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刘光裕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编辑学家之一,他的编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编辑学基本理论和编辑出版史两个方面.他的编辑学思想主要表现为:从出版本位出发,提出以出版编辑为本位的编辑观;在研究编辑学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较为系统的编辑学学科思想;重视编辑的社会文化关系研究,开创编辑学研究的"中介服务派";提出"有出版才有编辑"的编辑史观.  相似文献   

2.
论编辑主体性与创新思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编辑主体性内涵 编辑主体性是指编辑在具体的编辑实践活动中,由编辑自身内在思想品格、知识修养、文化品位等所构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精神产品的选择和加工中所体现出的能动作用.编辑主体性的发挥,不仅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文化产品传播的质量和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走向.因此,探讨编辑主体性的内涵及其有效发挥具有重要意义.编辑主体性的内涵十分丰富,概括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编辑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出发,全面分析了媒介内容生产方式变化对编辑职业的影响.认为信息传播速度和数量与内容可靠性、稳定性及可传承性的矛盾,是编辑活动固有的基本矛盾,决定了编辑职业的内涵.文章认为,现代编辑是集文明选择者、标准制定者、作品加工人、传播把关人于一身的人类文化缔构师,会通过否定之否定过程建立新常态.从编辑的职业内涵出发,从人类文化和社会进步的高度探究编辑职业变迁的规律,是打造全新的编辑职业形象,适应媒介内容生产方式变革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4.
要说我的工作经验,我把它概括为一二三,也就是一个一,二个二,三个三。 一个思考的大脑 一个一,是说一个思考的大脑,也就是一个编辑工作的思想原则。我把它叫做“新编辑观的追求”,我写过一篇同题的文章,也把它拿来做了我的编辑工作论文集的书名。 这个思想原则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大约从80年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是叶圣老诞辰120周年,叶圣老是我国近百年来的文化大家。他在文学教育和编辑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在编辑工作上,花的时间是最长的,花的心血也是最多的。关于叶圣老的编辑思想,许多论者从不同角度有许多概括,都是令人佩服的。1999年,我应邀参加纪念叶圣老诞辰105周年的"叶圣陶出版思想和实践研讨会",不揣冒昧,就叶圣老的编辑思想作过一次题为《一切为了读者:叶圣陶编辑思想的核心》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将叶圣陶先生的编辑思想概括为:坚定的从业信念、强烈的思想内容表达观、读者至上的服务宗旨和大写的编辑人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唐代编辑的重要经验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鼎盛时期,编的书也自然多。从编辑工作的角度看,有三部书的编辑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 (一)唐代建国后,天下方定,高祖李渊在武德五年敕令欧阳询等20人编辑的《艺文类聚》; (二)唐玄宗李隆基指令丞相张说领导徐坚等人编辑的《初学记》; (三)五代赵承祚编辑的中国第一部词选《花间集》。这三部书向我们提供了一条很重要的编辑工作经验,这就是:编书要有创见,要创新,要走自己的路。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相似文献   

8.
多元文化发展的态势正使我国文化之生存和发展面临诸多的挑战,编辑作为文化的传播主体,必须具备清醒的文化自觉.从编辑的职业功能、编辑工作的现代发展需要以及编辑的文化不自觉状况出发,提出了强化编辑文化自觉的必要性;编辑的文化自觉表现为大编辑的发展理念、理性的文化批判意识、强烈的文化责任感以及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等多个维度;必须从加强理论学习、促进文化创新和文化交流、改革编辑文化工作制度等方面来强化编辑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9.
在“编辑学讨论”栏目中,胡光清同志的“中国古代编辑思想史论”系列文章刊出了其第10篇——《论“互注别裁”》,并以此而标了一个句号。文末,作者写了一个短短的“附记”,透出了他本人为此而建构框架、布局谋篇的数载艰难跋涉的历程。目前,研究中国古代编辑史者有之,述及中国古代编辑思想者有之,而从史论的角度较为系统地探讨中国古代编辑思想,并做出一定的归纳、概括、提炼、总结者则尚为鲜见。愿这一组文章能够引起学界的兴趣,由此而使这方面的研究朝着更加深入的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0.
游苏宁30年编辑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慧 《编辑学报》2016,28(3):299-303
自1985年从事编辑工作以来,游苏宁历经30年的编辑实践与思考.综合考察其编辑思想,可以分为引介国外先进编辑经验与方法、融汇中外编辑思想和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编辑思想3个阶段.通过评述可以发现,其编辑思想的转变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科技期刊编辑思想的发展道路相契合,即经历了从引介到自主创新的”蜕变”历程.  相似文献   

