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各行各业都提出创新;新闻摄影也不例外。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的同志会感到现在新闻摄影要出好作品越来越难,特别是地方党报的摄影记者更是难了!客观上讲是摄影记者工作的地域和设备限制,以及竞争激烈。那么,有没有办法使新闻摄影向前发展?有,那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是新闻摄影发展的希望。 新闻摄影的创新是以新闻事实为依据的,没有新闻事实就无法进行摄影,更谈不上创新。新闻摄影本身有非事件性新闻摄影和事件性新闻摄影的区别。非事件性新闻摄影在新闻事件的延续时间、采拍时间和报道时间上都有一定的宽容度,它可根据新闻…  相似文献   

2.
黑枫 《新闻知识》2006,(8):70-72
目前我国摄影新闻的整体质量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毋庸讳言,时下仍有不少的假图片新闻充斥报纸版面,严重干扰着人们的视线,影响着摄影新闻在传播中的实际效果,加之高质量的图片新闻较少,这样就很难满足受众的需求。因此,如何在学术上正本清源,避免假图片新闻的产生和进一步提高图片新闻的质量则显得尤为重要。一、摄影新闻不能满足受众需要的症结成因及负面影响1、由于摄影新闻定义的缺失,导致新闻摄影业务有时出现偏差。摄影新闻有着自身的本质特征和采访规律,不完全相同于文字新闻。可是我国新闻摄影界对于摄影新闻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  相似文献   

3.
周青先 《青年记者》2003,(11):32-32
21世纪初开始大规模应用的数码照相机正迅速改变着新闻摄影的一切要素。从摄影手段到图片质量、记者的工作方式乃至新闻摄影所能胜任的环境和题材。数码摄影大大扩展了现代摄影记者的活动空间。这也许是新闻摄影历史上最有革命性的变革,它真正为摄影记者插上了翅膀。  相似文献   

4.
吴建 《新闻界》2000,(4):64-64
在走向新世纪之际 ,随着新闻摄影在报刊上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新闻传媒和读者都对新闻摄影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急需有更多的高素质的摄影记者来充实队伍。那么作为新闻人才来源的主渠道———高校的新闻摄影教育又处于怎样的状况呢?一、我国高校新闻摄影教育简况目前 ,我国已没有新闻摄影专业本科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曾开设这一专业 ,但久未招生。1998年国家教育部作专业调整后 ,就不再设新闻摄影专业。现有的高校新闻摄影教育归属于新闻学专业中 ,主要有两类。一是新闻学研究生教育 ,除开设有新闻摄影研究课程外 ,个别学校还有新…  相似文献   

5.
20世纪20年代摄影技术的革新,30—40年代世界的战争与革命,使现代意义的新闻摄影得到了确立与发展。现代意义的新闻摄影是与初级阶段的新闻摄影相比较而言的,指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摄影。真正的新闻摄影作品,新闻要素齐全、真实生动、发布迅速、有社会效果。实现这些必备要素的各种条件,是在20年代以后逐步完善的,这个过程也经过了几十年,可以算到60年代末。这个时期,出现了小相机、快速胶卷、闪光灯、传真机、新的印刷设备;建立了新闻摄影机构,有了  相似文献   

6.
“荷赛”,亦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它以促进世界范围的新闻摄影信息交流和提高专业摄影记者水平为宗旨。为此,WPP基金会组织了一系列有关新闻摄影的活动,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组织一年一度的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有声望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这个比赛虽然早已被我国的摄影界所知  相似文献   

7.
胡颖 《新闻前哨》2014,(7):94-94
在中国新闻摄影界,湖北可称得上藏龙卧虎。近10多年来,不论是"荷赛"、"华赛"还是中国新闻奖,几乎每年都有湖北新闻摄影人站在领奖台上。湖北是培养摄影记者的沃土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组建新闻摄影学会开始,我就与湖北的摄影人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湖北也是较早成立新闻摄影学会的省份之一,历任会长都把学会的活动办得有声有色。湖北省的新闻摄影学术活动,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为全国新闻摄影业务和学术的改革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也因如此,湖北省新闻摄影学会几届主要负责人张其军、卢吉安、杨发维先后出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8.
顾名思义,新闻摄影,一是新闻,二是摄影,是用摄影的手段报道新闻。换句话说,新闻摄影是用现代化的摄影手段,通过摄影者的观察、选择,用凝结在画面上典型瞬间的可视形象,报道新闻事实。从这一认识出发,我以为新闻摄影的基本特性有三:一、强烈的新闻性;二、浓郁的现场感;三、要具备新闻的“五要素”。强烈的新闻性新闻摄影和文字报道,都是报纸宣传和传播新闻的重要手段,各有互相不能替代的作用,二者的共同任务都是传播新闻信息,因而都要遵守同一的原则,即它们所摄取和报道的对象,必须具有强烈  相似文献   

9.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原本在中国新闻摄影界小有名气的山西新闻摄影界渐渐平静了下来。虽然经过这几年以山西日报摄影部为首的党报摄影部门的不懈努力。山西的新闻摄影又有了长足的进步,令圈内人士颇感欣慰;但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全国,尤其是投向沿海地区同行的时候,面临的事实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兄弟省各级党报已纷纷抓住机遇,迅速转变观念,无论是在探索新闻摄影自身的发展规律上,还是在新闻摄影的硬件设施及其传输手段上,都已上了一个台阶;而我们山西由于地处内陆,有的地方观念比较滞后,加之经济不发达,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新闻摄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此文是作者继《思考的相机》、《行动的相机》之后所写的“相机”系列的第三篇力作。文章从新闻摄影的审美视角出发,论述了新闻摄影的审美属性,条分缕析地阐明了新闻摄影的审美体现,以典型采访的艰险事例说明了新闻摄影的审美发现之不易,拿“天道酬勤”评价了新闻摄影的审美天赋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用实事求是、真实可信的原则论证了新闻摄影的真实与审美之间的科学关系,借中外摄影名家、名作阐述了审美的相机需要学养支撑,最后以“画外音”指出了标题和文字说明在新闻摄影审美层面上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此文对于摄影记者如何认识和提高新闻摄影的审美水平大有裨益。文章内容丰富,本刊分上、下篇刊发。  相似文献   

