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城市小说中有一类以表现现代人的欲望渴求为写作重点,其中以张欣、何顿为代表。张欣和何顿的小说都将现代都市中人的欲望作为表现题材。张欣的都市欲望小说会预设光明的结尾,而何顿的小说则对欲望失控的人物进行惩罚。这显示出他们对都市欲望的复杂态度。  相似文献   

2.
节奏是一切艺术表现最基本的组织力量,是艺术魅力之所在,更是艺术生命力之所在。一部艺术作品的形象与形式的和谐、优美、新颖必须合理巧妙地处理好节奏。中国传统戏曲中的节奏美表现在:情节节奏安排长短相宜、急缓相间,戏曲结构铺陈上的顺逆互衬,唱念做打技术布局上的节奏变化,动静权益、有张有弦的节奏搭配。  相似文献   

3.
全国卷高考小说文本有机插入了书信、碑文、布告、报道等应用文体,这些文体在艺术表现、故事节奏、叙述色彩等方面对全国卷高考小说的作用,体现了小说创作的美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探究并找寻出备考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提到张欣这个名字,就会让人自然而然地与都市联系起来,在当今都市文学的风景线中张欣的作品确实是一片绚烂的色彩,从她的《首席》、《爱又如何》、《掘金时代》、《如戏》等等当中,我们看到张欣似乎天生是为当代都市写小说的。张欣在城市这方舞台中找到了自我表白、自我抒发的机会,她表现着女人们和男人们在都市中的追求与挣扎,欣喜与苦恼,幸福和悲伤,升腾和堕落。她以自身的抒写丰富着都市的现状和个性,也表达着自己的情感和追求。张欣带着红尘中的一颗浪漫之心,打探着商业化城邦中物欲横流背后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情感追求,表现了…  相似文献   

5.
都市牧歌:张欣审美的古典情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代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张欣小说 ,表现出来的却是自然经济体制下滋生出的古朴审美理想。注重道德情操 ,赞美情深义重的亲情和友情 ,弘扬刻苦耐劳的传统精神 ,是张欣小说主人公塑造的审美理性观照。实际上 ,作家是将自然经济体制下维系人际关系的种种情意 ,抹去其封建色彩 ,理想化为超越历史时代的普遍的人格人情美。  相似文献   

6.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魅力依赖于它那独特的节奏 ,这种节奏主要表现在重复和变化两方面。  相似文献   

7.
鲁迅堪称巧妙处理小说艺术节奏的典范,但这点却鲜有人论及。本文就鲁迅现实题材的小说归纳了其艺术节奏的几种外在“型式”;剖析了其艺术节奏的内在“灵魂”,即一种情绪的律动;评价了其艺术节奏的特点和艺术价值。这些意见为鲁迅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提供了较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鲁迅堪称巧妙处理小说艺术节奏的典范,但这点却鲜有人论及。车文就鲁迅现实题材的小说归纳了其艺术节奏的几种外在“型式”;剖析了其艺术节奏的内在“灵魂”,即一种情绪的律动;评价了其艺术节奏的特点和艺术价值。这些意见为鲁迅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提供了较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阿赫玛托娃的早期诗歌主要是爱情诗,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大胆的创新.形式方面的创新主要是艺术手法的创新,表现为戏剧手法、小说技巧、隐喻方式、语言创新、节奏变革,并取得突出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0.
吕红 《文教资料》2006,(33):67-68
本文以《流年》、《岁月无敌》、《爱又如何》等小说为例,探索张欣对传统美德的思考。首先张欣的小说格外关注和赞美女性的传统美德;其次张欣通过展示传统女性面临的困境表达自己的关怀与忧虑;再次部分女性人物过于道德化而显得虚幻,呈现出理想化和模式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天有阴晴雨雪,月有明晕圆缺,河有曲折往复,人有生老病死.这种带规律性的自然变化,就是事物运动的一种客观节奏,小说主要是反映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生活的,社会生活是形形色色的人际关系的形形色色的运动,自然也充满着运动的规律性、节奏感.把社会生活加以审美表现的小说,要能以艺术符号的形式,激发起读者。的审美想象,产生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就要善于把社会生  相似文献   

