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华武术》2008,(3):34-35
八卦拳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由于它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八卦图中的卦象相似,故名八卦掌。有些八卦掌老拳谐常以卦理解释拳理,以八个卦位代表基本八掌。  相似文献   

2.
李增云 《武当》2013,(3):21-22
宫门八卦掌,原始名称转掌,后命名为八卦拳,通俗亦简称作八卦掌。因为现行所见这门以掌为主、以行步转圈为基本方式的拳术,在演练时要做圈形走转变位,在变步中穿插换掌,故还有其他八卦转掌、龙形八卦掌、连环八卦掌、游身八卦掌等别名。宫门八卦掌属内家拳种,它是集各家拳种的精华,把攻防招术和导引方法融合于绕圆走转之中,每招每式皆以精微奥妙的手法配合独特的身法与步法,运用先天之气,化后天之力,柔运刚用,其技术内容丰富,理论体系完整,合乎辩证的原理,既善于养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历史钩沉法对八卦掌的源流进行探讨,其结果证明:阴阳八盘掌本来就是八卦掌;八卦掌来自于八卦教;八卦教内部流传的八卦拳就是八卦掌;八卦教是八卦掌形成的重要社会条件,梅花拳与八卦掌具有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4.
八卦掌渊源新探周传良,于翠兰(续上期)四、八卦掌的八卦拳与八卦掌八卦掌又名八卦拳,长期来在武术界的认识是一致的。从认识的范围讲,对于一个拳种的认定,严格讲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其名称,二是其动作结构特征。而两者又有着差异,因为就拳种名称而言,它一...  相似文献   

5.
正戈 《武当》2008,(1):26-27
八卦掌属中国传统内家拳术,相传始创于清代董海川先生,后传尹福、程廷华等弟子。门徒众多。盛行于京津。八卦掌是以“走”为功法训练核心,一切实战攻防必须在“走”中完成。“抽身变势、移形换影”是八卦掌实战风格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6.
车星辰  杨树藩 《武当》2005,(6):27-29
"练势行拳"是九宫八卦拳的核心功夫、本源之所在。此功其实就是走圈转掌的功夫,也叫"盘技"。与别派八卦掌不同的是,本门的转掌功只有"青龙探爪"和"二龙盘飞"两势,并且招式极少,显得较为质朴简洁,但内蕴丰富,变化万千,涵盖本门拳技之精华。另外,九宫八卦拳在起势收势与变掌换势时,都从中宫开始,在实践技击时也不离中宫之变化,充分体现了"土生万物"、拳理通于易理的道家拳术特色。一、青龙探爪此式为九宫八卦拳诸功之母,九宫八卦拳的各种拳功兵刃,都是通过练习此式而提高的,习者万勿  相似文献   

7.
车星辰 《武当》2004,(10):26-27
本文披露的九宫八卦拳.是隐迹民间的一门道家古传拳功,与世传各派八卦掌截然不同,堪称我国传统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艳丽奇葩。现据九宫八卦拳当代传人杨树藩先生的精心传授,与恩师尚未出版的《九宫八卦拳》书稿,对此门功夫作一简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董海川是不是八卦掌的始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公海川,是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坞人,生于清嘉庆二年,卒于光绪八年(1797年-1882 年)。董公在清肃王府任武术总教师后,传授“八卦掌”名播京师。其诸徒广传京外,八卦掌风行国内,是我国优秀拳种之一。但是董公是不是“八卦掌(拳)”的始祖或首传人?“八卦拳 (掌)”究竟何时何人所创?在今天,这个课题仍未真正解决。  相似文献   

9.
数年前,曾有位跟某名家练了多年八卦的朋友对我感叹说:“八卦掌已经失传了。”我回答说:“你这话不准确,只能说濒临失传。”然后我向他介绍了几位八卦拳家。前年,我们又见面时,他一个劲儿地向我表示感谢,说真开了眼,并说从这几位拳家身上看到了八卦掌的真风。那么这几位高手是谁呢?  相似文献   

