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教学语言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思想政治课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枯燥,教师若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赋予概念形态和理性形态为可感知的形式,不仅能给学生赏心悦目的形象,而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和记忆,达到理性与感性的结合,认识与审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操作活动既是手与眼协同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动态感知过程,又是手与脑密切沟通把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操作,既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又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推导法则和公式、理清数量关系。一、组织感知性操作,帮助学生建立数学起始概念小学生形成概念的过程是“动作感知———表象———概念、符号”。在教学中,数学起始概念知识跨度大,抽象性比较强,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应尽量让学生进行感知性操作,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形成…  相似文献   

3.
历史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遵循人类认识发展的普遍规律。"历史学习中的认知过程一般是由具体事实的感知,形成历史表象,通过对丰富的历史表象进行思维加工,再形成历史概念等理性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感知历史事实材料并形成历史表象,除了应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还必须借助形象教学手段,丰富学生  相似文献   

4.
历史教学中电影资料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遵循人类认识发展的普遍规律。“历史学习中的认知过程一般是由具体事实的感知,形成历史表象,通过对丰富的历史表象进行思维加工,再形成历史概念等理性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感知历史事实材料并形成历史表象,除了应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还必须借助形象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5.
遵循人类认识发展的普遍规律 ,“历史学习中的认知过程一般是由具体事实的感知 ,形成历史表象 ,通过对丰富的历史表象进行思维加工 ,再形成历史概念等理性知识”① 。课堂教学中 ,教师欲使学生感知历史事实材料并形成历史表象 ,除了应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 ,还需借助形象教学手段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所能应用的诸多形象材料中 ,历史电影“能直观、形象地表现教学内容 ,声画并茂 ,视听结合 ,形象生动 ,能帮助学生记忆 ,提高学习效率”② 。历史电影可将某段动态的历史过程栩栩如生地重现出来 ,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发展的陈迹 ,…  相似文献   

6.
儿童思维和语言的发展是从观察开始的。儿童感知事物,除各种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外,主要靠无声的内部语言获得初步印象。这种印象如果不通过准确的语言概念加以固定,很快就会模糊、淡薄或消失。学生作文常常涉及表述感知形象,如能及时训练,训练得法,就会有助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7.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比较抽象,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语言描述和非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没有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形成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抽象思维,是金工教师一直在探究的问题,现就个人体会浅谈如下: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思维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形象思维是通过形象的语言来实现的。运用形象思维就是运用形象的语言描述抽象的概念。而形象的语言又是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媒介,也是教师应具备的一种教学能力。语言技巧与表情动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是基础性的语文学习,不用灌注很多高深的理论知识,不要将之上升成理性知识,要少做理论归纳,应诉诸学生的感性,要培养他们的语言感觉,让他们用感觉去感知,用心去体悟,言语可以感知,章法和风格可以模仿,意义也可以去感知.语言文字记载知识的同时,还刻画形象、表达情感、传递观点态度.形象是感性的,可以感知,情感是具体的,可以感知,观点态度也是可以感知的.理解它们并不需要一套分析的理论,需要的只是丰富的感性.  相似文献   

9.
<正>数学概念是现实生活中某一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学生学习概念是从感知学习对象开始的,经过对所感知材料的观察、分析或通过语言文字的形象描述所唤起的回忆,在头脑中建立学习对象的正确表象后才引入概念。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的逐步发展过程,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描述性概念的讲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视觉、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  相似文献   

11.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阅读教学中喜欢用简单朴实的手段,巧妙引导学生感受语言魅力,品味语言神韵,品读语言美,让人回味无穷。一、感知形象美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凭借联想、想像,将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从而变语言的感知为形象的感受,理解语义,感受语境,赏析语言技巧,积累语言。在这方面,于永正老师确实是别具匠心。他采取多种灵活有效的手段,培养学生的语  相似文献   

12.
学生对客观世界的感受性偏低以及感知学习能力不足,成为阻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突出问题。感知是基于感觉与知觉对客观事物进行特征识别、功能指认与属性分析,从而获得关于外界事物与现实世界的整体表象及其特征,并为理性活动获得概念性和意义性基础的认知活动。感知学习作为一种持久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变化与经验积累活动,强调个体与知觉场之间的联通,具有鲜明的直观性、意义性与生命性,旨在消除感觉经验与理性思维之间的二元割裂。感知学习是基于感性和理性融通的知觉表征及其推论过程,其内在过程是以环境中的可感物刺激作为起点,从表象识别走向精细识别,经过感性活动向理性活动进阶的表征推论过程,最后指向于学生认识信念的确立。课堂教学需要重视感知学习,在关切学生的感知活动中促成认知进阶,引导学生建立能动的感知意识,为学生提供多形态的可感物和可感情境,在意义探源中丰富学生与知识的感性联系,推进感性学习向理性学习的逻辑进阶。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不能游离于语言文字之外。教师要在引领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抓住文本语言的关键处、核心处,反复品读,在慢慢咀嚼、细细品味、深深体悟中,将感性的形象渗入理性的语言中。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学生咬文嚼字的实践。一、基础:扣住咬文嚼字的资源点在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进行咬文嚼字,就必须对所教学的文本和学生有通透的了解,根据学生自身的语言感知能力和文本之间的联系进行有效对接与沟通。只有这样,才  相似文献   

14.
一、感知形象美美通过人的视听感受进入人的心灵。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是客观事物或想像事物的描述,引导感知描写的内容,实质就是感知所描述的事物。随着自我生活的丰富,影视接触的增多,课外阅读的拓展,学生头脑中已经贮存了与课文内容相似的形象画面。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唤醒学生的形象储备。如二年级教材《小蝌蚪找妈妈》中有一段青蛙妈妈的外形描写。我校的叶丽华老师在执教这篇文章时,引导学生将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变语言的感知为形象的感受。她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青蛙妈妈是怎么样的,还鼓励学生把感受到的美表现出来。有的学生以诗歌…  相似文献   

15.
语言描述是当今课标教材历史教学方法之一。它生动形象、具体细致,再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活动,激发并拓展学生潜在的想像力,使学生的思维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最终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和历史观点。是当今历史教师应当掌握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6.
想象是一种心理活动形式,在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中,一方面,要采用直观手段,让学生通过充分感知去建立几何形体的概念;另一方面,也应组织一些简单的初步的空间想象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奠定基础。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与空间观念的建立应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一、在概念的抽象中进行再造想象几何图形的概念抽象是对因感知而获得的表象进行“深加工”的结果。而表象是客观对象外部形态在大脑中的反映,是一种具体的、个别的、暂时性的形象储存和记忆。如学生感知一个三角形后,这个三角  相似文献   

17.
所谓语感,就是学习者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中学英语的语感,是中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一种独特语言理解感知能力。语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效果。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语言感知能力,对于他们掌握正确的语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从语感的训练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岳增安 《成才之路》2010,(22):57-57
所谓情景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引入和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主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技能,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情景教学法能让学生感知鲜明、具体的形象,让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会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  相似文献   

20.
周步祥 《广西教育》2014,(25):93-93
正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学生语言感知能力的培养,能使其在形成理性感知的基础上,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增强学习认知体验,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学生英语语言感知能力的形成,需要其在阅读基础上接受大量的语言输入信息,并在不断自我转化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语言,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一、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英语阅读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不断积累语言文化知识和自我思考质疑的过程。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了解文本主题大意,能促使学生形成整体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