12.
阿赫玛托娃的早期诗歌主要是爱情诗,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大胆的创新。形式方面的创新主要是艺术手法的创新,表现为:戏剧手法、小说技巧、隐喻方式、语言创新、节奏变革,并取得突出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3.
张欣:现代都市女性的歌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城市文学的背景下论述了张欣小说创作的女性主义视点,揭示了作家在常态人生中反映出的现代都市女性的无奈与洒脱的情感体验,并探索了她与男作家的城市小说创作,以及与一些女作家的“私人化”小说创作的不同之处,从而探索了张欣小说创作的特点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迟子建的小说诗意浓郁。这在很大部分上归因于她的出色的语言功力。她在修辞层面上对节奏、声韵和词语表现的独特的审美追求 ,体现出良好的艺术感觉和坚定的民间写作立场。  相似文献   

15.
动画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在节奏的表现上有其独特性。但动画在节奏审美形式的表现上,离不开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借鉴和模仿。本文从动画画面节奏的审美功能出发,分析动画画面节奏对电影、文学、戏剧、现实生活等艺术形式的借鉴和模仿,最终形成动画所特有的节奏审美表现形式,展现了动画艺术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关于《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叙事艺术,学术界有种种评论,但对其叙事节奏的研究却少有人涉及,未能揭示出小说所独具的音乐美。文章认为,与传统小说的单维时间型节奏相比,《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叙事节奏显示出一种积极的开拓精神,即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来进行节奏的构建和营造,从而形成了一种时空复合型的节奏。这不仅为读者的文本解读带来一种别样的格调和情致,增强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而且也体现出作者在现代小说节奏构建问题上的独特思考和大胆创见。  相似文献   

17.
提到张欣这个名字,就会让人自然而然地与都市联系起来,在当今都市文学的风景线中张欣的作品确实是一片绚烂的色彩,从她的《首席》、《爱又如何》、《掘金时代》、《如戏》等等当中,我们看到张欣似乎天生是为当代都市写小说的。张欣在城市这方舞台中找到了自我表白、自我抒发的机会,她表现着女人们和男人们在都市中的追求与挣扎,欣喜与苦恼,幸福和悲伤,升腾和堕落。她以自身的抒写丰富着都市的现状和个性,也表达着自己的情感和追求。张欣带着红尘中的一颗浪漫之心,打探着商业化城邦中物欲横流背后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情感追求,表现了都市中人欲望的交织、缠绕与升腾,写出了在喧嚣尘世中追求、渴望真情实爱的人们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8.
鲁迅小说对故事时间的巧妙安排,体现了鲁迅崭新的时间观念和深刻的思想意义,并产生了类似戏剧艺术的魅力效应。鲁迅小说以场景与省略交替的戏剧化节奏改变了小说的常规,在很大的程度上体现了作者追求客观、直观、写实的审美理想。鲁迅小说采用现在时的基本时态所表现出来的戏剧艺术特性,突破了中国传统小说在叙事时态功能上的观念。鲁迅小说对重复叙述的普遍运用使其获得了与戏剧在结构上喜用重复手法所创造的相似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绪论在中国画的水墨画中墨分五色,由墨色的焦、浓、重、淡、清产生丰富的变化,表现物象,有独到的艺术效果。通过墨色的变化产生不同的色彩空间感。版画中的黑白木刻中的黑白也会通过黑、白、灰的变化产生一种音乐的节奏美。节奏存在于宇宙的一切事物之中,对比是节奏产生的条件,而强烈的对比则是版画艺术所特需的,并作为一种基本观念在统帅着。  相似文献   

20.
《只争朝夕》是公认的索尔·贝娄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对小说的叙事节奏进行了分析,认为小说通过对主人公汤米·威尔赫姆人生中痛苦但具有关键意义的一天的描述,体现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叙事中时快时慢,张弛有度,造成叙事节奏的多种变化,丰富了小说的叙事艺术,给读者以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