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和感情有关。认知事物当然必须有严格的理智,不能纵容自己的感情和好恶。如果仅仅以感情的亲疏远近来下结论,大多数情况下会得出错误的判断,正如《韩非子》里那个宋国的富人,他的儿子与老人说的是相同的话,而他听凭感情的亲疏远近却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当然是没有道理的。又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妻子私他,姬妾畏他,而客人有求于他,都说他美于城北徐公。邹忌最后排除了感情因素的干扰,悟出了一番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常困于…  相似文献   

2.
在对事物的认识上,我们感情的亲疏远近往往左右着我们对其认知的正误深浅。换句话说,我们的感情亲疏远近为我们戴上一副有色眼镜,我们眼中的事物无不染上我们的主观色彩。所以,我们必须摘下“有色眼镜”,客观地对事物进行评价,那种“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的做法,是不足取的。《战国策》中有篇很出名的文章《邹忌讽齐王纳谏》,文中邹忌从身边三人对自己的不同看法中悟出“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的原因,以此讽谏齐王,使齐国成为一代霸主。由此,不难看出感情亲疏在认识事物时所起的作用。倘若邹忌未能客观…  相似文献   

3.
今年高考作文以“智子疑邻”的寓言引出“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学生普遍认为哲理性太强,难把握。为此,记者采访了参加高考阅卷的广州翠园中学丁光辉老师。丁:关键在两个提示:“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事物认识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什么样的关系?”。可以看出,这个寓言故事带有一定的隐含导向,即以情感判断事物是错误的;但应当注意试  相似文献   

4.
《新作文》2003,(27)
全国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5.
全国统考卷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宋国有个富人 ,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 :“不修好 ,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 ,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 ,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 ;但是 ,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 ,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 ?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注…  相似文献   

6.
卢优卫 《现代语文》2004,(7):36-36,35
眼2003年高考作文演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芽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芽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眼注意演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  相似文献   

7.
正方论点:感情亲疏会导致错误的事物认知反方论点:感情亲疏不会导致错误的事物认知尊敬的主席、评委、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自古多情空遗恨”,人类是情感的动物,亲情、友情、爱情等各种感情都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那么,感情的亲疏是否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呢?我方认为,感情的亲疏会导致错误的事物认知,理由有三:一、何谓“感情亲疏呢”?《现代汉语词典》告诉我们,“感情”即由心理活动产生的“情绪倾向”,“亲疏”则是指对某人某物的“亲近或疏远”的程度。感情亲疏即指在心理层面上(或感情程度上)对某一事物的亲近或疏远…  相似文献   

8.
正方一辩开篇陈词(三分钟)正方论点:感情亲疏会导致错误的事物认知。反方论点:感情亲疏不会导致错误的事物认知。尊敬的主席、评委,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自古多情空遗恨。”人类是情感的动物,亲情、友情、爱情等各种感情都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那么,感情的亲疏是否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呢?我方认为,感情亲疏会导致错误的事物认知,理由有三:(一)何谓“感情亲疏”呢?《现代汉语词典》告诉我们,“感情”即由心理活动产生的“情绪倾向”;“亲疏”则是指在心理层面上(或感情程度上)对某一事物的亲近或疏远。它往往会使人在潜意…  相似文献   

9.
王玉辉 《辽宁教育》2003,(12):43-44
今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犤注意犦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  相似文献   

10.
[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6 0分 )宋国有个富人 ,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 :“不修好 ,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 ,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 ,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 ;但是 ,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 ,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 ?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  相似文献   

11.
一、2003年高考作文题目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  相似文献   

12.
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所写内…  相似文献   

13.
2003年高考作文题(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了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  相似文献   

14.
《韩非子·说难》里有这么一个故事:宋人的儿子与他的邻居对“墙淋坏了”这样的同一个问题,发表了“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的同一个看法,宋人却智子疑邻。这只能说明宋人在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时戴有色眼镜,办事不公平,因而使人们认识到:如果根据感情上的亲疏远近来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就难免判断错误。这样于人不智,于己不明,于事不成,于事业有害。  相似文献   