11.
晚清基督教传教士编辑活动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基督教传教士在晚清西方科学知识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熊月之先生在其<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一书中将晚清百年(1811年~1911年)西学传人中国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在前三个阶段中(1811年~1900年).基督教传教士居于绝对的主体地位[1].基督教传教士的编辑出版活动,特别是西方科学书籍的编译.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但相关研究多从文化传播的的视角出发.而对其编辑思想以及他们对于中国编辑界的贡献探讨较少,本文试略论之.  相似文献   

12.
王舒 《出版广角》2021,(7):55-5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发展阶段,对宣传思想工作和出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是出版业的主体,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核心,编辑政治素养的高低决定了出版方向是否正确.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出版业进一步繁荣发展,编辑队伍的建设是关键.文章从编辑的政治素养角度出发,探讨编辑政治素养的内涵以及培养编辑政治素养的必要性和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3.
编辑三论     
编辑的修养,已经有许多文章作过深刻的论述,透辟的分析了。重要的,我想可以概括成三个方面,即思想,学问,文章。简要说来就是:马列主义思想水平要高,业务知识要精通,语言文字要通顺。当然,编辑技术也得熟练。这些大家既然已经谈得很多,我们就不去讨论它了。编辑的修养如何,都要通过编辑的眼力、态度和作风表现出来。本文想着重讨论的是这样三个方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一生有60多年致力于编辑出版工作,他对编辑职业的认知经历了由不知到"知之"的阶段,他对编辑职业的热爱由"好之"升级到了"乐之"的境界。叶圣陶的编辑思想和实践证明:对编辑职业的"知之",需要具备自信心、责任感和认真的态度;对编辑职业的"好之",需要从浓厚的兴趣和全身心的投入中培养;对编辑职业的"乐之",需要从作者的感激、读者的好评和同事的敬业乐群中体味。追忆叶圣陶对编辑职业"知之、好之、乐之"的心路历程,旨在承继和弘扬其敬业、乐业精神。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现代新闻史上,出现了众多璀璨的著名记者和报人,恽逸群就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位。但是对他的新闻思想的研究一直相对较少,本文从恽选群的新闻作品出发,结合其新闻实践,从五个方面对恽逸群的新闻思想做了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朱熹的编辑思想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是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编辑思想,是中国传统编辑思想宝库中的精华,然而,过去人们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使之湮没于他的理学的庞大体系中而默默无闻.我们有必要将朱熹的编辑思想从他的理学理论体系中剥离出来,让现代的人们认识其价值,给人以启示.  相似文献   

17.
张今歌 《出版广角》2021,(10):54-56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的职业道德文化,蕴含的深刻内涵如敬业、精益、专注、创新被广泛应用于人才锻造和产业转型上.图书编辑是我国图书行业的"把关人",承担着传播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想的重要使命.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图书编辑应把工匠精神融入图书出版的各个环节,从职业理想、职业实践、职业生涯三个维度出发,全面提升图书编辑的综合实力,用更多元更优质的精神文明成果回馈社会.  相似文献   

18.
1997年开始,我从武汉商报机动记者岗位调到市场消费版担任编辑.编辑工作要做的事很多,但我体会最深的一点,却是如何与广大通讯员交朋友,建立一种“鱼水之情”.通讯员与报纸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报纸一半以上的稿件系他们提供,他们是报社工作在基层的延伸.因此,上岗之初,我就确立了“抓好通讯员队伍,牢固编辑根基”的原则,两年工作实践,也证明了我当初的选择是对的.一、多渠道发展通讯员各家新闻单位都有自己固有的通联网络,可我不满足报社现有的通联队伍,而是从版面需要出发,开辟“自留地”,建“小金库”.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展通讯员队伍:  相似文献   

19.
大唐王朝统治者将诚信作为治国之本,唐代统治者及其政治家们提出了"信为国本,百姓所归""、号令不信,则民不知所从"、"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等主张。唐代经济活动中的诚信思想,在契约制度、信用货币、交易活动、商人品行中均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为唐代市场的繁荣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唐代经济呈现的繁盛局面,和当时经济活动中的诚信思想密切相关,由于诚信思想在契约制度等经济制度方面得以较好地贯彻执行,有效地促进了唐代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上个世纪90年代,上海<编辑学刊>(以下简称学刊)开展了一场关于编辑概念的讨论.其时间之长,范围之广,争辩之烈,影响之巨,可谓少见. 从1990年11月15日学刊总第20期发表<试论界定"编辑"概念的方法论问题>起,至1997年12月25日学刊总第56期刊登<编辑学和编辑史中的"编辑"概念应当保持一致>止,历时7年.在20册期刊中,用了147个页码,刊载了20余万言讨论文字.有18位作者发表了37篇论文.作者单位分布全国11个省、市的5所高校、6家出版社、1座社会科学院和1个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颇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