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0 毫秒
1.
二十世纪英国诗坛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现代主义”潮流,而庞德(Ezra Pound,1885—1972)则是其中起关键作用的人物,他是现代派诗先驱的“意象派”的奠基人之一.庞德最欣赏中国商代君主汤的盘铭上的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他受到日本的徘句和中国诗的影响,曾改写过李白(701—762)的《长干行》.  相似文献   

2.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他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的诗脍炙人口,流传甚广,影响很大。而其《观猎》诗,一向被人所称道。然而人们对《观猎》诗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3.
斯蒂芬·克瑞因(Ste phen Crane1871—1900)是美国小说家,他写了不少好的中篇和短篇小说,如《铁血雄狮》(The Red Badge of Courage)和《小船》(The OpenBoat)等.他也是一个继承了惠特曼和迪金森的风格,在诗歌的创作上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二十世纪以后英美意象派诗人的先驱的美国近代有影响的诗人之一.美国当代著名诗人葛瑞葛里·柯索说:“诗和诗人是不可分的——我不能对你谈诗而不谈到人.事实上,作为一个诗人,我就是我写的诗.”(见《诗人谈诗》当代美国诗沦,陈祖光译,第307页).我觉得这话说得很中肯.艾青说过:每一个诗人有他自己的一个缪斯:惠特曼和着他的缪斯散  相似文献   

4.
一、《咏柳》这首诗的作者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会稽永兴(今浙江省萧县)人,唐朝武则天时进士,官至太子宾客,秘书监,后来回乡做了道士。他的个性旷达,喜欢饮酒,和李白是好朋友。他的诗通俗清新,挥洒自如。《全唐诗》存他的诗一卷。  相似文献   

5.
Every dog has his day.公元前5世纪,希腊诗人品达罗斯(Pindaros)在他的《哀悼颂》(OdesofCon-dolence)里面写有这样一句诗:thus every dog at last have his day—He who this morn-  相似文献   

6.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是德国著名的诗人、剧作家、思想家,也是德国古典美学中一位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美学思想家.他的美学思想在德国美学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继承了莱辛、赫尔德、文克尔曼等人的美学观点并有所发展.他的美学观点又影响了后来的席勒和黑格尔.歌德和席勒共同探讨而提出的诗的“古典的和浪漫的”表现方法,是席勒重要美学著作《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的源头,也是后来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创作方法的滥觞.当代德国的结构心理学家施普兰格尔(1882——1963)在《价值的等级》一文中,说:“荷马、但丁、歌德不仅从审美角度鼓励了人们,还通过这种象征从伦理上启迪了他们.”  相似文献   

7.
江天(吴天才)是华裔马来西亚诗人、学者.他出生于马来西亚吉隆坡,在外侨居多年,祖籍却在福建,根在中国.《土地的呐喊》是他近三十多年(1954—1986)来诗创作的一个选本,1989年由中国华侨出版公司出版.他以热烈的情怀、深切的感受,抒写了一颗赤子之心,满腔爱国之情.许多篇章感人肺腑,读来令人悄然动容.于是记下这篇心得.一远离祖国的游子,常常思念故土,对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充满热爱之情.这在江天的诗中表现得特别浓厚,特别强烈.山河之恋,故乡之旅,无处不触动诗人的心弦,使他唱出一曲曲亲切感人的歌——  相似文献   

8.
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美意象派是二十世纪西方兴起的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一个重要支派。意象派的创始人和前期主将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1885—1972)曾经翻译过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和王维的诗。他的翻译诗集《中国》(Cathy)于1915年问世,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被称为是庞德对于英语诗歌“最持久的贡献”。庞德不懂汉语·他之所以能够翻译中国古诗,得助于他本人的诗歌风格。1913年,已故东方学家欧纳斯特·费诺罗萨(Ernest FranciscoFenollosa,1853—1908)的寡妻在《诗歌》(Poetry)杂志上看到庞德的诗,觉得他的诗与中国古诗有着基本的相同之处,于是就把她丈夫遗下的东方文学研究的笔记交给庞德,  相似文献   

9.
元好问以“诚”为诗的本原,以《诗三百》—魏晋风骨—唐诗为诗的正统,推崇刚健豪放的诗风,反对苦寒和柔媚之气,构成了他的系统的诗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陈忱,明末清初湖州籍的小说家,字遐心,一字敬夫,笔名古宋遗民,自号雁宕山樵.据《光绪乌程县志》记载.他的先祖原籍长兴,后迁移到南浔镇,从陈忱开始定居于湖州城.他的生卒年代,由于缺乏资料,已不可洋考了,据他留下的诗歌作品,我们还可以推断他生活的大致时期.他在一首题为《九歌》的诗中曾说“我生万历时”“我今潦倒垂半百”,这首诗后自注为“壬寅初夏作”.有的说他生卒是1590—1670年(见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史》).有的则认为他生得可能迟点,约1613年.(《辞海》)我个人意见是大约生于明代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卒在清代康熙元年(1662年)以后.  相似文献   

