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论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息时代对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的特点,论述了馆藏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特色馆藏和加强虚拟馆藏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主要探讨图书馆馆藏特色建设问题,即馆藏建设为何要形成特色,馆藏特色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目标,以及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校图书馆网络馆藏建设实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网络馆藏重要性基础上,文章就网络馆藏建设具体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从网络馆藏与传统文献馆藏的关系、电子文献购买模式、馆藏文献数字化、学科导航建设与网上资源整合四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网络馆藏建设特点作了规律性认识。  相似文献   

4.
网络环境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环境改变了图书馆馆藏的内涵和外延,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的建设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现实馆藏的建设,二是大力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建设虚拟馆藏。  相似文献   

5.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网络环境下馆藏资源数量巨大、形式多样,为图书馆资源建设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馆藏资源建设在策略上应进一步优化馆藏结构,坚持印刷型文献在信息资源组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突出特色资源建设;加大电子出版物的收藏比重;加强虚拟馆藏资源的建设,使馆藏资源在读者服务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下馆藏信息资源建设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7  
论述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建设馆藏信息资源,要正确处理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印刷型文献与电子文献、一般馆藏与特色馆藏、图书资料与报刊资料的关系;并认为网络环境下的馆藏信息资源建设,既要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现实需求,又要适应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适应学科发展的文献资源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首要目标,文献资源建设是其重要保障,本文在统计分析我馆馆藏的基础上,给出了文献资源建设的数学公式和馆藏建设策略,以期使馆藏结构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构想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文章分析了网络环境的形成,对高校馆藏资源建设的影响及馆藏资源概念、馆藏结构、馆藏质量评价标准所发生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搞好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两大方面的具体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9.
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数字馆藏的建设、开发和利用越显重要。数字馆藏是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以数字形式保存的并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及网络资源可利用的那部分信息资源的集合。系统介绍了数字馆藏的含义、特点、分类及建立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如何推进数字馆藏建设,并指出数字馆藏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因素的协调配合。在数字化信息资源日益丰富、数字馆藏逐渐增加的今天,加强数字馆藏的建设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走向探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探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走向,指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应以现实馆藏为基础,建立虚拟馆藏为主体的具有本馆馆藏特色的馆藏体系,谋求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11.
图书丢失率调查方案的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江南大学图书馆以图书半衰期作为新旧书划分线而设计的一种调查图书丢失率的方案,并用加权数学公式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指出新书丢失率的确认和控制将是图书馆馆藏管理的重点,并对方案的初步实践进行反思和总结,给出合理的图书丢失率的数值范围.  相似文献   

12.
同类书区分是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次号+辅助区分号是目前同类书区分的主要方式。通过剖析同类书区分的理论基础,分析了以书次号和辅助区分号集中实现同类书区分的缺点和局限性,指出应限制辅助区分号的滥用,利用多种技术和途径解决文献实体关系描述问题,推进基于FRBR理念的下一代书目格式和OPAC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两汉时期,私家藏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了较大的发展,私人藏书人数和规模扩大,藏书家的身份日益多元化。汉代私家藏书可分为三个阶段。私人藏书家的地域分布揭示了区域文化特征的演化历程。  相似文献   

14.
《四部正讹》是我国第一部辨伪专著,在辨伪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书中,其对伪书价值有多种认识,尤其是对伪书史料价值的认识更是深刻与多方面的。然历来学者对此却少有论述,文章就伪书史料价值的内涵以及《四部正讹》对伪书史料价值认识产生的原因及如何体现伪书的史料价值等诸多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古籍管理及其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盛华 《图书馆论坛》2004,24(5):170-171,200
通过对图书馆古籍管理、编目、人员素质和古籍利用问题的分析,认为古籍的保护固然重要,但目的是利用,应重视古籍目录的编写,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16.
随书光盘的著录和保管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莫跃英 《图书馆论坛》2006,26(3):113-115
随书光(磁)盘与书分开著录和分开保管,方便管理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辑佚是以佚书、佚文的搜辑、整理为中心的文献整理活动和方法。清代是辑佚发展的兴盛期,清代《四库全书》的纂修、目录书的编撰、古经解汇编都与辑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论古籍保护与利用在图书馆社会职能拓展中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古籍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更是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根脉。目前,90%以上的珍贵古籍都集中在图书馆中,多方位的抢救、保护、开发历史古籍成为图书馆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而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启动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为全国图书馆开展古籍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时机。图书馆应该把握机遇,贯彻中央精神,适时有序地开展古籍保护和利用工作,在挖掘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也为今天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魏清 《晋图学刊》2007,(2):39-42
本文通过总结自己长期从事古籍修复的经验,在严格遵循古籍修复的原则下,叙述了图书馆古籍善本的修复与技术,为我国的古籍修复事业尽一份力.  相似文献   

20.
明清之际,典籍日就澌灭,诚乃“古今书史图籍一大劫也”。清朝定鼎不久,文教大兴,与以黄虞稷为代表之众多江南藏书家彼此频繁往还,艰辛地聚书、刻书以保存图籍、播衍学术、陶铸学风,从而使传统文脉绵延不绝关系甚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