11.
李西莉 《今传媒》2012,(9):106-107
多媒体读图时代,新旧媒体争相刊登新闻摄影。新闻摄影的大行其道,究其原因,是新闻摄影独特的视觉呈现方式,满足了大众的心理需求。本文从四个角度分析了新闻摄影真实的魅力,新闻摄影形象的魅力,新闻摄影瞬间的魅力,新闻摄影的人文关怀,以及如何给大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相似文献   

12.
李西莉 《报刊之友》2012,(9):106-107
多媒体读图时代,新旧媒体争相刊登新闻摄影。新闻摄影的大行其道,究其原因,是新闻摄影独特的视觉呈现方式,满足了大众的心理需求。本文从四个角度分析了新闻摄影真实的魅力,新闻摄影形象的魅力,新闻摄影瞬间的魅力,新闻摄影的人文关怀,以及如何给大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相似文献   

13.
新闻摄影与摄影艺术的关系,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在我国摄影界引起激烈的争论,结果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了也没论出个所以然来.这两年在摄影界发生的一些事情和某些摄影人提出的一些观点,又引起了人们对新闻摄影和摄影艺术关系的议论,虽然不像上一次那样热烈,似乎有老生常谈的感觉,但我认为应该把问题谈清楚,因为这两者的关系摆不正确,就会在新闻摄影理论上产生误区,影响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闻摄影与普通摄影相比有很多差异性,这些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其作为新闻内容的载体和辅助性工具,必然要将新闻的价值和内涵进行有效表达。因此,在构图方面会有很多独特的要求和标准规范,要在视知觉方面形成较为特别的感受。在新闻摄影的构图与视知觉的关系上,存在许多彼此之间相互的影响,新闻摄影构图是视知觉形成必要印象的基础,而为了满足对新闻理解的视知觉效果,在实际的构图设计上,必须坚持一些基本的规则,在另一些方面,还要不拘一格,有所突破和创新,使得新闻摄影的领域特征得以坚持。  相似文献   

15.
从开国大典的新闻照片见报至今,新中国新闻摄影事业已经走过50年的历程。50年来,中国新闻摄影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的新闻摄影机构建立起来了,摄影记者队伍不断壮大,摄影装备已今非昔比,摄影报道题材丰富多彩,我们已初步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新闻摄影理论。当前,“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己经成为新时期报纸工作者的共识,报纸上刊登新闻照片的走势,正在向着多、大、彩色的方向发展。新闻摄影在新时期的新闻宣传中正在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摄影记者队伍发展壮大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所办的一些画报,只…  相似文献   

16.
社会新闻是摄影作为新闻摄影的一个分支,近年来受到广泛的重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生命力,许多摄影记行纷纷把镜头对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拍摄了大量好的新闻摄影照片见诸报端,社会新闻摄影和宏扬主旋律,扬善抑恶和兴利除弊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属于不同国家和阶级(党派)的新闻摄影事业,尽管它们诞生迟早不同,规模有大小之分,但是都受着共同规律的支配。正由于这种共性(一般规律)的存在,才使得世界各国的新闻摄影有了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互相促进的必要与可能。中国无产阶级的新闻摄影,是按照新闻摄影的一般规律,在吸收资产阶级新闻摄影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当它初具规模,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之后,仍然不断地吸取和借鉴别的国家、别的阶级的技术和经验,来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在改革开放的80年代,中外新闻摄影的交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世界新闻摄影展览在中国各地的巡回展出,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在中国新闻摄影界产生了一次强烈的冲击波。面对一幅幅世界优秀  相似文献   

18.
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下,新闻摄影以反映现实的独特功能,深受读者与媒体方的青睐。做好新闻摄影工作不仅需要有专业的摄影技术与技巧,还需要有眼高于顶的洞察能力,特别是要具备睁"双眼"拍新闻的职业素养。本文从新闻摄影现状入手,分析了新闻摄影的注意事项,并对新闻摄影的拍摄和价值意义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9.
杜鸣 《新闻窗》2007,(1):66-67
长期以来,新闻摄影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即摄影记者),对新闻图片都有各自的认识。新闻摄影研究人员认为:新闻图片主要是表现图片的视觉冲击力、视觉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新闻艺术价值更加重要;而新闻摄影实际工作者则认为:新闻图片就是以新闻为要素,新闻价值应该最为重要,因为新闻摄影是属于新闻范畴而不是属于艺术范畴。  相似文献   

20.
王惠 《传媒》2017,(16)
自从新闻学学科建立以来,在学科层面上主要分为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和新闻史,这构成了新闻学学科的基本体系.新闻业务如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和摄影等,是当代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基本技能.自从摄影被应用于新闻报道过程中,新闻图片基本上都由摄影记者采集,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新闻对真实性、时效性的追求.一方面,新闻摄影图片能够真实反映新闻现场,还原新闻事件真相,增强新闻真实性.另一方面,对新闻摄影图片的使用能够使新闻报道更加便捷、迅速,符合新闻对时效性的追求.在摄影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有一种相对原始的新闻图片——素描图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