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部分高校体育教育现状的调查发现,我国大部分高校的体育教育模式还是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居多,但是传统教育模式过于僵硬,内容太过单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感情、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体育课的目的只是为了达到运动训练的要求,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需求。这种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脱离了时代发展的节奏,使得原本热爱运动的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根据当前形势的发展趋势认为,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首要任务应当是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以符合国际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2.
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单纯以运动技术传授为中心的体育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生理、心理的需求以及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体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正确、科学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发展个性,培养体育能力,加强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使其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而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培养,更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由培养中学体育老师的单一的模式转向培养既可从事中学体育教学与科研工作,又能从事社会体育管理、运动训练或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和体育市场开发的复合型的新型专业人才模式。以适应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的多层次要求。因此,以系列化、综合化为方向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学科的交叉渗透。注重术科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既鼓励发展学生的个性,又注重学生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根据现代体育课程发展趋势,以运动技术教育为主转向以发展学生个性、增强体质为主的现代体育课程教学,提出适合我校情况的体育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5.
20年来我校体育工作指导思想从“三基教育”向“中国特色、终身体育、个性发 展”方向转变;管理由“经验、制度管理”向“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发展;学校体育目 标由单一的“增强体质”向“生物、心理、社会、教育、文化”等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 运动行为目标的多元目标体系转变;课程体系由以“运动技术”教育为主向“健身、娱乐、生 活、协作、竞争”教育为主发展;教学方法由“传习式”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深入;体育教学模式由“认知模式”向“认、知、行、创造”的综合 模式转变.标示着学校体育从理论结构到实践体系都在向着科学化、整体化、生活化、终身化 和法制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快乐体育”的具体内涵“快乐体育”的基本内涵有以下4个方面:1.追求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快乐体育认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探究能力,是快乐体育的思想的根本所在。“快乐体育”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存在着辩证关系。一方面是学生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发展水平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以及参与运动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充分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快乐体育过程能帮助学生更深地挖掘从事运动项目的潜力和参加运动的乐趣,能促进学生在智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发展,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立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阶段实施“快乐体育”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是适应体育教学内容多样化的要求。教师应从学生的情感出发,对学生实施全面的体育思想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个性开展不同的体育教育,以实现培养学生身心与人格素质的教育目标,丰富教学内容。笔者认为,小学的体育教育应出于学生的情感考虑,针对学生的人格及身体素质,实施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注重体育课堂中爱与美的教育,使学生在运动中享受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高职体育课程仍旧依附于普通高校的课程模式,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和职业劳动中身体运动的特点,认为高职体育课程应该着重从发展学生职业素质能力和学生个性发展价值取向两个方面着手,形成以体育课程教学为主,课外、校外相结合的体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游戏     
快乐体育重视爱的教育、美的教育,强调学习兴趣与创造学习.它不仅把运动和情感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而且视为直接目的.因此,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有利于培养自我体育能力与完美的人格,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快乐体育以研究学生的情感需要、体育需要、人格需要为出发点,既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又让他们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自觉主动地发展体育能力和个性,增强体力和智力,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是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成功教育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本采用献资料研究方法,根据现代体育课程发展趋势,以运动技术教育为主转向以发展学生个性、增强体质为主的现代体育课程教学,提出适合我校情况的体育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体育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学习与能力的关键手段,因此,其教育改革模式的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以健康第一为目标、坚持三自主教学、强化学生的个性发展、构建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提出了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模式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12.
师范专科学校的体育教学应改变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的思想体系,建立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增强体质的思想体系。将传授“三基”与科学锻炼的原则有机结合,大力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树立终身受益的体育观,培养终生锻炼的习惯,促进个性发展,掌握与之相适应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充分发挥体育学的多种教学功能,培养身心和谐统一,充分发挥体育学的多种教育功能,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与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万大云 《考试周刊》2013,(27):110-110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授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体育教学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为核心,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竞技运动培养人才,满足学生精神娱乐等多方面的追求和享受,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在学校全面教育中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作者主要是从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主动性和落实体验教学,加之现代教学手段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4.
向东 《成才之路》2011,(3):62-62
目前体育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采取一种标准、一个规格、"一刀切""齐步走"的方法来对待学生的体育学习,片面强调困难,忽视甚至压抑学生的体育兴趣与体育特长的发展。在传统教材上,以传授竞技运动技术为中心,以技术达标为目的,忽视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忽视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的学习及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如果按照传统教学形式授课,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从终身体育的角度审视在高校构建运动教育模式的可行性和对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重要性.分析发现,运动教育模式不但具备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为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有积极作用,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体育文化教育,为其学校后的体育生活提供体育知识、运动兴趣和能力准备,完全符合素质教育思想和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还相当广泛地存在着片面强调“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忽视个性、体育能力培养的情况,从“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出发,现代的教学过程要注重知识性、娱乐性和创造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注重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行为能力、运动能力,以及较强的体育意识,我们体育工作者要总结过去,放眼末来,转变观念,突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制定出一套适合现代体育教学的新模式。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作为学生必修课程之一,体育教育传授学生体育基本知识,指导体育专业技术和技能,帮助学生培养自身的运动能力、锻炼习惯以及勇敢顽强进取的精神,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是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体育教育过程中会面临众多不稳定因素,加之需要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灵活性较强,因此学生体育能力培养难度较大。本文主要分析体育教育在学生体育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及作用,探究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体育教学基本上是延续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和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此模式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现代教学要突破传统的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教学环境,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定向运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时尚运动,不仅符合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而且也是实现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基本手段.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社会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等,同时定向运动也适应了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定向运动的介绍及开展定向运动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可行性分析,旨在为定向运动列入体育专业课程内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一技之长,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优秀的建设人才。体育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除了遵循教育规律外,对学生进行增强体质、传播体育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所以,体育教学不只是一种使学生获得运动技能和活动能力的教学,也是教师和学生作为自由的主体共同参与其中的精神生活。本文目的在于论述在中等职业教育中上好体育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