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过:“如果一个民族不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不把本民族音乐文化建立在自己的民族音乐基础上,就会像飘莲断梗一样地在世界文化中漂泊,或不可挽救地消失在国际的半文化中。”相信在我们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会健康茁壮的成长着,发挥出更强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文化是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的民族音乐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作为一名农村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民族音乐的影响力,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引导学生欣赏了解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陶冶情操,树立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宽广,多民族的文明古国,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音乐艺术有着极其辉煌的成就,我们的民族音乐有着丰富的内容和珍贵的艺术价值,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精华,集中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是整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弘扬民族音乐,逐步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民族心理素质,继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领略中国传统音乐之美。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孕育了多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也为民族音乐的流传与发展提供了肥沃的文化土壤。民族音乐主要包含以综合艺术为主的民歌、民问歌舞、民族器乐以及曲艺戏曲等。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弘扬民族音乐的根本宗旨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在向学生介绍优秀璀璨的民族艺术时,应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感受和鉴赏音乐,  相似文献   

5.
赵露 《教育与职业》2007,(5):112-113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众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其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优秀灿烂的音乐文化.在提倡多元文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深入发掘、整理、传承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中应该利用多种手段来发展民族音乐,弘扬民族精神,使民族音乐文化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相似文献   

6.
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程,它对学生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等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文章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出发,针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陈芳 《考试周刊》2011,(66):212-213
只有具有民族性的文化,才能在世界艺术之林占有一席之地;只有具有民族性的文化,才能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是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走进民族音乐,树立民族精神是一个长期的课题,我们将不遗余力地进行研究,为弘扬我国民族音乐奉献力量。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随着科学的发展,外来音乐文化的涌进和现代音乐的冲击,使相当一部分人忽视甚至遗忘了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音乐。  相似文献   

8.
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有着独特的音乐文化内容与艺术魅力,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地方高校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内容应该因地制宜,突出地域文化,充分体现出地方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容及特色,从而大力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及精神。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族音乐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形成而形成,是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优秀的民族音乐是社会思想与艺术高度发展的历史积淀,它反映着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它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伴侣。优秀的民族音乐可以使人们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联系在一起,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培养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可以给人以真和善的启迪、美的陶冶和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我们不仅要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这对传承和弘扬民旗音乐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族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民族审美观和民族精神,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吸收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和神韵,让学生在民族音乐声中感受到祖国的辽阔和温馨.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发现体验民族音乐的美,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师要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力一法,让学生参与、积极思考、师生互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掌握中华民族音乐的精华,更加热爱祖国,喜欢民族民间音乐.  相似文献   

11.
民族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民族审美观和民族精神,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吸收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和神韵,让学生在民族音乐声中感受到祖国的辽阔和温馨.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发现体验民族音乐的美,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师要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力一法,让学生参与、积极思考、师生互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掌握中华民族音乐的精华,更加热爱祖国,喜欢民族民间音乐.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在冗长的岁月中,劳动人民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为了提升高师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与综合素质,民族民间音乐课成为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为唯一一门综合我国各民族地区民间音乐文化的课程。虽然近年来逐渐重视起民族音乐课程,但是由于我国现有的高师音乐教育教育体系依然以欧洲音乐院校为主,因此在中国传统音乐上投入的精力较为欠缺,具有本土特色的音乐艺术反而得不到重视,这极不利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我们应当重视起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性,转变教学观念,通过构建新的民族音乐课堂让我过传统音乐文化得到弘扬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音乐课程新理念为指导,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体裁,加强民族音乐教学,让学生通过接受民族音乐熏陶,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认识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增进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相似文献   

14.
正新《中学音乐课程标准》(2011)指出,音乐课程的理念要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价值观。这一价值观引领着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音乐既是听觉艺术,又是情感艺术,在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是增强民族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需要。作为艺术学科,音乐教学要体现学科特性,重视学生个体生命的多元价值,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利用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中学音乐课堂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利用民俗文化学习民族音乐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族音乐历史源远流长,在这条音乐历史的长河中,民族乐器无疑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笔珍贵的财富.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更应该首先了解和积累众多民族乐器文化知识,并使之在音乐教学的课堂中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中学音乐教育成为弘扬民族文化、渗透民族情感、提高广大青少年民族音乐素养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民族音乐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象征,是我国音乐领域的艺术瑰宝。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是众多民族几千年来的集体智慧结晶,包括传统民族歌曲、民间舞蹈、说唱音乐、传统戏剧音乐、传统民族器乐等艺术形式。中国民族音乐反映了五十多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色和艺术形式,共同构建了中国传统音乐体系。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有责任,也有义务深入研究传统民族音乐艺术,自觉承担起民族音乐复兴的重任.继承和弘扬传统民族音乐更是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和高校音乐教  相似文献   

17.
具有民族性质的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世界音乐这幅异彩纷呈的历史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民族音乐的教学对于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精神及内涵,创作出富有民族性的音乐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将侧重于探讨音乐课堂上中华民族音乐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通过民族音乐不断地传承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8.
以音乐课程新理念为指导,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体裁,加强民族音乐教学,让学生通过接受民族音乐熏陶.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认识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增进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相似文献   

19.
广西拥有11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歌,如何把广西的少数民族音乐引入大学生的课堂,让大学生了解自己本土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的自信心,不仅能弘扬广西各族民间音乐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为活跃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应当树立起广西少数民族音乐在教学中的地位。2.根据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积极编写适合广西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教材。3.注重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在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本课是我们校本教材中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音乐上册里民族民间文化单元的内容之一。我将通过歌谱、图片、视频资料、文字介绍、音乐活动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本民族音乐艺术的理解,进而使学生领会到家乡民族民间文化的内涵和无限的魅力,培养热爱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情感和传承、弘扬民族民间家乡文化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