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魏后宫始创于道武帝时期,经过孝文帝的改革,后宫人员有了明确的等级、地位划分,孝明帝还根据《周礼》的记载,并参照汉晋南朝的后宫服饰确定了北魏后宫人员的服饰,将她们在后官中所处的地位直接展现在人们面前,成为北齐乃至隋唐后宫服饰等级制度之先声。  相似文献   

2.
曹镨云 《小学生》2015,(Z1):49-50
"曹小云,快加我新建的QQ群——现代后宫!"黄薪蓉在电脑那头敲击着键盘。"好吧!"我回复道。"快点哦!"电脑前的头像不停闪烁着。"知道了,黄娘娘!"今儿是星期天,我和黄薪蓉在QQ上热火朝天地聊着。要知道,QQ现在是班级里人气最高的聊天软件,大到嗜书如命的大班长,小到成天玩乐的小调皮蛋,无不对它情有独钟。按照黄薪蓉的指示,我来到了现代后宫群群里可真热闹,人到齐后,黄皇后就开始分配官  相似文献   

3.
岳蔚 《文教资料》2009,(24):109-110
大奥是江户城中将军府邸的一部分,是将军夫人及妾等女眷和数百名侍女生活的地方,可以说是日本将军幕府的后宫.本文从大奥的历史、结构、大奥女官、"大奥总管"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日本幕府时期的后宫.  相似文献   

4.
江蒿 《中学生博览》2012,(22):36-38
前段时间,各大电视台都在热播一部电视剧——《后宫·甄擐传》,然后,不知怎的,我们宿舍就变成了一座后宫。期间发生的点点滴滴,足以让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细细品尝。其实,在这个宿舍里生活,我真的很快乐!  相似文献   

5.
后宫视域的引入,对还原左思兄妹的生平和他们所处的人际网络颇有裨益,也有助于对其文学书写内涵的理解。就左棻而言,后宫中应诏作文的创作情境,使其文学书写往往带有为文造情之弊。但宫廷生活也为她提供了游心艺文的时间和空间,以及接触流行文化风尚的机会,她作品的题材、构思及美学风貌均与士林趋同,达致了"预流"之境。就左思而言,《三都赋》体现了外戚人际网络对其文学书写的助益,而《悼离赠妹二首》与《娇女诗》则反映了身为外戚的他对女性才德观的独特思考,可以窥见其心态嬗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男人的后宫     
男人的战场在马背上,女人的战场在后宫里. 看<白雪公主>,无非是看两个女人间的战争. 原本她是女一号的,坐着天下第一美女的宝座,消受着珠宝权力还有男人的恩宠.  相似文献   

7.
孙丽华 《文教资料》2012,(3):99-100
尚宫、尚仪等职称屡屡出现在大陆宫廷剧中,这些职称并非来自韩剧,而是中国古代后宫制度完备时期的女官称谓。这些女官从选拔到任职,再到最后的归宿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体制。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古代著名的《史记》一书中,司马迁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后宫女性人物形象。司马迁对这一类人物的塑造主要集中在《吕太后本纪》和《外戚世家》中。这两篇传记在塑造后宫女性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并且对后代的《汉书》、《后汉书》等正史中关于后宫女性人物传记的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碎语后宫漫画是什么?后宫漫画就是描写一个男生在女生群中唧唧歪歪发生感情纠葛,就是描写一个女生在男生群中扭扭捏捏发生感情纠葛,当然,也可能是描写一个男生在男生群中或者一个女生在女生群中……总而言之,如果能够满足类似感情戏的基本条件,那么恭喜您,这就是后宫漫画。但即使后宫佳丽成群,在现今这个罗莉控、正太控横行天下,御姐控、兄贵姐贵控割据半壁江山,叔贵控与耽美、百合飞速崛起的漫画界,单靠后宫已难以赚取读者老爷们的银子和鼻血了。于是乎喜欢后宫漫画的人想到用罗莉、正太、御姐以及其他的等等等等再附以屡用不爽的爱情、魔法、格斗、灵异来创造一个史无前例的后宫……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对恶癖达到极至之后暴走的结果亦或是泡沫经济占领社会之后所产生的不负责任?没有人知道……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赤松健老师已经在这样做了。  相似文献   

10.
2011年的中国电视荧屏上,后宫剧无疑是最抢眼的,尤其是以《美人心计》《甄娠传》领军的“女人戏”抢尽了风头。后宫剧的热播在中国已经构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它的流行不仅是中国人热衷权谋的视觉延伸以及现代社会对于历史的娱乐化消费,更是现代人真实生活的另类折射。  相似文献   

