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罪犯矫正工作的重心应该置于对行为的矫治。在近几年的服刑人员中,“90”后罪犯开始出现,与以往的服刑人员相比,“90”后罪犯有其独有的犯罪行为,正确分析和研究其犯罪特征对矫正“90”后服刑人员有很重要的价值。对“90”后罪犯的一般犯罪行为特征、危险犯罪行为特征及矫正措施进行分析,以求矫正“90”后罪犯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采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量表》等问卷对1 171名“90后”大学生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了“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态度较积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鲍士水 《文教资料》2014,(24):121-122
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大学生管理工作是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故加强大学生管理工作至关重要。“90后”大学生已成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生源,与“80后”相比,他们个性张扬、乐于表现,目标明确、自我意识强,因此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应注重从集中管理向大学生自我管理转变,使原本的“以管理为中心”变为“以引导学生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为目的”,促进“90后”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的提高,实现对“90后”大学生的人性化、灵活化管理。鉴于此,本文主要对“90后”大学生自我管理机制的构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80后”与“90后”都有17岁的岁月,只不过“80后”的时代写满了忧伤,而“90后”的我们更加挥霍青春,放纵快乐。但对我而言,“90后”的时代又何尝不是“80后”的那样呢?  相似文献   

5.
这两年,关于“80后”、“90后”的素质一直都是议论的热点话题,前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日前做客中新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表达了对“80后”、“90后”大学生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0后”大学生相较于以往的大学生有着突出的心理特点。本文着重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其形成进行了因素分析,最后探讨了应对“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作为官方语汇出现以来,一直受到民众的积极关注和广泛接受。当前“90后”群体中主流社会思潮缺失,迫切需要有一股强势的、正面的、易被接受引起共鸣的社会思潮来影响他们。在此背景下,研究团队通过前期访谈、调研、查阅资料等,进行了对“中国梦”内涵的研究和对90后“中国梦”的理论探讨,设计编制了《90后“中国梦”关注热点调查问卷》,使用SP SS13.0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对90后的“中国梦”影响因素主要有3个,其中“个人发展”属于内因即“我的梦”,“政治”和“民生”属于外因即“民族国家梦”。  相似文献   

8.
“90后”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批判者与创新者,他们承载着少数民族的未来与希望.为了科学评价“90后”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水平,本文构建了“90后”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心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90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征,以5 636名“90后”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通过数学建模展开了“90后”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心素质发展水平的定量评价,得到了初步结论,并提出了提升“90后”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心素质发展水平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90”后新生拥有与“80”后、“70”后所不能比拟的物质生活,他们个性张扬、追求新潮。“90”后大学生因心理扭曲而发生各种违反道德法律的事件屡有发生。高校辅导员作为“90”新生入学后首先接触的教师,其对新生入学心理教育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立足于“90”后新生的入学心理特点,分析高校辅导员调适“90”后新生入学心理途径。  相似文献   

10.
“90后”大学生是一个深受信息时代影响的群体。他们新的特点、新的思维等给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结合所在学校学生情况,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加强“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社会对90后有各种各样的评价。但无论如何评价都不能太过简单化,因为90后体现的特征也是时代的反映。孙立平教授认为,“白9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一些非常重要、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90年代以来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来的中国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与90年代中国社会非常不同的一个社会”。因此对90后评价应该结合时代特征进行,这样才可能做到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12.
"90后"大学生思想发展规律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90后”走进大学校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战。通过对近年CNKI和报刊媒体收录的有关“90后”的研究论文进行梳理,总结和回顾当前的研究状况,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准确把握“90后”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规律,寻求“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2008年秋季,中国高校迎来了“90后”大学生.“90后”大学生思想特征呈现出许多新特征,这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新变化和新挑战;本文从从分析“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入手,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如今的“90后”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年龄阶段的界定,而是作为一个特定称谓。如同当初80后被指责为“垮掉的一代”那样,把90后称为“问题的一代”。在大多数人眼里,90后言行乖戾、崇尚消费与享乐主义,他们冷漠、自私、浮动……“90后”成了贴在这一代青少年身上而标识着否定与讽刺的标签。  相似文献   

15.
王婷婷 《考试周刊》2012,(9):172-173
背景描述: 悄无声息中.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那群孩子已渐渐成长起来,他仉中有的已经步人大学,成为一支年轻却不可忽视的力量吸引着来自社会的目光。与前辈“80后”和“70后”一样,这群出生于中国经济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一代人也立马被冠上了“垮掉的一代”这个世袭的封号。也许是对年轻人的不信任,也许是不愿接受时代改变的事实.“90后”被社会批评得体无完肤。“90后”不满社会对他们的偏见,纷纷写文章澄清自己后不是“坏孩子”。作为高中老师,我接触的都是“90后”,2009年送走了一届毕业生.他们已经步入了大学.而我又迎来了一届新生。老师在谈论时都会不约而同地对“90后”学生表示或多或少的不满。为此,我在网上寻找了大量关于“90后”的文章,试图带领着大家走进“90后”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6.
“80后”、“90后”大学生由于其出生的客观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以及学校环境与以往年代大学生的差异导致其思想状况的特殊性,当前在校的“80后”、“90后”大学生思想状况比以往更复杂,更多面,对“80后”、“90后”大学生要给予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探讨“90后”高职新生的适应状况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采取方便取样法,抽取772名“90后”高职新生进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SCL90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测验。结果显示“90后”高职新生适应状况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将有利于降低适应状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9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社会对这一群体有各种评论,2008年第一批以“90后”为主体的新生踏入了大学校园,高校对于“90后”的思想道德教育又是一个新的挑战和难题.本文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提出新时期大学辅导员对“90后”思想教育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9.
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高职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学生成功和学校发展的基础.新形势下“90后”高职学生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又有着自我中心主义较强,缺乏团队意识,功利主义明显等特点,造成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缺失,如何提升“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使高职学生能更好地就业与创业十分重要.文章从职业素养的内涵入手,分析了“90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特点和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学校、学生自身、企业三个层面对“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缺失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构建以学校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政府、媒体为辅助的“三位一体”提升“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0.
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文章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将心理契约理论运用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掘心理契约在“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进而从心理契约的角度提出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策略,以期为加强与改进“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