10.
名拳简介     
少林八卦拳是少林派的一个优秀套路,非和武当派的八卦掌相类同,而另有其独特引入的风格。 少林八卦拳法首重跌扑腾跃,轻灵迅疾,非像武当所传之八卦掌根子地表之功夫;两者绝然不同,各有其是,各有所长。 少林八卦拳共分六十四路,按八卦相生之数,暗藏先天无极之象;拳法周密,步法谨严,攻击守御各异其用,变化不测;各种手法、步法以及攻守进退之法应有尽有。若精此一套拳法,足足可以护身迎敌了。拳法中的应  相似文献   

11.
《八法图》阐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太极劲的角度阐析了陈鑫的八字方法,揭示了太极推手划圆形式与八法技巧的内在联系,总结出推手技术进展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2.
散打竞赛中拳腿进攻技术判罚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2007年全国男子武术散打锦标赛(团体赛)11个级别前8强运动员进16强和8强比赛场次中5位边裁判员对拳、腿进攻技术的记分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散打竞赛中拳法、腿法技术判罚一致程度较低,严重阻碍了散打运动的健康发展和国际推广.为此,提出从裁判员的任用与选拔、裁判员的培训、高科技成果的引入以及加强拳腿技术训练的针对性等方面,来提高散打竞赛中拳腿技术判罚的一致性与准确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视觉文化观照象形拳,认为:以"内视"为主的象形拳具有"立象以尽意"、"物我合一"的美学特征;它会给观众带来"内模仿"的快感,"游戏"形式的亲昵感,以及"物趣"盎然的审美状态。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研究散打运动员重心的掌控与拳腿技术动作运用之间的关联关系,主要对散打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在拳法、腿法技术动作运用过程中重心最合理移动范围的掌控进行讨论分析,认为:保持身体平衡和有意识冲破平衡都是以高质量地完成技术动作和完成有效的战术为目的。  相似文献   

15.
深入研究太极拳古典拳论对太极拳的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陈氏《太极拳十大要论》的结构内容及其来源的历史过程进行分析,认为该拳论来源于形意拳《岳武穆九要论》,其作者并非陈长兴。继而提出,要正确看待太极拳与形意拳之间的交流现象,对待部分传统太极拳理论不应过于迷信尊奉祖传;应科学合理地构建太极拳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队与美国梦之队身高体重及阵容配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与梦之队比较,中国队平均身高无显著性差异,同时更显现平均体重的差异。各 位置队员身高、体重的显性差距,从一方面反映中国队的阵容配备存在问题。安排大前 锋位置,选用多种类型的后卫队员可使中国队的阵容配备更趋合理。阵容配备的改变可 能带来全队技战术的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17.
从木兰拳的特点及其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出发,结合高校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校女生中开设木兰拳选修课是可行的,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浅析"四两拨千斤"的力学原理及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对“借力用力”“、疏堵并用”“、化打并用”等具体拳技的力学原理分析,阐明了“四两拨千斤”技巧的原理,并尝试了提高“四两拨千斤”技能的一些有效训练方法。加强培养学员“四两拨千斤”的技能,在散手格斗或自卫防身中,应用价值较大,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比较不同水平的拳击运动员后手直拳动作技术效果的各项指标的差异,为一般运动员的科学化训练安排、缩短差距提供可针对性参考意见。方法:采用Vicon红外动作捕捉系统、2块kistler测力台和1块测力靶以及同步设备,对优秀组和一般组共16名拳击运动员后手直拳技术动作进行比较分析。选取峰值拳速、接触拳速、拳速衰减率速度指标3个、冲量、峰值力量、相对力量、发力时间、发力率、发力指数力量指标6个、后脚峰值力量、峰值力量时间、快速发力指数指标双脚发力指标3个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优秀组和一般组在接触拳速和速度衰减率指标差异极显著。测力靶数据6个指标差异显著,下肢测力台指标中,后腿峰值力量/体重以及后脚发力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后手直拳技术动作效果要实现专项技术的"经济性和实效性"特征,重点在后腿积极启动力量,以增加出拳速度和有效击打的"刚性连接结构"为目的的抗阻专项力量训练设计是教练员提升一般运动员后手直拳技术动作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蒙古拳是蒙古族特有的拳种,以滑步为核心步法,在河南镇平王氏家族传承。蒙古拳在蒙古族地区是否有传承?文章通过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蒙古族最集中地区内蒙古科尔沁地区进行研究,对蒙古族拳在蒙古族地区绝迹的原因进行归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