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以《周易》经传为依据,对其酒风、酒训、酒德进行了微观探讨,认为酒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与古代养生学和中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作者的家乡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金瓶梅》中酒描写的争议,已成为“金学”研究中一桩不小的公案。但以往的论者大多着眼于“金华酒”,而出现在《金瓶梅》中的其他多种酒则鲜见论及。本文通过对《金瓶梅》中大量出现的绍兴酒的考量,得出如下结论一、《金瓶梅》的作者确实是以既有的生活视野为基础从事创作的,但却故意将家乡的地名回避了;二、这一做法正符合作者隐姓埋名遁迹于世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周易》经传为依据,对其酒风、酒训、酒德进行了微观探讨。认为酒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与古代养生学和中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4.
酒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它不仅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而且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一格的酒文化。酒与文化的结合,是美酒的灵魂,也是它的魅力之所在。宋代酒文化极为发达兴盛,蔚为壮观。本文以苏轼为例,通过对其“酒诗”的例释,旨在综观宋代酒文化现象之概貌,并阐述酒文化某些重要内涵及其对宋代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古代中国谷物酒的起源,可能起因于谷物的保管不善而发芽变质,存放一段时间后自然酒化,这便是谷芽酒,新的滋味启发了人们新的欲望,于是有意识有目的的酿酒活动便开始了。酒酿成后,水就有了玄酒之名,古代祭仪上出现玄酒,表现了对无酒时代以水作饮料的一种追忆。酒可提神助兴,纵饮亦能使家亡国破,殷纣以酒为池,为长夜之饮,导致臣民怨恨,商代也因酒而灭亡。古人饮酒有一套规范的礼仪,在不同场合,有不同酒礼。饮酒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进饮的规范,这是指导饮酒活动的规矩。  相似文献   

6.
为检验电催化方法的催陈效果,对新生产、未经催陈处理的酒,自然陈酿三年的出厂成品酒及经催陈处理后又存放6个月的酒进行了理化指标的跟踪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经催陈处理后的沉缸酒与新酒相比,在理化指标上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挥发酯的含量增幅较大,与优质品的标准相比各项指标均已达到优质成品酒的质量标准。对年产100吨规模的中试酒样的跟踪分析表明:经催陈处理后再放置6个月后的酒,酒度可进一步下降5.3%,酯含量可再提高高34.3%。  相似文献   

7.
8.
酒意诗情谁与共--从李清照的"酒词"透视其多重人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清照的词作中 ,有一半写到、提到了酒 ,李清照的酒词充分体现了她的多重人格 ,她豪放潇洒的日常生活形同男子 ;酒词中流荡的“欲”使她还原成一个“真女人” ;同时她还有孤高自诩的文人心性。酒使李清照其人其文都呈现丰富、立体、复杂的风格。  相似文献   

9.
毛翠 《培训与研究》2010,(11):128-129
酒联是中国酒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酒文化在中国历代社会生活中广泛深入地发展,使得酒联相对于其他专题对联来说,更是无所不及,多不胜举.本文探讨意美、音美和形美在酒联翻译中的再现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金融危机情况下白酒行业包括高端酒和中低端酒的现状。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坚守阵地、集中资源、稳住经销商、改善管理结构以及企业重组。并对白酒的未来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刘伶与酒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政局多变并且战乱不断的时期,它的社会背景也十分的混乱和动荡.竹林七贤中刘伶是最酷爱喝酒的名士,他自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刘伶留下的诗文虽不多,但他所写的《酒德颂》却当之无愧称得上中国一千年前魏晋时期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2.
对“湖之酒”的生产方法,质量标准进行了介绍,并对常见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绍兴洒     
我们喝绍兴酒,总是一口一口地喝,让舌尖舌叶细细享受那甜甜的轻微刺激,等到喝得醉醺醺时,一种陶然的心境,确乎飘飘欲仙。  相似文献   

14.
当代文学作品中的“酒”意象与传统酒文化之间有着丰富的联系,两者在酒与生活,酒与时代精神的变迁,酒与浪漫主义,酒与作家、革命家、农民、“愤怒青年”等诸多方面有着种种因缘。了解这些,既有助于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人人生观中的丰富意义,也有助于了解中国人性格中的温柔敦厚与挥洒真情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15.
从李白举杯邀明月,到苏轼把盏问青天:从文君当炉卖酒.到贵妃醉酒牡丹花下。诗与酒酝出了泱泱中华独特的文化魅力。因此,酒文化也就一直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诗词创作,中国文学史上也出现了数不清的与酒有关的旷世名篇。  相似文献   

16.
史玉凤 《文教资料》2009,(19):11-13
唐代诗人嗜酒及唐诗之咏酒是唐代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反映出唐代诗人浓厚的诗酒情结.本文从酒文化对唐代诗人的诗歌创作影响入手,剖析了唐代诗人诗酒交融的生命图景,并从美学角度对唐诗中诗和酒交融现象的审美精神进行了探析,认为在唐代诗歌中,酒与诗交融一体,酒是唐代诗人生命的表现形态,而诗是其生命的内核,诗与酒交融现象呈现为醉的状态,醉是心灵的自远,也是唐代诗歌创作的源泉之一.  相似文献   

17.
孙晓飞 《华章》2007,(9):176-176
酒与诗的关系源远流长,系密无间,以至于翻阅中国诗歌史的章章节节,随时都能闻到扑鼻的酒香.酒与诗歌的结合,既是中国美酒的灵魂,也是中国诗歌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酒作为一种物质存在于大自然之中,人类在发展中发现了自然酒,后学会了人工造酒。歌谣是伴随着人类产生而产生的,随着人工造酒的出现,酒就与歌谣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相依相长,这在中国文学中多有记栽。酒与歌谣紧密结合,是由酒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决定的,也是由歌谣的特点决定的:酒能助歌兴,酒大大推动和提高了歌谣在民众生活中的多方面作用;歇能助酒兴,歌谣促进了酒的发展,喝酒时唱歌谣,有千杯不醉之功效。  相似文献   

19.
酒在人类的日常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酒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物质而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使中西方的酒文化亦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了解和掌握中西方在酒史、酒器、酒礼及酒德等文化方面的不同,有助于人们从更深层次了解不同文化,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0.
宋代李清照的《漱玉词》四九首,其中提到"酒"的有二十一首;《李清照全集(》王步高、刘林辑汇评)收集六十五首词,其中写到"词"的作品有二十八首。作为一代女性词人,李清照不仅具有宋代文人士大夫"诗酒趁年华"的雅趣,而且其爱酒之深在女子中罕见。李清照的酒词,随着她人生经历的跌宕起伏而变化,显得多姿多彩。本文试结合李清照的生平、作品,谈谈对其酒词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