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电视剧(本文所说的电视剧均指电视连续剧,非单本剧)是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是电视台抓收视率的重要“法宝”.也是广告商乐意投放广告的节目种类。因此,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在黄金时间里安排播出电视剧。然而,叫好又叫座的和特别拙劣的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作品属于中档。电视台的黄金时段还得依赖这些中档的电视剧来填充。  相似文献   

2.
电视剧的生命周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剧对于提升电视台收视率、拉动广告创收的作用十分显著。据粗略统计,全国省级卫视中约占广告总时长45%的广告是在播出电视剧时播出的.电视剧带来的广告收入占电视台广告收入的五成以上,电视剧也因此被业界人士称之为“电视台的发动机”。正因如此,电视剧的购买和编排已经成为电视台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3.
王佳兰 《新闻前哨》2004,(12):26-27
名牌栏目是电视台的“闪光点”,“闪光点”多了电视台就会变得光彩夺目、熠熠生辉。河南电视台戏曲栏目《梨园春》可谓是河南电视台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其收视率在河南地区比电视剧还高,几年来稳居河南卫视播出节目的第一名,是河南电视台的名牌栏目。  相似文献   

4.
“限广令”之后,原来在电视剧时段播放的广告该如何分解消化,晚间黄金时段的电视剧编排又该实施什么样的策略?各地电视台绞尽脑汁,各显神通。江苏综艺频道的(《好剧连连看》,立足频道热播电视剧,以外采自拍的形式,涵盖资讯、娱乐、民生等各类信息。节目创办之初,每集电视剧后面都设有—档,今年元旦开始,又在精品剧场之前增加了一档纯剧情提示类的《好剧连连看》,承上启下,串珠勾连,成为综艺频道节目之间的精彩连接点。  相似文献   

5.
刘刚 《视听纵横》2008,(6):105-106
电视剧是电视台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专业的影视频道,更是节目的主体,对电视台的广告创收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电视剧市场价格竞争异常激烈,有实力的卫视台、省级台为了“独播”往往不惜成本,以达到“垄断”效果,城市电视台往往因规模小、资金少而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偶尔倾力为之也是产出与投入不成正比,这就让部分“二轮”电视剧的利用出现了生机。  相似文献   

6.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长沙电视台开始拍摄单本剧,创下了连续三年捧得中南地区电视剧“金帆奖”的佳绩。1990—1996年长沙电视台开始涉足中、短剧,电视剧《无声的歌》实现了湖南电视剧“五个一工程”零的突破,《甲申祭》获得全国戏曲电视剧一等奖,《布衣毛润之》获得—匕天奖”一等奖。1999年起长沙电视台开始致力于鸿篇巨制的精品历史电视剧的打造,与中央台以及北京同道文化公司共同投资2000多万、历时三载拍摄的44集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播出后,好评如潮,连获第七届“五个一工程”优秀电视剧奖,“金鹰奖”最佳电视剧等8个奖项,“飞天奖”最佳电视剧奖、最佳导演提名等6项大奖。  相似文献   

7.
日本东京放送TBS电视台新年推出木村拓哉主演电视剧《华丽一族》,被誉为2007年冬季档电视剧的王者,一开播就登上收视排行榜榜首。东方出版社同步出版该剧原  相似文献   

8.
对于一个内地的电视媒体来说,综艺节目、电视剧和新闻节目是竞争收视率的三大法宝,要树立电视台的品牌,这三者可谓当仁不让。现在让我们比较一下,谁最能担当这一角色? 能塑造电视台品牌的,当然是能提升收视率和电视台形象的栏目。提升收视率,似乎是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强项:君不见一个“某某大本营”立即火了好几个电视台,“某某格格”一出,立即收视无敌。然而,电视剧只是一阵风,“格格”走后,各台又陷入了收视困境。娱乐节目更关乎节目本身,似乎总是游离于其它节目,对品牌这一长期工程难有决定性的作用。 新闻能作什么?新闻节目先天就具有其它栏目不太具备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9.
李华 《新闻世界》2003,(12):20-21
近年来,电视剧播放的“扎堆现象”日趋严重。何谓“电视剧播放的‘扎堆现象’”呢?这里主要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许多电视台都在播放同一部电视剧的现象。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笔以今年6月1日-29日的《中国电视报》为考察对象对北京电视台卫星节目、上海卫视节目、天津电视台卫星节目等30个省市电视台卫星节目进行了分析。古  相似文献   

