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同学们,请把预习《荷花》一课的成果给大家展示一下吧。 生:我把课文读熟了。(生有声有色地朗读课文) 生:我自学了课后的生字,认识了“荷”“莲”“蓬”“翩”“仿”“佛”“挨”“胀”“蜻”“蜓”“裳”“蹈”这些生字。  相似文献   

2.
(学生准确认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字之后)师:谁能找到这些生字在课文中的组词?生:科利亚、呆呆、开始、猜出来、拴着、逗人。(师相机出示词语)师:我们一起来把这些词语读一遍。(生齐读)师:不仅读对了,声音也很响亮。师:(在"呆呆""逗人"下面  相似文献   

3.
教学过程一、导入,明确学习目标师:今天写字课的主题是——发现汉字的结构之美。看,生字娃娃来了,大家齐读一遍。师:请同学们认真看这些字的结构,你能把它们分成两类吗?生:独体字和合体字。师:哪些是独体字?哪些是合体字?生:"玉""斗""勺"是独体字,剩下的都是合体字。师:很好。无论是独体字还  相似文献   

4.
师:读读课文第三段,把生字圈出来. 生:生字有"除"疲倦". 师: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记住生字? 生:"除"是数学中"除法"的"除".我是这样记的,"除法有时会有'余数'".  相似文献   

5.
师:这一节课我们学习<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告诉于老师,通过预习,你又交了哪些新朋友——认识哪几个生字了? 生:"妻子"的"妻". 生:"脸庞"的"庞". 师:(指两名学生)请你把"脸庞"的"庞"写到黑板上,请你把"妻子"的"妻"写上去,写大一点啊.第3自然段中"镢头"的"镢",你们认识吗? 生:(齐)认识. 师:刚认识的,还是以前就认识的? 生:刚认识的.  相似文献   

6.
【案例】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材《四季的脚步》教学片段。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初读课文,认字、写字。师: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把这些生字读给同学听。师:(在屏幕上出示带田字格的生字表)你能读出这些生字和每个生字在文中的句子吗?哪几个字是你以前就认识的?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学生读出文中含有生字的句子然后汇报。)生:我上舞蹈班,就认识了“舞蹈”两字。生:爸爸、妈妈带我游览张家界,我认识了“索溪峪”的“溪”字和“张家界”的“界”字。……师:你们真是爱学习的孩子,能从生活中认识…  相似文献   

7.
万花筒能折射出七色光谱,光彩炫目,左右逢源,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所以,很受人青睐.而定向仪更多地定位三维坐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操作起来,自然缺少万花筒的趣味性. 一、思索:是学习语言,还是研究语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常常进行换词练习,就像初高中辨析词义似的,这样做的意义实在值得我们去思量. [案例]《荷花》教学片断 出示课文中的句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师:"冒"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哪些词? 生:"冒"就是探出头来的意思.(板书:探) 生:是长出来的意思.(板书:长、钻、伸、露) 师:比较一下哪个词好?为什么?  相似文献   

8.
片段一:出示部分生字词或新词,认读韭菜谷穗玉米倭瓜蜜蜂蝴蝶蜻蜓蚂蚱下种铲地拔草栽花师:我们认识了这些生字新词。联系课文内容,你有没有发现什么?生:第一行写的是祖父园子里的植物,第二行写的是昆虫,第三行写的是"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学干农活。师:这种学习形式,我们见过吗?生:低年级课本中,我们学过"读词串"。师:是的。我们在归类识字中就学过"读词串"。读词串时,我们要展开想象,读出词串所  相似文献   

