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跨文化交际和外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文化负迁移现象。中国大学生在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受到中文的影响,他们富有创造,依赖于头脑中固有的知识对目的语的语言现象和语法现象进行推测,判断和认同。当目的语与母语的心理文化距离相距甚远时,会产生来自汉语的负向迁移,表现为母语习惯的迁移、文化习惯的迁移和思维方式的迁移等。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更好的掌握目的语,最终达到减少甚至消除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负迁移现象的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张晴  臧瑞瑞 《双语学习》2007,(6M):141-143
在跨文化交际和外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文化负迁移现象。中国大学生在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受到中文的影响,他们富有创造,依赖于头脑中固有的知识对目的语的语言现象和语法现象进行推测,判断和认同。当目的语与母语的心理文化距离相距甚远时,会产生来自汉语的负向迁移,表现为母语习惯的迁移、文化习惯的迁移和思维方式的迁移等。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更好的掌握目的语,最终达到减少甚至消除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负迁移现象的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跨文化交际中,母语文化容易造成语言上的错误或文化间的隔阂,对外语学习、异文化导入和跨文化交际产生干扰作用,发生负迁移。要克服文化负迁移,必须语言学习与文化导入相结合,对比文化间的差异,培养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同时还要克服文化定势。  相似文献   

4.
宋微 《华章》2011,(2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长期以来语言学家对语言的形式和结构进行了深刻的研究,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文化的社会功能以及外在因素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中国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之所以觉得困难,正是由于两种语言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受到母语习惯负迁移的影响.本文从语法和文化两个层面简要分析这种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从而为中国人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指明一定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语用迁移是指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语用知识与目的语语用知识的异同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语用迁移可分为语用正迁移和语用负迁移,而语用负迁移又可细分为语用语言负迁移和社交语用负迁移。学习者应培养积极的认知态度,提高英汉差异对比分析意识,强化英语语言文化输入,以避免或减少汉语语用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对当今大学生的交际能力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然而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尤其容易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这种影响就是被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称作的母语迁移(transfer)现象。母语迁移分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两种。正迁移能够帮助外语学习者快速的掌握外语,但是负迁移却会造成语言错误及学习困难。汉语和英语分属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它们之间存在很大差异,难免会产生负迁移,对学生的交际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万振荣 《文教资料》2010,(11):42-44
语言与思维的不同决定了ESL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遭遇母语负迁移现象。而母语负迁移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会阻止或阻碍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进程.使ESL学习者无法渗透真正的地道的英语。因此。本文拟从语言与思维出发分析母语负迁移现象,从而探求ESL学习者克服母语负迁移现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对西方文化了解甚微,应用语言能力薄弱,怎样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建立一种“文化语言观”,克服交际过程母语文化的影响与干扰,消除母语妄化所带来的负迁移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该重视教材的文化知识挖掘,从教材中品味语言功能内涵,从而提升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有能力的交际者。  相似文献   

9.
语言迁移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正迁移推动二语习得,负迁移阻碍二语习得。研究和探讨母语负迁移对我们的外语学习必将产生重要的作用。该文结合教学实际,从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常见的语用失误入手,着重探讨和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母语负迁移的现象及成因,并就如何克服母语负迁移,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秦艳荣 《考试周刊》2010,(29):112-112
母语迁移是二语习得中的普遍现象,其中负迁移是语言习得的一个主要障碍。汉语作为母语在英语学习中多出现负迁移。本文从语音、词汇、句法和文化四个方面讨论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