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汶  晓峰 《教育艺术》2007,(10):61-62
<数学课程标准>把培养"数学思考"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四大目标之一,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教会他们如何思考,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给他们以智慧.没有数学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因此,在数学各项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与训练中,都应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落实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着力点的教学目标,克服课堂教学形式上"生动活泼"背后掩盖着的学生思维肤浅和思考苍白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吴洁 《快乐阅读》2012,(10):122
数学要给我们所有的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没有数学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数学思考"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四大目标之一,我们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教会他们如何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给他们以智慧。  相似文献   

3.
数学要给我们所有的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有别于过去的内容中,最为明显的是将"数学思考"作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四大目标之一,单独予以列出并作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把培养"数学思考"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四大目标之一,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教会他们如何思考,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给他们以智慧。没有数学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因此,在数学各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思考、质疑、构建课堂教学的起点,是学生进行探究性思维、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思维和方法的前提。解决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形成学习动力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解决问题的教学,最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数学要给所有的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也单独列出并作了具体阐述。数学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去思考”。那么,在课改实践中,“数学思考”这一目标的达成情况又如何呢?由于“数学思考”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面对“数学思考”,教师们大多是兴趣不浓、思考不深、落实不力。  相似文献   

7.
数学要给所有的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单独列出并作了具体阐述。数学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去思考"。任何思考都需要载体,习以为常的方式就是最好的吗?这需要我们时时反思,才能使课堂上的思维含量更大,解决问题的策略更明朗。  相似文献   

8.
"探究教学"是我们高三课堂的重要课堂形式.通过数学思维框架建构,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探究课堂有效进行.同样,切实有效的"探究教学"促进学生学习与思考,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框架.  相似文献   

9.
数学要给所有的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单独列出并作了具体阐述。数学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去思考"。任何思考都需要载体,习以为常的方式就是最好的吗?这需要我们时时反思,才能使课堂上的思维含量更大,解决问题的策略更明朗。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眼中不能为标准而标准,要学习用学生的思维和眼光去看待数学问题,这样才能让数学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世界。为此,在“观察物体”教学中教师就得紧扣文本,利用好复习教学,以引活学生的学习思考;还得注重学习的适度拓展,让学生在应用中促进学习思考;更要关注学习变式训练,以助力个性体验,使得个性化思维得以释放,从而促进创新思维的生成,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断深入,也让他们的数学思维、空间想象力等都朝着理想的方向前行。  相似文献   

11.
潘振嵘 《数学教学研究》2003,(4):43-43,F004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 ,遇到障碍喜欢请教老师 .这时 ,教师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帮助他们分析出现障碍的原因 ,矫正他们原有认知上的偏差 ,充实、完善他们对问题分析、发现、创造的过程 ,引导他们解决问题 ,以此提高他们思维的品质 ,促进数学能力的发展 .但是 ,在教学实际中 ,我们仍常看到一些教师“释疑”时 ,常常只局限于告诉学生怎么做 ,甚至不假思索地把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全盘托出 .表面上看 ,似乎也很“完善”地解答了学生的问题 ,但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无形中简单地否定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把“释疑”变成了一种“灌输” ,…  相似文献   

12.
启发式教学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数学灵感、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教学中,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基于“三个理解”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学会分析、学会探索、学会交流,学会用数学思维去思考并解决问题,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落实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邱俊芳 《辽宁教育》2005,(10):60-61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数学思考,思考是数学教学的根.离开了思考谈数学教学,就会使数学教学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在当前数学教学尤其是课改年级的数学课堂,出现了淡化、忽略学生思考的倾向,背离了数学学习活动的本质,应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当务之急要防止以下几种倾向.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就是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中 ,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和桥梁 .“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下的数学教学 ,其实质就是要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的过程 .首先要确定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 ,即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 ;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的思维实现从现有发展水平到潜在发展水平的过渡 .这里 ,教师的指导和帮助绝不仅仅是对知识难点的点拨 ,而在于怎样理解材料 ,怎样解决问题 ,即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观念的渗透 .“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数学教学提供了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数学思维方面…  相似文献   

15.
人们在运用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时候 ,常常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 ,这种由多种思维方法构建的思维形式我们称作思维模型。数学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探索新知 ,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小学儿童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将数与形相结合 ,使抽象的事物变得更直观 ,更接近生活实际 ,为学生学习数学搭建思维的桥梁。构建儿童“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型 ,不仅有利于发展儿童的直观形象思维 ,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 ,并促成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共同发展。同时形成具有数学的思维头脑。教…  相似文献   

16.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对小学生来讲数学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可视化"将思维发展有声化,从多种感官对小学生进行刺激,激活他们的思维,要将书本上静止的图文信息视听化,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数学中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数学中抽象的思维模式化,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容,在知识转化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可视化"问题进行思考,以全新的思维培养模式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减轻教师教学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罗志荣 《教育导刊》2002,(10):28-29
小组协作学习是以学习协作小组为基本形式,以群体成绩为评价标准,系统利用教学中的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活动形式.它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思考"为目标,以师一生、生一生、学生个体素质等众多互动因素构成教学系统.通过教师的导向、导行、导评、导励,强化师-生、生-生"双协同",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状态,养成学生在学习中自定向、自操作、自评价、自激励的意识与能力.以协作、竞争机制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发展,塑造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学生.  相似文献   

18.
数学实验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概念、理解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它是以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为特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精神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深深体会到数学实验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低年级的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更要"导"学生,让学生能更好、更轻松地学习数学,以形成严谨的数学思维.一、加强口述训练,促进思维发展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的目标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如何激活学生内在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下面,笔者以几个教学案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