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经济"一词,在古代是"经邦济世"的意思,儒学经济伦理观主要是:德本财末;藏富于民;使民以时。  相似文献   

2.
民歌,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类别,"歌"本身能够反映一定的文化背景。本文以陕北的"信天游"为例,从地理环境、生活形态、方言土话、审美情趣等文化方面的因素着手,初步分析了"民与歌"即文化背景与音乐本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对于晚清《新新小说》来说,侠民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不仅在上面发表作品,更亲自独立主编这本重要刊物。侠民还具有前清秀才、报人及实业家等多重身份和社会角色。侠民特殊的文学轨迹和"默默无闻"具有个案意义,典型地代表了多数近代中国文学家的文化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4.
周公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周初,他殚精竭虑辅佐成王,成就了一代盛世。他的勤勉从政、敬德保民主张为历代所推崇。他是我国儒学的先驱,对师保之教理论和"六艺"、"六经"教育的贡献是我国教育史上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5.
孟子的"民贵"思想是其仁政的核心内容。在孟子那里"民贵"有真诚的一面,也有历史进步的一面。但是,这种"民贵"思想并没有现实依据,从本质上说,是为"国君"者谋求天下的一种策略,事实是"君贵民轻",民不是权利主体,其主体性被异化了。原因在于劳动人民不是权力主体,其权利主体的地位失去了现实的保证。这一思想的现代价值在于为我们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建立人道民主的关系提供了思想资源。现代民主政治即宪政使真正意义上的"民贵"即真正把人作为目的成为可能。实现宪政的价值关键是公民参与。公民参与能够激活孟子的"民贵"思想,使其具有现实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王富仁教授在《古老的回声》中对易安《声声慢》词有精彩的阐析,但其对词作情感基调的把握似有不够妥帖处。其一,他以"淡淡凉凉"把握该词的情感基调不够到位;其次,他认为该词叠字所表达的"心灵感受不具有任何的剧烈性",这也不够准确;第三,关于此词的悲情,他既言其"似在非在"、"若有若无"又说是"一点凄凉"、"半段愁绪"、"哭不出来"、"笑不出来",显然是有矛盾的。这种"旧诗新解",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易安的词心,该词所表现出来的应是一种沉痛的难以排遣的悲情。  相似文献   

7.
重民是传统政治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以唐太宗为首的贞观君臣,把治理民众、安定民生列为君主政治的首要任务,确定了君主"无为"、"因民心"、"不竭民力"、"及时修政"、"以农为本"和"君主调节官民关系"等"安人宁国"的策略原则。民本思想是封建统治者的一种御民之术。封建君主的重民思想不会发展为民主思想,和民主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纵观大汉奸周佛海52年的人生,虽然追随汪精卫叛国投敌,但在中共"一大"前,他以《解放与改造》为阵地,积极宣传西方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参与筹备了组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工作;积极为《共产党》、《新青年》撰稿,为中共"一大"的召开进行理论上的准备;创建中国共产党日本小组,出席中共"一大",还代理陈独秀中央局书记一职。不论周佛海后来如何,但中共"一大"前后,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中共的成立还是有一定贡献的。  相似文献   

9.
在芬兰作家托芙·扬松的笔下,世界上的某个角落里,存在着一个叫"木民谷"的地方。在"木民谷"里,住着可爱的木民矮子精一家。"木民"这个词在芬兰童话里是指一种矮矮胖胖的、居住在森林里的小精灵。它们的样子像直立的小河马,很羞涩,但热爱阳光。  相似文献   

10.
王燕 《考试周刊》2012,(5):68-69
教材简介:《少年王勃》这篇课文编录在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之中,这个单元是属于人物篇章,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外国的名人故事篇篇精彩:有神勇无比的"飞将军"李广;有才华横溢的"奇才"王勃;有想民所想、急民所急的"活菩萨"朱德司令;有谦逊自律的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这些名声显赫的大人物身上显现的可贵之处均折射出了人性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11.
浙江遂昌长濂村人郑秉厚,为官16年,心系百姓,权为民用,治行显著;性格耿直,秉笔上疏,抨击权贵。政治上主张皇帝要“坚立志以隆德业”,“慎纠劾以造就人才”;经济上提出“议赋役以齐一国法”,“清铺行以厘积弊”等主张。他是明朝中后期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吏,一位敢言敢谏的言官。  相似文献   

