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一些新闻刊物上有文章或资料提到: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个通讯社是邵飘萍1918年在北京创办的新闻编辑社.而据方汉奇的《中国近代报刊史》载,已知的最早的国人办的通讯社,是1904年在广州创办的"中兴通讯社"(见1934年《广州年鉴》).这个通讯社比新闻编辑社时间上要早十四年.其实,在邵飘萍创办新闻编辑社前八、九年中,我国国人自办的通讯社已先后创立不下二十家.如1909年李盛铎、王侃叔等在比利时创办的远东通讯社,1912年1月创办于广州的公民通讯社,同年九月于上海创办的民国第一通讯社,同年11月于广州创办的展民通  相似文献   

2.
基本任务与基本经验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诞生的新华社新闻研究所,走过了20年不平常的历程。 1980年1月,新华社党组决定正式成立新闻研究部。1982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撤销新闻研究部,设立新闻研究所。 重视和强调新闻研究工作是新华社的优良传统。早在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成立不久,就在瑞金创办了新闻业务研究性刊物——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最早的通讯社,半个多世纪来,我国报学界大都认为是邵飘萍于民国五年在北京创办的“新闻编译社”。这是错误的。这种错误的说法首先出自戈公振二十年代写的《中国报学史》一书,书中说:“我国人自办之通讯社,起源于北京,即民国五年七月邵振青(飘萍)所创立之新闻编译社是也。”我查阅了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出版的广州年鉴。其中“广州通讯社登记一览表”里就载有四个在民国五年以前创办的通讯社。现照录如  相似文献   

4.
新华社的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的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色中华社或红中社.她与1931年12月11日创办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是一个组织机构,一套人马.1937年1月在延安改称新华社.1979年新华社经过调查和考证,向中央递交了报告,提出原来流行的新华社诞生于1937年4月的说法不符合历史实际,新华社的诞生时间应改为1931年11月7日其前身红中社成立之日.这个报告经中央批准后,新华社的诞生时间也由此正式确立下来.  相似文献   

5.
邓绍根  游丹怡 《新闻大学》2022,(4):42-56+120-121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中俄通信社与华俄通信社是两个不同的机构。前者于1920年7月创办于上海;后者是苏俄国家通讯社的在华分社,总部设在北京。相比中俄通信社,华俄通信社的存在时间更长、发稿范围更广。两社的稿件内容极为相似,但各有侧重,中俄通信社旨在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华俄通信社则是苏俄在华代言人。两社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中俄通信社的创办过程中可能得到了华俄通信社在稿源上的帮助。两社都致力于打破当时资本主义国家通讯机构对国际新闻的垄断。中俄通信社的创办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利用通讯社进行宣传,向国内宣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相似文献   

6.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开幕。当晚,新华通讯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成立,并首次播发新闻,报道了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消息及有关文件。红色中华通讯社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建的第一个用无线电台播发新闻的通讯社,它与同年12月11日创办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是一个组织机构,一套人马,对外一般称红色中华社或红中社,也曾用过红中通讯社等名称。  相似文献   

7.
11月5日南通社创办45周年(1943)新南斯拉夫通讯社,简称“南通社”,是南斯拉夫唯一的通讯社。1943年11月5日创办于南人民解放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部所在地亚伊策。1945年全国解放后,迁入贝尔格莱德,成为国家通讯社。向中、美、苏、英、法等40多个国家派有常驻记者,用英、法、俄、意、西班牙五种文字,向世界各地播发新闻,平均每  相似文献   

8.
11月5日南通社创办45周年 (1943) 新南斯拉夫通讯社,简称“南通社”,是南斯拉夫唯一的通讯社。1943年11月5日创办于南人民解放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部所在地亚伊策。1945年全国解放后,迁入贝尔格莱德,成为国家通讯社。向中、美、苏、英、法等40多个国家派有常驻记者,用英、法、俄、德、西班牙五种文字,向世界各地播发新闻,平均每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历史上第一次文字广播,可以追溯到1931年11月7日.这天,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开幕,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色中华社或红中社)成立,并首次对外播发新闻.红中社播发的第一批新闻,就是关于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消息及文件.  相似文献   

10.
“红中社”的全称为“红色中华社”,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的组织机构.红中社在出版报纸的同时,还将一部分新闻编成电讯稿对外播发.中央苏区没有建立一个通讯社来专门从事新闻发布工作,所以由《红色中华》报社兼差代办.“红中社”不是“红色中华通讯社”的简称,所谓“一苏大会”开幕之日成立了“红色中华通讯社”的说法,并没有确切的文献依据.《红色中华》改名为《新中华报》后,继续兼做编发新闻电稿的工作.这项业务在1939年从新中华报社分离出来,单独建立自己的组织机构,新华通讯社遂告诞生.  相似文献   

11.
应民主德国通讯社的邀请,我和新华社参编部余志和在今年秋天访问了民主德国,和德国新闻界的同行们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接触。访问期间的所见所闻,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德通社是民主德国的国家通讯社,创建于1946年10月10日,现在共有工作人员1400名左右,在国内14个专区建有分社,在国外47个国家和地区派有常驻记者。它与89家外国通讯社和新闻机构签订了新闻合作和交换协定。它每天平均播发285,000字,每天向国  相似文献   