10.
椐有关媒体报道,最近有16位中国电视剧界的制片人“大腕”聚集上海,研计2005年电视剧的题材与市场问题。十几位“大腕”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买家——电视台抠门压价,市场——韩剧狂飙,观众——陷入审美疲劳难振,电视剧市场出现尴尬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南京电视台从1983年开始生产第一部电视剧,至今12个年头。象大多数地方电视台一样,电视剧生产经历过初期的“填补空白阶段”(把能否生产电视剧作为一个电视台综合实力达标与否的标志)、“提高知名度阶段”(以争取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获取奖项、扩大一个电视台在全国的影响作为目标),发展到今天的“精神产品阶段”,即电视剧生产不光要为精神文明建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低迷和新媒体的冲击,各大电视台特别是省级卫视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各大电视台都使出了自己的绝活来应对日趋下降的收视份额,主打新闻也好,主推电视剧也好,主抓体育也罢,总之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得综艺者,得天下”是电视人长期以来总结出的铁打定律,所以在卫视的版图上,无论是第一集团军,还是其他的方面军,都无一例外的都扛起了综艺的大旗.如今,电视上最普遍的一种节目形式已经非综艺节目莫属了.它通常被放在周末档的黄金时段,甚至被有些卫视放在工作日的黄金时段和电视剧一拼高下,创造出一个个收视奇迹.  相似文献   

13.
自制剧是由电视台投资、拍摄、制作,拥有自主版权,只在本台播出,或者进行二次销售的电视剧。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保证了资源的独享性,并且电视台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对剧本进行修改或终止拍摄。由于自制剧的播出对自家电视台具有唯一性,因此,电视台在自制剧的播出时间、播出方式、播出进度等方面可以适时调整。所谓“自制”,是指电视剧在制作和播出体制上的创新,是电视剧“制播合一”的雏形。  相似文献   

14.
对于农村居民而言,电视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信息获取途径。如何利用好这一优势,发挥电视媒体对农民的服务功能,使对农节目更具影响力而最终形成品牌?《农技110特快》是衢州市广播电视台多年来着力打造的面向“三农”的一档电视专题栏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从电视剧每年为大多数电视媒体带来70名左右的广告收入中不难看出,电视剧已成为电视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视台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然而纵观中国的电视剧生产市场,虽然每年电视剧的生产量近万集,但优秀的剧目却是少之又少,真可谓是千金难求。依据“稀缺产生价值”的经济学原理,优秀剧集无疑成为众多电视台争相购买的对象,因此,“独播剧”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6.
这是国内电视剧市场的第二次“地震”。2000年,广电总局一道“关于在各电视台黄金时段禁播境外(包括港、台)剧”禁令,给内地一直低迷的电视剧市场带来异常的繁荣,也改变了几乎每一个电视剧从业人员的命运:4年后,又是广电总局的一纸禁令。却激起电视剧市场几乎相反的反应……这回,市场和业者又会去向何方。  相似文献   

17.
胡韶良  徐彬 《视听纵横》2002,(6):100-101
对于县市级电视台来说,本地的新闻报道是其安身立命的一档节目。然而,新闻不活,电视新闻不活,县市电视新闻更不活,却是个不争的事实,或许是“爱之越深,责之越切”,基层观众朋友对于这档“离得最近的新闻”,常常是“看中骂,骂中看”。于是,如何办活县市电视新闻,就成丁我们县市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一个值得长期苦苦探索的课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江山广播电视台历经三年,探索通过建立栏目机制“逼”活电视新闻的路子,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作了比较成功的尝试.还值得我们来分析与思考一番。  相似文献   

18.
所谓“自制剧”其实与“制播合一”概念类似,电视台独立投资制作拥有自主版权的电视剧,在自己的平台上播出并进行二次销售。自制剧的概念并不新鲜,构成“韩流”主力的韩国电视剧超过八成都是电视台自制剧,美国HBO(Home Box Office)也是以高质量的自制剧集令其他电视网倍感压力。  相似文献   

19.
沛县电视台对农栏目《农村科苑》创办以来,从栏目自身的定位、内容到运作形式,都以追求“三贴近”为特色,成为沛县电视台的一档精品栏目,曾被评为“徐州市十大品牌栏目”和“徐州市十大名牌栏目”。  相似文献   

20.
一家电视台垄断一部电视剧的播出权,观众不会在其他频道中看到这部电视剧,这就是所谓的独播剧。在低端卫星频道逐步退出竞争的同时,卫星电视频道“VIP俱乐部”将瓜分主要的卫星电视收视份额和市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