11.
艾青的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塑造了一个勤劳纯朴的保姆的形象,读来非常感人。然而白璧有瑕,必须指出。 该诗第8诗段是这样的(着重号另加): 大堰河,深爱着她的乳儿; 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 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  相似文献   

12.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杰出诗人,以写山水田园诗著名。他多才多艺,谙熟音乐,是有名的画家,我国水墨画的创始人。苏东坡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七言绝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明白流畅,情浓意深,感人肺腑,在我国广为传诵。千百年来,游子怀乡或家人思亲,每每吟诵此诗,以表达自己的感情。  相似文献   

13.
白居易(772——846)是我国唐代的大诗人,也是了不起的诗歌理论家。他的诗歌理论,记录在他的书信与序言中,反映在他的诗歌批评中,也渗透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整理和正确评价这份文学遗产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一) 我国是个诗国,不仅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就有了《诗经》那样的诗歌总集,而且在《尚书》那样的上古史书中已有关于诗歌的论说。《尚书·虞书》中所写的:“诗言志,歌咏言”,精辟地指出了诗的本质以及诗与歌的区别。其后的《礼记·乐记》中的“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诗经·大序》中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都是从《尚书》之说衍生来的。  相似文献   

14.
这首五言律诗是唐代诗人贾岛诗作中的名篇。贾岛(779—843)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一作河北涿县)人。早年出家做和尚,法名无本。他从小就很喜欢作诗。他在《戏赠友人》一诗中这样写道:“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意在说明他每天非作诗不可。韩愈很赏识他的诗才,劝他还俗应举。还俗后,他屡试不第。曾做过长江主簿,人称贾长江。他与孟郊均以“苦吟”著名,有“郊寒岛瘦”之称。其诗刻意求工,以炼字铸句取胜。但作品的题材较为狭窄,情调也比较凄苦。当然,也不乏有几首  相似文献   

15.
艾青(1910—— ),浙江金华人。他是三十年代诗坛升起的灿烂明星,是既有诗美学专著,又有传世之作的杰出诗人和诗论家。他出版于1941年9月的《诗论》,是一郎经得起历史沉淀的、有自己完整体系的诗美学论著,解放前后曾十多次再版。它的博大精深的内容和警策精炼的语言,充分显示了现代诗论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6.
《夜归鹿门歌》课堂实录 师: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孟浩然. 生:湖北襄阳人,诗与王维齐名.他有《孟浩然集》,他的诗情感飘逸,语言隽永.他是山水田园诗人. 师:此前我们学过他的两首著名诗歌. (学生齐背《春晓》和《过故人庄》.) 师:他的朋友李白是如何评价孟浩然的呢?他曾经写过一首诗《赠孟浩然》,我们可以欣赏其中的几句.(PPT展示,学生诵读.)  相似文献   

17.
田雯(1635——1704)字纶霞,号山姜,酷爱山姜花,屡见于诗,人称田山姜,因以为号。田雯晚年号蒙斋,山东德州人,清代著名的诗人。田雯为官为诗近四十年。他曾任工部郎中、江南学政、湖北督粮道、江南巡抚、贵州巡抚、刑部右侍郎、户部左侍郎等职。田雯的诗作汇集在他自编的《山姜诗选》里。《山姜诗选》被收入了  相似文献   

18.
李贺(790——816),唐代的著名诗人,他短促的一生,留下了许多不朽诗篇.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李贺的诗很值得一读."我个人体会,毛主席所称赞的主要是指李贺诗歌的艺术成就.李贺诗歌在艺术上主要继承了《楚辞》、乐府歌谣的优秀传统;同时也受齐梁宫体诗绮靡风气的影响.继承《楚辞》的优良传统,是他作品艺术成就的主要部分,也是最独特精采的地方.李贺继承《楚辞》是自觉的,他说:"楞伽堆案  相似文献   

19.
把流沙河先生称为散文家,他大概会感到惊讶.本文将要举例分析的他的一系列作品,我想没有一部在他意识里是当作散文来写的.在这一代撼动文坛的众多泰坦族男女巨人中间,他的身影始终笼罩在诗的长袍里,出道出名、获罪获奖皆缘诗起.对诗,其内心追求之执著与命运缠结之紧密,可入我们民族“九死未悔”一类诗人.然而进入九十年代,沙河先生笔下诗的文字骤减,而非诗的文字却激增,出人意料.八九年下半年至九一年初,他专心致志去写一部奇怪的《庄子现代版》,“拖古人到现代来讲话”,玄思妙解,放言高论,把那“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发挥得淋漓幽默且现代.虽消耗生命一年半,“近视爬到五百五”,他却蝶梦不醒,“乐不可支”(《庄子现代版·前言》).那心爱的分行排列的文体倒似忘在了爪哇国.九二年到九四年,他文体再变.“仿东方朔”,假丫先生,著语录体,得“丫先生语录”四百则成书.自嘲他嘲,蜕尽儒雅艰深,戏谑鄙俗,蝎刺世相,全是引车卖浆者流白话.诗呢?他自己说:“诗散云烟,壮志已全消”了(《九句话》).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位诗人说过: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不去写诗,他便错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诗歌并不神秘,凡有情而美的东西便可入诗.简单地说,物象(美的)+心境(情思)=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