11.
袁悦 《文教资料》2013,(13):55-57
近年来,历史古装题材电视剧层出不穷,出现了《宫.锁心玉》《美人心计》《倾世皇妃》等一系列热播古装剧。不可否认,这些古装电视剧给受众带来了赏心悦目的视觉盛宴。但是,这些古装剧真的满足了受众的审美需求和提高了受众的审美趣味吗?不尽然。正当我们为此担忧的时候,2012年,郑晓龙导演的作品《后宫甄嬛传》横空出世,成为古装剧视界的后起之秀。《后宫甄嬛传》不同于目前泛滥的宫斗剧,是一部具有批判意识的古装剧,实现了故事性、观赏性与思想性、艺术性的有机统一。影视语言为"视听语言",影视艺术造型的基本元素为运动的视觉造型和流动的听觉造型。文章从影视的造型艺术角度对《甄嬛传》中独特而又精致的造型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历史题材电视剧一直深受观众的喜欢,《还珠格格》、《康熙微服私访记》、《美人心计》等历史电视剧都取得了很好的收视率,其中《后宫甄嬛传》的播出更是成为了古装电视剧的楷模,其在收视率与艺术上都是达到了较高的成就的。本论文主要探讨《后宫甄嬛传》的艺术性,该电视剧主要是从人物造型、演员台词以及角色塑造三个方面展现其高超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3.
简述位于台湾高雄市旗津区的旗后天后宫有高雄地区第一妈祖庙之誉,其创建起源于闽籍渔民徐阿华先生。探讨旗后天后宫在祀奉神像、建筑艺术及发展方面的一些特色。  相似文献   

14.
大明王朝建立之后,汉人地位显著提升。为了把江山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所有皇帝都希望自己能子孙满堂,人丁兴旺。开国皇帝朱元璋尤为重视后宫选后,特意宣旨在宫内挂了一块红牌,上面镌刻着警戒妃嫔不能乱政的话。而明朝历代的皇帝也一向对此严加防范,未敢疏忽和怠慢。那么,明朝是怎样确定这些妃嫔的最高领导人——皇后呢?这些女人的结局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15.
运用结构主义中的二元对立的方法,对网络小说《后宫·甄嬛传》的人物角色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挖掘人物角色的二元对立的实质。分析表明,人物角色的二元对立包括男性与女性的对立、正室与妾室的对立、君与臣的对立。而隐含在表象之下的本质仍是男权与女权的对立、君权与人权的对立。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对古老历史的好奇还是对现代职场的想象,在网络类型文学中的现代女性职场和古代后宫文学表现出了"同质异构"的特点。它们在专属女性场域中共同探视了男性文化圈囿下的女性生存困境,以及为了摆脱传统文化束缚而将男性虚幻成为拯救者形象,她们在不同时空下争权夺利的背后透视的是不平等的性别文化,并折射出女性群体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7.
先秦两汉时期,入后宫赵女的婚姻取向具有务实性和功利性、政治性、开放进取性等特征。这种婚姻价值观既深深根植于赵国善歌善舞、仰机利而食的民俗土壤之中,又与赵国人变革进取的精神一脉相连,同时又是当时社会历史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运用结构主义中的二元对立的方法,对网络小说《后宫·甄传》的人物角色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挖掘人物角色的二元对立的实质。分析表明,人物角色的二元对立包括男性与女性的对立、正室与妾室的对立、君与臣的对立。而隐含在表象之下的本质仍是男权与女权的对立、君权与人权的对立。  相似文献   

19.
“骊姬之乱”从来都是春秋历史的热点问题,因为它始终与战争、女色、政治、夺嫡和父子相残、兄弟反目相关.作为其中的重要人物和关键人物,骊姬也因此成为最大骂名的背负者.骊姬入晋是“晋伐骊戎”的副产品,入晋之后生子奚齐.历代的后宫之争并不始于春秋,也不始于晋国,但在眼见耳闻的故事和丈夫晋献公夺位“尽杀群公子”的背景下,骊姬能为儿子和自己所做的事似乎就只剩了“夺嫡”这一件事.虽然骊姬之举最终失败,但她以生存为基本目的的举动却不能不让人意识到春秋后宫政治斗争你死我活的惨烈,以及这个有野心有手段女人的别无选择.在现代性别文化的视角下,人们理应给予这个人物以更加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杨晓君 《现代语文》2015,(2):126-128
语言的阶层差异,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也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电视剧《后宫·甄嬛传》作为宫廷剧的佼佼者,其台词很好地体现了语言的阶层差异。因而,本文主要以剧中的台词为核心,力求研究其阶层差异在语言本体方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