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1978年3月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指出语文教学存在"少、慢、差、费"现象。而几十年过去了,这种现象在许多教师的语文教学中依然如故。那么,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从“负效”“无效”“低效”到“有效”“高效”呢?  相似文献   

2.
范国强 《江苏教育》2007,(18):13-15
崔峦在全国第五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谈到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时指出:目前的阅读教学,“非语文、泛语文的现象比较严重”。笔者以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片面理解“大语文教学观”和“软化学科界限”等新的课程理念,语文课堂上出现了大量的目标不明、学科界限不清的扩展和延伸。为了还语文教学本来的面目,我们必须明确语文教学的“标”,把握扩展延伸的“度”。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园地异常“繁富”,但在“繁富”当中,却也存在着真伪莫辨的现象。针对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过于“标新立异”、常规教学中违背语文教学基本常识等问题,笔者指出语文学科的“伪教学”这一现象,并初步归纳为以下表现:  相似文献   

4.
针对语文教学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本文从社会大环境、教师、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如何破解语文教学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5.
由于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理解的偏差和实践的走样,近些年在语文教学中出现一股“泛语文”现象(细分下去还有“乏语文”、“非语文”和“反语文”,我将这四者合称为“F4现象”)。这引起了有识之士的警惕,不少人对这种语文新课改中的新现象进行批判,这是十分必要的。所谓“泛语文”,  相似文献   

6.
语文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学科,其责任之重、作用之大不言而喻。可是,当今社会,重理轻文的现象极其严重,虽然,语文教学反复改革,可是,怎么也不见国人对语文学习兴趣的提高。这种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我从“一堂课的教学”“一个阶段的教学”“一个时期的教学”“一个时代的教学”纵向分析其原因,以发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7.
“语文要素”是语文学习和训练的基本要素。在实践中,有的教师对语文要素认识模糊表现在类似“穿新鞋走老路”的虚化现象。匡正语文要素虚化现象的教学,应从接受美学的视域观照语文要素的落实,探究接受理论与语文要素教学的内在关联;建立师、生同为“读者”的阅读主体定位,认识语文要素的学习属性,从而真正落实语文要素教学,提升学生高质量的语文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8.
当下,有一个字非常时髦,那就是“被”字,比如被增长、被代表、被自愿、被就业等等,简称“被时代”。反思一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一些语文教学现象套用一下这个“被”字,似乎也比较合适。尤其是我们的阅读教学,在这里我姑且称之为“被阅读”吧!此现象如果不加以厘清,语文教学恐难走上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9.
现在的低年级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还大有存在,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关注不够,那么,教师究竟应关注些什么呢?笔者认为,学生的“听”、“说”、“读”、“写”、“演”应该是我们的“关注点”。教师只有落实好这些语文教学的“关注点”,低段语文课堂的教学必将行走在高效之路上。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本文对语文教学现象和日常生活需要以及“读写听说”关系的分析,认为应该重视“说话”教学,提高“说话”能力培养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聚焦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我们欣喜地看到,“满堂讲”、“满堂问”,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现象少了,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现象多了;机械、单调的字、词、句、段的训练少了,丰富多彩的人文关怀多了;整齐划一的语文标准答案少了,珍视学生读书的独特感悟多了。然而,当我们在追寻语文教学的本真意义和核心价值时,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态”也出现了种种失调的现象。一、识字写字中审美功能的缺失眼下的语文课堂,“生命意义”、“动态生成”、“对话”、“互动”等词语出现的频率很高,这些新课程理念确实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气象。但我们…  相似文献   

12.
莫莉 《现代语文》2007,(1):44-46
语文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已取得了不少成绩,这些成绩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印证。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不足主要是针对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一些不好的现象而言的,并且这些现象的存在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果。由于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具体实施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差距和难度,造成了语文教学的一种“假”现象。这种“假”现象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是假的。说语文教学中“假对话”主要是针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对话是假的。对此,笔者将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长期存在低效益现象,在科学主义盛行的时候语文由此受到很多的批评,吕叔湘对语文“少、慢、差、废”的批评引发人们对语文教学效率的思考,自那以后尤其是新课改以前的诸多语文教育改革其实都可以看作是追求效益和效率的改革,其旨归都是“有效教学”。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使语文教学价值的评价不能囿于“有效”与否,在语文领域,对于“有效教学”理论必须给予批判,加以辨析澄清。  相似文献   

14.
经过数次改革,语文教学质量确有显著的提高,但语文教学仍旧存在着“少慢差费”、“高耗低效”的现象,课堂教学仍被“讲读课堂”和“串讲课堂”主宰。“讲读型”和“串讲型”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传统的基础课型。  相似文献   

15.
崔峦先生曾指出:“目前的阅读教学,非语文、泛语文的现象比较严重。”笔者以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片面理解“大语文教学观”和“软化学科界限”等新的课程理念,课改后的语文课堂出现了大量的目标不明、学科界限不清的扩展和延伸。为了还语文教学以本来的面目,我们必须明确语文教学的“标”,把握扩展延伸的“度”。当然,这里所说的目标,既指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也指一篇课文教学的具体目标,还指一节课中各个教学步骤的层次性目标。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用新课标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却存在一些与新课程“貌合神离”的“非语文现象”。它充斥语文课堂,语文教学逐渐地空泛和虚化。“非语文现象”可以表现为不具有语文课程本质属性的活动,也可以是无助学生语文学习的教师行为,还可以是无关语文教学的环节。它脱离了语文学习的语言性、工具性、人文性、知识性、社会性、综合性等特点。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孔建 《现代语文》2011,(11):107-108
在新课程改革走过了十年的今天,我们不难发现在语文阅读教学,尤其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面,存在着种种教学不到位的现象,即“抽条”现象。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阅读教学背景、文本特点、文本内涵和朗读等方面剖析了种种“抽条”现象,以引起语文教师自身的反思,并呼吁大家警惕阅读教学中的“抽条”现象。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中的单元教学法丁俊花“单元教学法”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新举措。它的实施,改变了语文教学中传统机械的单篇独课的讲授方法,克服了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避免了喧“次”夺主的现象,大面积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走出了一条语文改革的新路子。一、“单元教学法”...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教学要不要淡化甚至废除语文知识的教学,在新中国语文教学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个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因为,在那一段时间内,我们不但非常重视,还形成了语文知识教学所谓“八字宪法”的表述,即“字”、“词”、“句”、“篇”、“语”(语法)、“修”(修辞)、“逻”(逻辑)、“文”(文学)。然而,在世纪之交的语文教学改革中,语文知识教学被逐渐’“淡化”“弱化”甚至处于“缺场”的状态。这种现象的产生既和我们过去不恰当地强调语文知识教学引起的反弹相关,又和我们在声讨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时的归因不当相关,有必要引起我们的深切反思。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伴随而来的另一种现象却使我们极为忧虑,那便是语文教学的另一主体——文本的“异化”,有人也称之为语文教学中的“失魂落魄”现象。事实上,许多教师并没有引起有效的反思,且一味地“热衷于”所谓的课堂改革。下面就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的“异化”文本现象进行案例式分析,并相应提出一些探讨性的规避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