15.
正方一辩开篇陈词(3分钟) 正方论点:感情亲疏会导致错误的事物认知 反方论点:感情亲疏不会导致错误的事物认知尊敬的主席、评委、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自古多情空遗恨。”人类是情感的动物,亲情、友情、爱情等各种感情都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  相似文献   

16.
一双明亮的眼睛把我们带入了大千世界的缤纷;一颗圣洁的心灵使我们感受到人间的亲疏冷暖。然而,眼睛与心灵只能带着我们从纱窗外看世界,这与真正的世界还有所差距,就像你能感觉到戴着面纱的妇人的风度,却看不清她的面容。所以,我们只能从感情或情感上的亲疏远近来猜测事物,而不能完全靠它们来认识事物。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是他领导军纪严明的岳家军,用生命换取宋朝百姓的安宁,用生命维系南宋欲坠的江山,然而,昏庸无道的君王听信身边小人的谗言,用十二道金牌召回了岳飞,又因为“莫须有”的罪名冤杀了英雄,葬送了江山。这便是完全依靠感情…  相似文献   

17.
许多考生认为今年的作文题难写,这是可以理解的。这道试题的关键是“带着感情认知事物”,也就是“带着感情认知社会”。一方面,我们的高中生感情是丰富的,生活的压力带给他们感情上的酸甜苦辣、烦恼悲欢,但另一方面,他们的社会阅历、人生经验又太少太简单。提示语“感情上的亲疏远近”以及考题所提供的材料很容易引导他们把“感情”定位在“亲情”上,而仅从这种角度来论述“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是相当困难的,很容易滑落到“形象小于思维”的困境之中,顾此失彼,“情”“理”脱节。另外,今年的作文题富有哲理意味,考生对“感情亲疏”和“事物认知”关系的认识水平将决定文章立意的高下,但语言表达的地位仍未得到有效重视,这也许还是遗憾。  相似文献   

18.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艺术家去参观一个人体艺术展,哪知道到了展馆却见馆前竖着一块月球表面的地质图。他怀疑自己进错了展馆,一问方知那块地质图原来是人体放大一千倍的作品,名曰《人体的真谛》。也许,人对万事万物的认识都如此,距离太近或太远都难以把事物认识全面。再受感情亲疏远近的影响,对真相的认知则更难了。君不见多少贪官污吏任人唯亲?君不见多少笔客学霸结帮成派,互相吹捧?感情犹如一层雾,遮住了事物的真相;感情犹如一层烟,模糊了我们的眼睛。我们只有把眼睛擦亮,把感情的“焦距”调准,才不至于把人体看成地图。其实,古往今来…  相似文献   

19.
人是感性的,所以人的感情有亲疏之分;人又是理性的.所以人对事物的认识总会向着正确美好的一面发展。用感情的亲疏认知事物那是文人的浪漫,用一颗宽大、善良、公正、无私、真诚的心去认知事物才会把世界看得纯净清楚。  相似文献   

20.
胡勤 《教学月刊》2003,(9):41-43
今年高考作文题意深奥 ,内涵丰富 ,难以穷尽底蕴 ,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掉进话题的陷阱。作文题给出材料之后 ,连续提了两个问题 ,然后才引出“话题” ,内在的关系很复杂。“感情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如果认为有关系 ,至少可以分出四种 :感情亲近 (疏远 ) ,以致对事物认知正确(错误 ) ;感情疏远 (亲近 ) ,以致对事物认知正确 (错误 )。如果把“深浅关系”从中分出来 ,又会增加四种 :感情亲近 (疏远 ) ,以致对事物认知深 (浅 ) ;感情疏远 (亲近 ) ,以致对事物认知深 (浅 )。以上各种因感情亲疏而产生的思维模式 ,既可以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