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聘用朋友有什么不好?很多人不理解。是啊。在你取得成功的时候,有朋友和你分享喜悦:在你苦恼的时候.有朋友听你诉说:在你遇到困难时.是朋友向你伸出援助之手。为什么不能聘用朋友?我们的回答是.当朋友变成了你的员工.当你变成了朋友的上司,那么。这种关系就会增加你的管理难度.因为.当朋友有了错误时.你碍于面子而不愿批评他,结果.其他的员工便以此为榜样.他们会说.同样的错误。你为什么不批评某某而专门批评我。在这种背景下.你又怎么能让你的部下心服口服?你的事业又怎么可能获得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2.
数数过往的日子,到2017年,我当记者已经有10个年头了.10年,我从一个“新兵”变成“老兵”.在注意到一些媒体起起落落,或关停或新生时,我的一些朋友时常问我:“你怎么还干这行?你还会不会继续干下去?”我总是毫不犹豫地说:“一定会干下去.”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同一好友闲聊,当谈及报纸批评时,朋友诚恳而又关心地提醒我:“以后可别再搞批评了,干大半辈子新闻工作,别在临秋末晚跌进去。”朋友走后,我心绪久久不能平静。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朋友提出这个问题?思来想去,最后找到了结论。我的朋友很关心近期关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报道,他对我的提醒,是在他看过刘宾雁同志被开除出党的报道以后提出来的。我很感谢朋友的关心,但却不能接受他是非不清的提醒。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先后主持和参与的批评报道大约有20余起。由于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坚持实事求是,注意掌握正确的批评方法,本着有利于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同一好友闲聊,当谈及报纸批评时,朋友诚恳而又关心地提醒我:“以后可别再搞批评了,干大半辈子新闻工作,别在临秋末晚跌进去。”朋友走后,我心绪久久不能平静。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朋友提出这个问题?思来想去,最后找到了结论。我的朋友很关心近期关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报道,他对我的提醒,是在他看过刘宾雁同志被开除出党的报道以后提出来的。我很感谢朋友的关心,但却不能接受他是非不清的提醒。  相似文献   

5.
错了就错了,悔了就悔了!凭什么誓死不回头?就是要转身,掉头,往回走。前面是沙漠,来路上却已遇到一生中难以再遇的甘草,为什么不回头?你曾经爱的人也是爱你的人由于误会而分手,当你们再一次走到一起的时候,为什么不解开彼此的心结再续前缘?你曾经非常热爱的一份工作因为种种原因而失去,如果有机会,为什么不能再回去?你曾经被前方的十字路口所迷惑,既然已经知道是一个陷阱,又何必再徘徊?总有一些事情经历了才知道对错,总有一些东西失去了才知道珍贵,既然知道了,为什么不回头?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牵绊?总以为天涯何处无芳草,总以为后面遇到的会…  相似文献   

6.
秦玲 《出版参考》2004,(4):40-40
你是不是曾经想不透,为什么最好的点子竟是在洗澡的时候想到的?或者为什么随着假期即将结束,自己却变得越来越有洞察力?这与你的脑袋怎么思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哎呀,你是个坚强的男子汉,怎么哭了呀?"当我们在大街上走的时候,看到男孩子哭,我们就会很快地跑过去对他们这么说. "别哭了,有本事你就战胜它……"当我们看到有人因为痛苦而哭泣的时候,我们也会这样安慰他.  相似文献   

8.
坦诚     
小时侯,和好朋友闹别扭了,一句"我不和你玩了"就足以让对方不知所措,然而很快又会和好如初,因为做错事的一方会说"对不起".那时真的单纯,让人怀念.长大了,没有人再说"我不跟你玩了",更没有人会说"对不起"了.长大了,就很少有小孩子那样的争吵,那么干脆利落,不留下任何不良的痕迹.长大了,只是长期地把小小的矛盾不断累积,最后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成了导火线,足以把一座友谊的大厦给摧毁.我们为什么会变成一个如此"心胸狭窄"的人呢?  相似文献   

9.
孤独的感觉     
千树 《档案管理》2005,(2):95-95
人本质上都是孤独的。在一些最关键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人都无法帮你,朋友满天下也去除不了孤独的感觉。到头来,当你在生命的尽头,亲朋好友围着你泪眼相看时,你反而更加孤独地面对黑暗的终点。整个人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无边无沿又静悄悄的宇宙之中,人类在地球这只孤舟中虽然折  相似文献   

10.
2002年底,退休后的我当上了东方网评论部的编外编辑。当时有熟悉的朋友惊讶地说:怎么,你到东方网去了?一个?号,其意不言自明。九年时间过去,现又有朋友问我:你  相似文献   