12.
世界性通讯社垄断竞争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上把哪些通讯社列入世界性通讯社有不同说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53年出版的《各国通讯社介绍》一书,把美国的美联社、合众国际社和法国的法新社、英国的路透社、苏联的塔斯社这五家通讯社称为世界性通讯社。划分的理由是它们具有雄厚的资本和技术优势,有遍及全球的收集与报道新闻的机构和记者网。1982年美国出版的《世界新闻年鉴》,在上述五大通讯社之外,又加上五十年代后期迅速发展国际业务的中国的新华社、意大利的安  相似文献   

13.
新华社从战争年代的“窑洞通讯社”到和平时期相对封闭的国内通讯社,再到当今跻身于世界四大通讯社之列的世界性通讯社的发展史,是几代新华人对有中国特色世界性通讯社客观规律艰苦探索的历史。 三个基本规律是通讯社的本质属性 建设世界性通讯社必须按照通讯社客观规律办事。这是因为:一、要把新华社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争取未来的更大发展,必须有坚实的理论作为基础和支撑,而这个理论的核心莫过于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关于通讯社客观规律的理论。二、面对新闻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通讯社的干部职工开始重新确定通讯社的座标和方位,寻找通讯社的优势和出路,即必须按照通讯社的规律办事,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三、按通讯社规律办事,具有很  相似文献   

14.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世界性通讯社,是中国共产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赋予新华社的历史性任务。新华社经过几十年努力基本实现了这个目标,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界繁荣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继续缩小与西方大通讯社在某些方面的差距,在国际舆论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把新华社建成一个更大更强的、与中国地位和声望相适应的世界性通讯社,新闻界在关注,新华社人在努力。10月20日召开的新华社学术年会就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探索世界性通讯社规律”为主题,汇聚了新华社人在理论和实践诸方面探索的成果。本期以“探索世界性通讯社规律”为专题,反映新华社人的努力、成就、探索与思考,并以此纪念新华社诞生67周年。  相似文献   

15.
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多瑙河西岸的“太阳山”上,屹立着一幢灰白色的7层楼,楼前有用匈文书写的 MT(?)三个字母,这就是匈牙利通讯社。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匈通社,尤其在最近30年中,报道思想实事求是,造就了一支高质量的采编队伍;经营方式多样,重视技术革新,成为一家很有特色的国家通讯社,在社会主义和欧洲国家中也享有名气。人少效率高匈通社建于1880年,当时是一家私人通讯社。解放后不久收归国有。目前共有1300名工作人员,分为十几个部门,抄收塔斯社、法新社、路透社、美联社、合众社和新华社等20多家世界大通讯社的新闻广播,同16家通讯社签订了交换新闻的合作协定,平均每天播发五六十条国内新闻和20多条体育新闻,编译200  相似文献   

16.
最近,新华社有关研究人员在一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中社与红军宣传方面的史料复印件中,发现了1934年3月1日出版的第13期<工农通讯员>.该刊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新华社前身红中社在江西瑞金创办的,也是新华社历史上最早的新闻业务刊物.  相似文献   

17.
抄收中外通讯社的新闻电讯,编印成参考刊物提供给党政军有关领导同志参阅,是革命战争年代新华社所肩负的重要职能之一.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在江西瑞金成立之前.中央苏区的第一部红军电台就曾抄收中央社的新闻电讯和截抄国民党军队的军事电报,供红军领导人参阅,毛泽东曾对无线电通信技术人员说:"你们送来的材料太好了.让我们开了眼界,这是没有报纸的报纸啊!"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6,(12)
环球通报社是熊希龄从国际政治传播的视角、现实外交的需求而提倡创设的新闻机构,但它是否真正得以实行?是否具有近代通讯社的性质?这两个问题至今众说纷纭、悬而未决,这正是本文将要讨论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对文献的重新梳理、解读和考据,环球通报社只是提上日程而未有真正设立,但熊希龄对该机构的初衷是期望将其打造为具有近代通讯社性质的新闻机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新华社根据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要求,努力发展以电传供稿为主的国外供稿业务,改变了过去新华社对外新闻发稿“上天”多、“落地”少的局面,在国际新闻市场初步站稳了脚跟,以具有中国特色和反映第三世界正义的呼声、合理的主张的世界性通讯社,向西方通讯社发出挑战,展开竞争。这标志着新华社正在经历一个从国内通讯社向世界性通讯社转变的历史性进程。改革开放,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提出新华社肩负着向国内、国外发稿的任务。对国外,新华社较长时期主要是将英文新闻发向天空,由各国通讯社抄收,根据它们各自的需要将抄收到的新  相似文献   

20.
张子晶 《传媒》2018,(10):59-62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简称卫星社,于2014年10月成立,总部设在莫斯科,是"今日俄罗斯"通讯社旗下独立的多语种对外传播平台.依托其母体"今日俄罗斯"通讯社,卫星社拥有原俄罗斯新闻社、原"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等俄罗斯老牌传媒机构的历史血统.成立至今,其已在美国华盛顿、中国北京、法国巴黎、德国柏林、英国伦敦、埃及开罗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社,其通讯社新闻专线每天用汉语、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4种语言,24小时不间断地向世界传送新闻信息,其30多个语言新闻网站、手机客户端每天影响着数以千万的全球用户.本文将从形象、理念、行为三个维度来考量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品牌传播战略与传播实践,以期对我国传媒机构的品牌构建,及对内、外传播实践带来一定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