9.
教学片断师:荷花的形象那么美丽动人,荷花的清香那么幽雅迷人。面对这满池的荷花,作者不由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大屏幕出示句子)师:同学们,读了这段文字,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生:我不明白为什么把这一池荷花称作“活的画”?生:我想知道“那画家”究竟是谁?生:我想知道为什么说“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师:你们提的这几个问题很有价值。这样吧,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学生四人小组展开讨论)生:因为每当有风吹过池塘的时候,荷花就会随风摇摆,好像活的一样,所以把这一池荷…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片段一]理解生字生词环节. (卡片出示:你追我逐) 师:请同学们观察"追""逐"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它们的部首都是走之儿.因为这两个字都和"走"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先后向同学们展示了自己带来的纸船和风筝,询问学生这是什么,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随后,教师板书"纸船""风筝",并顺势引导学生认识"筝"字. 师:"筝"是个生字,同学们是怎么猜出它的读音的? 生:因为老师带来的贴纸是风筝的形状.  相似文献   

12.
片断一 师:在刚才自读课文时,你们认识了哪些字?我们来和它们交朋友吧! (教师出示题目中的“美丽虹”三个生字) 师:这三个字中,你最早会认的是哪个? 生1:我最先认识的是“美”,我是在看课外书时认识的。 生2:我在很早以前就认识了  相似文献   

13.
一检测学情,激发识写兴趣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第28课《浅水洼里的小鱼》.小手举起来,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指课题)水洼就是水坑,浅水洼就是—— 生:里面只有很少水的水坑. 师:对.看课题,请一个小朋友来读—— 生:浅水洼里的小鱼. 师:一起读—— 生:浅水洼里的小鱼. 师:课文都预习了,老师考考大家认识不认识这个字.(出示生字卡:扔) 生:(读)rēng. 师:没学过大家都认识了,看来预习得不错.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字,是咱们以前就认识的老朋友了,一起读——(出示生字卡:捡) 生:(读)jiǎn. 师:接下来,小嘴巴都不许出声,咱们来做做字的动作,看谁做得好.(出示"捡""扔"字卡,生做相应动作)这两个词还是一对—— 生:反义词.  相似文献   

14.
片断一:让学生在读中识字。师:想听老师读读课文吗? (教师配乐入情入境地范读,学生陶醉于教师的范读) 师: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把课文读好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老师和这课的生字是好朋友。你们要想也把课文读好,首先就得认识这些生字朋友。请把你刚才标△的字多读几遍,自己读完后,再跟同桌互相检查,看是不是把这些字都读准了。老师相信大家会想出办法把这些字记住。 (生自己识字,同桌互读互听) 师:下面老师检查一下,看同学们能不能把本课的生字读准。电脑依次出示:脚、步、悄、丁、冬5个课文第一小节的生字,指名认读,又把生字放在诗句中让学生认读。之后,出示第一小节,让学生练读。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做工""思考""创造"。3.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猜字谜,喜欢吗?一撇一捺,本领最大。(人,书空)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有趣的儿歌。(师板书课题生读,  相似文献   

16.
师:同学们,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这些生字还认识吗?自己读一读。(生自读生字,师指导读音。出示:“窥伺、大模大样、供养不周”)师:差不多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指名读)特别指导“供”的读音)(出示:净角脾气)师:谁来读?(指名读)  相似文献   

17.
一、认识"○" 师:(出示"○")这是什么? 生:这是圆. 师:我说它不是圆.它到底是什么呢?请大家想一想,老师在上把它叫做什么?  相似文献   

18.
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师: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一齐读课题—— 生:钓鱼的启示. 师:钓鱼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大家认真读一遍课文,注意做到两点:第一,读准字音,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第二,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带着要求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师:我从课文中选了几个句子,谁来读一读? (师依次出示四个带有生字的句子,指名朗读,并引导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沮丧")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诗歌内容、明白秋天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秋天热爱与赞美之情。【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复习巩固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秋天的原野,和秋天进行了一次零距离的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来重温一下那美好的时光,好吗?生:好。(出示小黑板上的生字词)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大家还记得它们吗?生:记得。师:现在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带领大家复习一遍,谁愿意?老师这里有很多五角星,奖励最棒的同学。(指名带读)师:刚才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生:他把“苹”ng读成pí。pín生:柱“子”…  相似文献   

20.
师:上一节我们学习了&;lt;荷花&;gt;一课中的生字,初读了课文,现在谁愿意把课文再读一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