11.
记者如何提问,不仅能反映出记者的个人“兴趣”,更能体现出一个记者的职业素养。在美国举行的体操世锦赛上,美国NBC电视台女记者采访奥运会冠军李小鹏时的问题是:“你平时喜欢干点什么?你最好的朋友是谁?拿了冠军之后你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改变?”《洛杉矶时报》记者采访中国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时的提问则是:“如果不当教练你最想做什么工作?你的家人对你从事体操运动有抱怨吗?你有孩子吗?”而中国记者提问起来紧皱眉头:“中国队的失误为什么会这么多?我们为什么会落后美国队两分多?赛前准备会你对队员讲了些什么?”更有中国记者问黄玉斌:…  相似文献   

12.
赞扬和批评是分不开的。没有批评,只有赞扬,人便难以发现自己的错误和缺点,也就难以取得更大的进步。但批评要讲究分寸,巧妙的批评不仅使对方容易接受,而且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志总是无法准确把握批评的方式和话语的分寸,明明没有恶意,却让批评变成了破坏同志之间感情的“毒剑”,伤害了对方的感情。测绘班班长小张业务能力强,却不会使用电脑,每次处理文件时都要找工程科的小马帮忙,而小马每次都要说小张几句:“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你怎么连这么简单的东西都不会用?作为一个业务骨干,综合素质太差了,要尽快学会使用电…  相似文献   

13.
提出深度批评报道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的社会复杂.深度批语报道不仅要回答错误发生在何时、何地、是何人犯了何种错误,更要回答读者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失误,其深层次的原因何在?正是因为这五个“W”,常常受到新闻事实本身的复杂性、新闻背景的复杂性以及记者本身的局限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局限,使深度报道进行不下去,即使写出来,也可能种种原因不能公开发表.结合我自己的采编实践,谈点感受.  相似文献   

14.
田园 《今传媒》2006,(12):57
做了驻站记者后经常会想起六年前的一天,一位朋友告诉我,新华社招人你为什么不去考考呢?我当时对这朋友说新华社有什么好的,难道它比这神圣的教育职业还好吗?这位朋友注视着我说,以你的性格从事新闻职业是最好不过了,你知道吗?新闻记者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人们把记者都称做“无冕  相似文献   

15.
高小定 《今传媒》2007,(10):40-41
一 不久前,参加了一个"朋友"的聚会.一大桌子人,其中有公务员、有在企业当员工的,还有一位记者.刚入座不久,一个在政府里做事的小头目就冲那位做记者的朋友说道:"你们记者现在自以为很牛?可你知道我们在下面说你们什么吗?说出来你可不要生气哦!我们说记者是苍蝇,碰到了也不能往死里打,一旦打死,就会招来一群.因此,我们现在对付记者,都是给塞点甜头,然后哄他赶紧走."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好面子,中国企业一样好美誉,这是对尊严的维护,无可厚非.但是.人总有缺点和失误,不可能永远鲜花掌声相随.当你被当众批评时,你不可能像金榜题名一样的态度吧?  相似文献   

17.
朋友,当你在人生的漫漫长途中辛苦跋涉,感到力不从心,十分疲惫的时候;或者面临条件太差,慨叹生不逢时的时候;或者屡试不中,而竟心灰意懒的时候;或者遭遇不幸,以致一蹶不振的时候。你也许会彷徨、苦闷,甚至在心里发问道:——人生的真谛到底是什么呢?一个人究竟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呢? 这些问题对我们年轻的朋友们来说,确实是应该求得正确的答案的。  相似文献   

18.
当你看着挂机外挂上的一行行信息,看着人物经验,等级在不停的飞涨时。当你使用着那些变态的外挂,蹂躏着其他玩家的时候,你是否有些兴致索然?当你被同样使用外挂~的强大玩家PK时,你是否有一丝愤怒?当你遇到某种不顺心的事而用外挂在城中挂机叫骂时,是否有种无奈?当你辛苦杀死怪物却发现由于外挂的缘故,怪物丢出的物品并不属于你。这时你会如何?当你在使用外挂时,你有没有想过外挂对游戏的影响,如果没有,我只能说,你不配做一个游戏玩家。  相似文献   

19.
如果你是书的作者,当你看到自己倾住了心血写成的书籍,被弃置在书店的折价销售柜里而又无人问津时,你会产生怎样的想法? 如果你是一个出版工作者,当你看到自己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编印出来的图书,悄无声息地尘封在图书馆的书架上无人借阅时,你又会作何感想呢?  相似文献   

20.
有如亲临其境的广播当我们坐在收音机旁边收听球赛或长江大桥落成典礼的消息的时候,如果有人问:你是喜欢听文字通讯,还是喜欢听广播记者在现场直接向你介绍的口头报道呢?不用说,你一定是喜欢后一种的。这是很自然的。因为当你在听球赛广播的时候,那十分急促、紧张的声音,紧紧地抓住了你;听到惊险地方,会叫你透不过气来;听到胜利的时候,你又会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