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做了24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深地体会到班主任实在不好当:学生年龄小,个性特征、家庭背景各不相同,每日每时都有这样那样的事发生,所有大事小事都得班主任处理。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只有用“心”才能为学生架设成长的立交桥。  相似文献   

2.
我当班主任已经有十几年了,在与学生相处的时间里,我深深地体会到,师生是一种双向交流的活动,教师总是希望通过谈心,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达到影响、教育学生的目的,而学生的心理与个性特征是复杂的,这就需要教师用爱心去教育,去感  相似文献   

3.
我当班主任已经有十几年了,在与学生相处的时间里,我深深地体会到,师生是一种双向交流的活动,教师总是希望通过谈心,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达到影响、教育学生的目的,而学生的心理与个性特征是复杂的,这就需要教师用爱心去教育,  相似文献   

4.
通常我们说,通过写生教学,要求学生用正确的观察方法来识别客体的形态、结构、色彩……等特征。我认为这种正确的观察方法,首先应该是让学生能充分而敏锐地感觉客体的个性特征以及这种特征在学生心里唤起的美感。  相似文献   

5.
孙丽华 《考试周刊》2013,(36):51-52
文章采用理论指导学生写作实践的方法,讨论目前初一学生写作时不会描写人物的个性特征这一现象,指导学生采用抓特征、表达特征、突出特征的方法,让作文中的人物生动起来。具体通过三个步骤进行操作:第一歩观察比照,同中求异,抓个性特征;第二步抓取典型事例,表达个性特征;第三步用细节突出人物个性特征。通过这三个步骤的指导,学生大大提高了写作兴趣,为以后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老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偏心,不能厚此薄彼。但如果从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需要来分析,这未必合理。一个班通常五、六十个学生,各人的知识水平和个性特征不同,如果教师实行平均主义———将自己的爱平均分给每一个学生,势必发现有人“过饱”,有人“还饥”的现象。其次,学生对于这种老师平均给予的人人都有的爱,往往感觉迟钝,而对于老师给他的独有的爱,却感觉特别敏锐。我曾为此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今年5月,我的一位南昌的同学寄给我一份语文中考试卷。我将试卷复印了60份,准备在两个班里测试一下。其中(…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人类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智慧田园的播种者,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小学生的年龄小,阅历浅,经验少,决定了他们的“向师性”更强,更具可塑性。了解学生,才能发现学生的个性特征。回顾二十几年的教育教学经历。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班主任,要尽心尽力地用自己的爱心去温暖每个学生。  相似文献   

8.
有人认为教师是春蚕,教师是红烛,而我认为教师更应该像根雕艺术家,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去雕琢、塑造。每一根木头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我们的教育就要努力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性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新的教学理念主张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就应让阅读教学的课堂成为张扬学生个性的广阔时空,引导学生"脑、口、手、眼、耳"并用,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一、启发学生心灵交流人们常有这样的体验:当读到一篇感人的文章或一个动人的情节时,往往会热泪盈眶或黯然神伤。为什么?那是因为阅读者带着强烈的阅读主体的个性特征,阅读时融进了自己的独特情感、理解和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启  相似文献   

10.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视野的开阔和个性的塑造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此门课程的导演——语文教师素质的高低,必然对上述功能的发掘和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鉴于此,语文教师夯实自己的根基,培养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想,语文教师应具备或努力构建以下三种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蔡国永 《甘肃教育》2008,(15):29-29
作文个性化,说到底就是写“我见”、“我闻”、“我想”、“我感”、“我识”,表现“我”的个性倾向、个性特征和个性心理状态,写“我”的喜、怒、哀、乐。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师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主要探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成绩和性别等个别差异在教师的评价方面的需求之影响。实验采用问卷调查法发现,性别和个性特征二因素之间交互作用以及学习成绩都对学生在教师的评价方面的需求有显著性影响;实验还发现大多数学生所需求的鼓励和提醒与教师常采用的赞扬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可能抑制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阻碍师生心理健康发展。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维护师生心理健康,笔者建议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成绩和性别等个别差异评价学生。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师的心理品质对学生个性形成是非常重要的.体育教师必须对学生个性特征进行研究,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训练,做好思想教育与组织管理工作,从而使学生智力、能力、意志品质等方面的个性特征得到锻炼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使他们获得学习快乐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不仅要从总体上为全体学生考虑,还要尽可能依据学生的个性特征,为每位学生考虑,给他们安排与其个性特征相适应的学习任务、环境和活动,使他们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
本课题组针对高职学生个性特征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代高职学生的个性特征,总体呈良性发展,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消极因素。规则意识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自控能力、强化责任意识、克服个人主义、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有很积极的意义,规则意识的培养必然会对塑造学生良好个性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长期担任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低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兴趣、学习情感、朗读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较小的特征,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照顾差异,才能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自身发展的方式,来突现学生学习语文的个性化与创造性,促进他们最大限度的发展。为此,我结合教学实践和负责的课题研究,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性教学,谈以下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7.
一个由优秀学生组成的小组让我由期待到渐渐失望,一个临时由"不太好"的学生组成的小组却给了我一个又一个惊喜……学生观察中的很多细节、内容着实超越了学生学习本身。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课堂学习的一面,还有学生有差异的个性特征和他们在合作中对待他人的方式等。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绝不只是知识学习层面的,其背后有更多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创造学习品质测量及其培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创造学习品质是学习品质的最高层面,是学生创造个性特征在学习中的集中体现。研究表明:《创造学习品质诊断量表》适合于学生创造学习品质的鉴定;进行创造学习品质训练,可以促进学生创造个性特征的优化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个人专业核心素养形成的最直接原因必定同他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而我的人生经历却又如此简单,履历表上只短短一行"1991年至今在灌南县中等专业学校任教",便可概括我27年的职教生涯。27年来,学生来了、走了,一茬接一茬,我和我的学校一直守候在这里。如果说有什么经验可以总结,那只有一条:行端立稳、脚踏实地,和学生、学校一起成长,便可收获一种简简单单而又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谓之"共生"。我真切  相似文献   

20.
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较小的特征,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照顾差异,才能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自身发展的方式,促进他们最大限度的发展。为此,我根据自身的实践和研究,对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照顾学生的差异,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