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高考语文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的考查历经了三次大的变化:第一次是2002年,取消了第Ⅰ卷中的选择题,而在第Ⅱ卷增设了一道文言文翻译主观题,分值为5分;第二次是2004年,加大了翻译的文字量,将分值从5分增加到了8分;第三次是2005年,部分省市将分值从8分增加到了9分。  相似文献   

2.
从2002年开始,文言翻译取消了第Ⅰ卷中的选择题,而在第Ⅱ卷中增设了一道文言翻译的主观题,分值为5分,这是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十多年来的一项重大改革。如何应对这道文言翻译题,是摆在众多考生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一个新难题。2002年湖北考生在高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考语对“理解并翻译中的句子”考点的考查历经了两次大的变化:第一次是2002年,取消了第1卷中的选择题.而在第Ⅱ卷增设了一道言翻译主观题.分值为5分:第二次是2004年,加大了翻译的字量.将分值从5分增加到了8分,成为整个试卷中除作外分值最大的一道题。从近三年来考生解答言翻译主观题的实际情况来看,  相似文献   

4.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多年来高考的必考点之一。从考查方式看,以前全国高考一直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从2002年开始,全国高考采用主观题形式.即由考生直接翻译。2004年分值加大到8分,2006年湖北卷又增值到10分。因此,该考点是我们复习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失分较多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理解并翻译中的句子(B级)”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一个考点,每年高考均于此点设题。但长期以来都采用选择题的考查方式,2002年高考在这方面的考查将有很大的变化,即由客观选择题改为让考生直接翻译段或句子的主观题,并由第Ⅰ卷调入第Ⅱ卷。  相似文献   

6.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2002年高考语科《考试说明》,高考对古代诗阅读部分“理解并翻译中的句子”考点的考查,将在第II卷增设一道言翻译主观题,分值为5分。这是全国高考语试卷10年来的一项重大变革。如何应对高考古代诗阅读这一考查题型的变革,是摆在众多考生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笔以为只要科学实施如下三条复习对策,还是可以突破言翻译主观题这一难点的。  相似文献   

7.
2002年高考言翻译题一改沿用了10年的客观选择题型,而采用了主观题型。为准确把握这一新题型的命题趋势,有必要对2002年全国卷、北京卷、上海卷中的“言翻译主观题”作一横向的比较。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最新出台的2002年高考语科《考试说明》精神,将在第Ⅱ卷增设一道言翻译主观题,这是全国高考语试卷言翻译题10年来的一项重大变革。如何应对这一高考题型的变革,是摆在众多考生面前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笔以为只要科学实施如下三条复习对策,还是可以突破这一难点的。  相似文献   

9.
综观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文言文翻译题的分值一直上升.这两年全国卷的分值高达10多分.这不能不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从阅卷的实际情况来看.此题的得分率并不很高。那么怎样突破这一高分值的重点难点呢?文言文翻译.考生不仅要遵循信、达、雅,即忠实原文、准确无误、通畅顺达、自然得体的原则.还要关注命题者对翻译文旬的选定特点。命题者常选定那些带有关键词语和重要语法现象的文旬来考查考生的翻译能力.并将其设定为高考阅卷的给分点。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最新出台的200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精神,将在第Ⅱ卷增设一道文言文翻译主观题,这是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翻译题10年来的一项重大变革。如何应对这一高考题型的变革,是摆在众多考生面前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笔者以为只要科学实施如下三条复习对策,还是可以突破文言文翻译主观题这一难点的。  相似文献   

11.
自2002年起,高考语文对文言文“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的考查,取消了第Ⅰ卷中的选择题,而在第Ⅱ卷增设一道文言文翻译主观题,分值为5分。这是近年来一项重大变革。从近两年考生答卷的实际情况来看,得分率一直很低。笔者认为,只要科学实施如下三条复习对策,就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翻译是高考语文的必考题型,以高考语文全国卷Ⅱ文言文翻译的试题为例,探讨文言文翻译中的技巧以及新课标背景下文言文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考点点击】2007年全国语文高考大纲(文言文部分)中明确要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自2002年文言翻译主观题型设置至今,高考试卷中对文言翻译的考查力度不断加大。2007年高考18套试卷中有17套设置文言翻译考题,分值最少为5分,大部分试卷保持在9-10分。题目大多设置在第Ⅱ卷,一般不再另选语料,从第Ⅰ卷文言语段  相似文献   

14.
据新浪网报道,高考语文主观题赋分一直存在“不明确”的问题,例如文言文翻译,在阅卷中有关键词翻译正确给分、翻译错误扣分的要求,而试卷题干中却没有明确考生必须把哪个关键词翻译正确。如2008年全国卷I第11题题干表述为“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题中谁是关键词?面对这种情况,考生常常是猜,或根本没有关键词的意识,或者考生认为甲词是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对文言文翻译的考查,2002—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已一改长期以来采用选择题的考查方式,让考生直接翻译句子。振叶寻根,试题的考查目的仍是对文  相似文献   

16.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高考中文言文阅读的一个重要考点,这是把句意理解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的一种考查方式,是文言文阅读考查中带有综合性的一道试题.从学生答卷情况看存在诸多问题:语言不合规范,误译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误译原句语气,因此必须准确理解原文.翻译的前提是理解,而翻译的目的就是让人明白原文的内容.从考查的形式看,1992-2002年全国春季卷的文言文翻译均采用“四选一”客观性题型,从2002年全国秋招卷开始,由客观题变为主观题,侧重考查考生翻译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文言文翻译带有一定的主观成分,对考生的要求也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的文言句式的判定,句子语气把握等,常常是阕卷的采分点.本文结合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想从中探究一些解题思路和方法,以帮助同学们掌握解答此类试题的技巧。  相似文献   

17.
自从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沉寂多年的文言文翻译作为主观性试题重新出现,至今已延续7年,且分值在不断增加。文言文翻译考点为高考能力层级B级,主要考查考生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可这一考点在考生眼里并不是容易得分的,它一直是近几年高考文言考查的重点、难点和热点,以致学生流传出一句顺口溜:高三学习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现代文,三怕周树人。  相似文献   

18.
2002年高考以来,沉寂多年的文言文翻译主观题重新出现,分值是5分。2009年三套全国卷为10分,江苏卷、湖北卷、四川卷、山东卷、江西卷、安徽卷、辽宁卷等也增加到10分。为此,有一点先要明确,我们应把“取法于课内,积累于课外”视为复习备考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参加2005年高考语文阅卷工作后,感觉全国卷试题文言文翻译及其评分标准传达出的新信息,也许是个新的导向,值得师生认真研究,以利今后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0.
黄庄 《中学文科》2006,(5):53-53
近年来,语文高考试题中的文言文翻译分值提高到了8分,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那么如何提高翻译能力呢?下面我们先以2005年广东语文高考的相关题目为例,谈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