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分析我国司法权力资源配置的现状入手,探讨了当前中国司法腐败现象出现的内在原因,并指出司法腐败的根本症结在于一个“私”字,疗此症结唯有以“公”字代之,即应把司法公开作为当前司法改革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司法是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司法腐败现象层出不穷,格外引人注目。虽然思想政治工作,司法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做了不少。而问题的真正原因在于缺乏非常科学的、有效的司法体制来预防和惩治司法领域中的腐败现象的发生。目前司法体制中主要存在司法不独立于行政、司法权力内部的行政化设置等等,目前司法体制改革应当从这几方面深化。  相似文献   

3.
张保来 《天中学刊》2000,15(3):32-36
司法腐败是当今危害最烈的腐败现象之一,其滋生、蔓延的根源是司法权力的失控和滥用。要根治司法腐败,必须改现行司法体制,合理配置司法权力;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司法权力的监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司法人员的思想素质和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4.
司法公正是对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的摒弃,是对司法专横的否定。本通过对法律实体公正、程序公正的阐述,说明了司法工作人员在执法中必须遵循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使法律真正起到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目前国人关注的司法腐败,要求进行同司法改革的情形,适时地指出了司法在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中的功能和特性;提出了司法改革的目标和重心;具体分析了司法的两个机制-司法权独立和法官独立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旨在表达自己对我国司法的浅见。  相似文献   

6.
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生命和灵魂,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热处理 要内容,司法公正也是社会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法治化社会中,司法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但由于司法权的异化,产生了司法腐败和司法不公正,如何铲除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正,已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头等大事,章通过对妨碍司法公正扰因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保障司法公正的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7.
陪审制度作为一项体现司法民主和公正的制度.对于防止司法腐败、保障公民权利具有重要。而英美法系陪审制度又因其独特的设计在运行中对司法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重要的司法功能.值得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8.
现在,司法效率低、司法不公等问题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最多的问题。从司法改革有关建议与实践看,地方保护主义是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第一位的原因。由此,把防治地方保护主义作为司法改革的出发点和目标,进而提出法院的人事、财权等都要交由最高人民法院管理。这种所谓“垂直领导论”依然是一种主流观点,并有相关实践与之相呼应。  相似文献   

9.
浅议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活动是一种国家活动,它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具有独立性、中立性、公正性、终局性等显著特点,并由国家规范其活动制度.文章从改革司法体制弊端、清除司法腐败和建设高素质法官队伍等几个方面,简要提出进行司法改革,实现司法的公正.  相似文献   

10.
惩治司法腐败、走向司法清廉,需要建立一套高于社会一般道德又切实可行的司法人员职业伦理规范,确立并执行一套良好的机制。提高司法队伍整体水平和培育当代合格的司法人员,增强他们的伦理信念,提高司法实践水平,有利于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司法人员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1.
司法职业道德品质对于保证司法公正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部分司法人员在司法活动中存在着一定的司法职业道德缺陷,影响了司法公正的实现。预防司法腐败,保证司法公正,应着力加强司法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司法职业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2.
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内容,改革审判体制,追究错案责任人的责任,遏制司法腐败的蔓延,是克服司法不公,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目前国人关注的司法腐败,要求进行司法改革的情形,适时地指出了司法在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中的功能和特性;提出了司法改革的目标和重心;具体分析了司法的两个机制─—司法权独立和法官独立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旨在表达自己对我国司法改革的浅见。  相似文献   

14.
司法腐败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司法腐败的产生受到外部因素及内部机制的共同影响。遏制司法腐败,必须内外兼治,积极推进对现行司法体制的改革;强化和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司法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提高司法队伍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5.
职业法官垄断司法权,司法独立举步维艰.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现象严重,司法权威不彰,法院无法有效完成"社会矛盾终端裁断者"之功能担当.在法院权威缺失的背景下,如何利用现有的司法资源进行制度整合,一方面弥合司法产品供给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落差,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进司法改革的制度化程度,便成为推进改革的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对司法行为实施有效监督是遏制司法腐败、防止司法审判权滥用的需要。影响面宽泛的新闻舆论以其时效性、灵活性和多视角性之特质而成为人们行使监督权的重要途径。文章就司法过程中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属性、价值效应和实现模式等问题进行阐述,在分析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司法行为的机制障碍后,笔者还提出了如何完善的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17.
司法腐败与法官自身素质有一定的联系。诱发司法腐败的法官因素主要在于法官专业素质低、道德品质差以及现代司法理念缺乏。产生这些因素的原因包括法官准入制度存在缺陷,法官教育培训制度存在问题,法官的职业保障制度存在弊端。因此,应严格法官选任条件,规范法官选任程序,加强法官教育培训,健全法官职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以数字化、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仅正在改变着司法公开的方式,也给大众的知情权和新闻自由带来了巨大冲击.新媒体公开在提升司法公信力、遏制司法腐败、防止冤假错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新媒体公开是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但从法解释学和实证维度考察,可以管窥新媒体公开与个人隐私权的保护、司法审判公开等之间存在着紧张关系.如何把握新媒体言论自由的边界,建构新媒体与司法公开良性互动关系,有必要借鉴隐私权保护的域外经验,明确新媒体与司法的角色定位,遵循主客体相互作用下的司法运作规律,以期实现对新媒体公开限度的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19.
在特定的时空关系中,司法腐败受到司法体制不当的影响即司法权的异化的影响,所以司法腐败不仅仅是司法机关、司法人员出于故意,违反法律、法规、司法职业纪律、司法道德,损害司法关系或者司法权的行为.现今中国的司法腐败一定意义上是一个宪政问题.遏制司法腐败不但应理顺司法体制,而且要提高立法质量.  相似文献   

20.
论司法权力地方化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法权力地方化是司法肌体上的一颗毒瘤。追根溯源,外在原因为司法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缺乏严密的监控机制,地方干扰作崇;内在原因为司法队伍缺乏定力,法理观念淡薄使然。要除其毒瘤,健奎内外监督机制,打造队伍是锋刃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