12.
宋耀如青少时期随出洋谋生的移民潮到美国,在美国接受教育,并受"民有、民享、民治"及祖国自强、民族革命的思想启蒙。1886年回到上海当职业传教士,经陆皓东介绍认识了孙中山。因钦佩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意向,他倾其所有,不为名、不求利,默默无闻地支持辛亥革命。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时,他举家跟随孙中山逃亡日本,与孙中山建立了生死与共的革命情谊。宋耀如曾一度反对孙中山与宋庆龄的婚事,但最终接受事实。宋耀如是一位"不求知名于世的世之隐君子",是具有高尚人格的一介平民。  相似文献   

13.
齐己生活在一个万方多难、遍地刀兵、生灵涂炭、灾难深重的时代。他自幼为僧,安禅静习,四处游方;60岁时任荆州僧正,掌管荆南僧务。齐己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他的诗既面对现实,描述唐末五代战乱,反映人民的痛苦生活,并揭示其苦难的根源,提出了对理想政治的见解;又着力宣传佛理,阐述对佛教教义的解悟。齐己勤于写诗,风格独特,是我国古代第一诗僧。  相似文献   

14.
贝克汉姆     
贝克汉姆是世界上最名的球星之一。他的球技是其他足球运动员良好的学习典范。贝克汉姆十六岁就加入了曼彻斯特联队,而现在他是皇家马德里队的球员。贝克汉姆是个时髦的人。他常常改变发型。然后不久,他的新发型就风靡全球。许多人认为贝克汉姆树立了一个好榜样。他爱他的家庭,喜欢为妻子和孩子下厨。贝克汉姆不仅仅是一个体育明星。  相似文献   

15.
薛侃是明代潮汕著名的儒士儒官。他事亲至孝,事君至忠,事师至敬,治学至专,待人至诚。因上疏请稽旧典,择亲藩贤者居京师,慎选正人辅导,触帝讳而下狱,遭到迫害。但他刚正立朝,操守高尚。他师崇王阳明,治心性之学,卓有成就,为阳明最得力之入室弟子之一,也为传播王学之岭表大宗。他居乡则思益其乡,为乡梓筑堤开溪、修路造桥,做了很多造福乡梓的实际贡献,实践了其经世致用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6.
邵逸夫先生是一个大慈善家。开始只是散财积德,后来向教育事业倾斜。他认为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将财富回报社会的重点是用于培训人才。邵先生对教育的捐赠发挥了显著效益,为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梁光华教授是当代最钟情于莫友芝研究,并且在“莫学”研究的道路上取得了很大成就的学者.他自幼深受家乡先贤莫友芝的影响,把莫友芝学说作为自己的终生研究方向;积极奔走,为家乡影山草堂复建作出贡献;梁光华教授在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莫学”研究基地追寻黔学之光的踪迹,无私培育扶持“莫学”研究后辈,用自己的教学科研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莫学“研究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18.
王羲之以书法艺术闻名,但为官逾其人生之半,且力争在立德、立功、立言上有所作为,显示了他的行政管理思想和能力。如,有大局意识,忧国忧民,能从国家全局的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勤政,务实,爱民;针砭时弊,改革弊政,精官简文,严刑惩贪;重责任,轻权力,不以官位为进退等。在当时,堪称清醒的政治家,爱民的地方官。当然,他没有尽全力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不是职业政治家。这与他所处的恩赐官僚制时代有关,更与他儒释道杂糅的思想和骨鲠孤傲、不拘于俗、追求自然的个性及酷爱书法艺术的心境有关。  相似文献   

19.
郑观应民本思想对保持社会和谐的价值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五十多年来,有关郑观应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学界对郑观应民本思想的研究尚不多。郑观应的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他提出了君主欲“永为天下之人主”,必“然视己为天下之人役”的民本思想,其思想中已闪现了“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火花;他一生探求富民强国之路,关注民生,其思想主张对保持当时社会的和谐,推动社会改良具有历史进步作用。因此,研究他的思想,不仅有学术意义,而且对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和谐社会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真诚勤勇的楷模林纾完美人格论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纾的一生,是真诚勤勇的一生.他质朴无伪,本色示人;血诚译书,实业报国;勤学勤作,终生如一:嫉恶如仇,知过即改.这种完美人格的形成源于闽文化、家教和个人的努力,铸成了令人仰慕的琴南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