会经济结构呈现出不同于前代的新变化,地主土地占有制和租佃关系已发展成为宋朝社会中主要的、普遍的经济形态。由于地主私有土地数量空前膨胀,自耕农大批破产沦为佃农,赋税繁重而又严重不均,造成社会贫富悬殊日益加大,这是农民起义反对地主阶级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3.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前期开始。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全藤铺开,在这一过程中贫富悬殊和社会稳定问题的日益凸显。社会公正越来越成为思想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维护社会公正的视角出发。通过对社会公正若干目惩的探讨。进一步深化对和谐社会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必然要求,它既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也是人民群众的需要。文章分析了我国目前出现一些不和谐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一些官员缺乏民本思想、职业本位意识不强以及贫富悬殊引起的社会分化等;进而提出要有效建设好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和谐社会的理念、构筑和谐社会构建的利益协调和疏导机制、夯实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净化和谐社会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5.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国一定时期收入分配的指导方针,而不是整个市场经济历史时期不变的法则。我们目前在分配上出现的突出问题是:一方面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财富增加很快,另一方面社会财富不断向少数人和阶层集中,收入差距拉大,贫富悬殊严重,正在走向社会严重两极分化。具体表现在,全社会居民平均收入不断增加,而这个平均收入主要是少数高收入阶层拉动的,因而平均收入以下的人员十分庞大,低收入阶层数量不断扩大。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达到国际警戒线,并且还处在继续上升阶段,收入差距客观上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一时难以倒转。如果贫富悬殊进一步扩大,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就有可能超过社会承受极限,并迅速出现严重两极分化,不但违背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和目的,而且引起社会动荡,影响社会稳定也不是没有可能。  相似文献   

16.
李秋玲 《成才之路》2013,(19):80-80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让学生感受经济全球化进程,结合现实,明确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今世界贫富悬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7.
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现实中,存在着贫富悬殊,不公平竞争和非法获得暴利的问题。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但又必须克服四种错误观念:铲平主义、平均主义、暴力主义、恋旧主义。  相似文献   

18.
宋国双 《文教资料》2007,(12):81-82
本文对《嘉莉妹妹》中的象征手法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并对象征意义进行了对比。象征手法的使用及其对比的意义更好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突出了资本主义社会贫富悬殊的现象及金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杨军 《学习之友》2009,(9):8-12
早在本世纪初,前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曾做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时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有:下岗失业、腐败、贫富悬殊、社会风气败坏、社会治安恶化。八九年过去了,回头看这五大因素,是得到了根本改善,还是有的问题甚至更加恶化?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人们一直饱受通货膨胀之苦。通货膨胀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会导致贫富悬殊,减少储蓄和投资。文章对中国转型经济时期的通货膨胀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了中国转型经济时期通货膨胀存在的特定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