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1年2月7日,进步文化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五位青年作家在上海龙华被国民党当局秘密杀害.柔石是血染早春的左联五烈士之一,在烈士英勇就义两周年之际,鲁迅先生发表了传世散文<为了忘却的纪念>.他在文中回忆了与柔石的交往,平实细致地讲述了柔石的人品和文品,从中能感受到鲁迅先生对柔石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烈士牺牲的悲愤之情.  相似文献   

2.
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日,左联机关刊物《北斗》创刊号扉页上刊出德国进步版画家珂勒惠支的木刻《牺牲》。这是鲁迅先生对柔石烈士的纪念。一九三六年,鲁迅在编选珂勒惠支版画集时,回忆到了这件事情: “这幅木刻是我寄去的,算是柔石遇害的纪念。”(《写于深夜里》) 可是,当年《北斗》编者丁玲同志的回忆却与上录文字小有出入。她说,在筹备创办《北斗》时,“除了文章,我想还应该有图画。我请求鲁迅先生支持,他叫我到他家去挑选。这是我和鲁迅先生来往的开始。我选了一张木刻,就是凯绥·珂勒惠支的《牺  相似文献   

3.
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的鲁迅作品有三篇,且篇幅都不短。在教学中,通过对比综合,我试着把课文所需掌握的内容归纳出了如下“要点”: 《为了忘却的记念》:一首诗;二本书;三个典故;四个时间;五位烈士。“诗”即课后练习要求背诵的《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书”指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散文集和诗集;三个典故;方孝孺、高僧坐化、《思旧赋》;四个时间:31年1月17日——被捕,1月24日——来信点狱中惨状,2月7一8日——被杀,33年2月7—8日——撰文;五烈士即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五个青年作家。  相似文献   

4.
伯牛 《涪陵师专学报》2008,(3):F0003-F0003
柳青小传 柳青(1916~1978),原名刘蕴华,陕西省吴堡县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地雷》(光华书店1947年2月初版),中篇小说《咬透铁锨》(载《廷河》1958年4月号,1959年11月由陕西东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更名为《恨透铁》),长篇小说《种谷记》(山东新华书店1950年3月初版)、  相似文献   

5.
《为了忘却的记念》是鲁迅写的一篇悼念文字,写于一九三三年二月七日至八日左联五烈士遇害二周年纪念日。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柔石、冯铿、白莽、李伟森、胡也频五位青年作家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鲁迅后来曾说过这样的话:“我每当朋友或学生的死,倘不知时日,不知地点,不知死法,总比知道的更悲哀和不安。”左联五烈士的秘密被杀害,确使鲁迅异常悲哀、不安和愤概。他当时就冒着被捕的危险,写下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柔石小传》,同时发表  相似文献   

6.
和柔石一起牺牲的烈士究竟是二十三人还是二十四人?这虽然并不影响《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的教学,但这是历史事实,必须弄清楚。薛绥之同志在《鲁迅杂文教学的一些体会》一文(见《语文教学通讯》一九七九年第三期)中说,“如《为了忘却的记念》第四部分记叙了柔石等二十三人被害,……”鲁迅原文写:“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相似文献   

7.
在纪念著名左联五烈士之一柔石诞生八十五周年之时,回顾近年来柔石作品的出版及学术研究情况,我们感到无比欣喜。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在大夜迷茫之中,鲁迅先生说过:“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今天,这预言已经完全实现了。 1980年十月,我院前身宁波师范专科学校举行了国内首次柔石研究学术讨论会,对柔石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道路初展探讨。根据当时柔石作品极难找到,柔石手迹(书信、日记及未发表的作品等)严重散佚,柔石同时代人相继去世的情况,呼吁有关部门抢救烈士的遗著、遗物,建议出版部门重新编选柔石作品,增加篇目,以资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篇写于一九三三年二月七——八日。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四月《现代》第二卷第六期。后由作者编入《南腔北调集》。一九三一年一月十七日,左翼青年作家柔石、殷夫等和其他共产党员共二十三人在上海东方旅馆开会,由于叛徒的出卖,均被国民党特务逮捕。一月二十日,鲁迅得柔石狱中信:“犯革字嫌疑,案情重大。”当时敌人正在侦察鲁迅住址,鲁迅为避免被捕遂偕许广平带海  相似文献   

9.
《为了忘却的记念》是鲁迅先生为悼念“左联”五烈士而作,以记叙为主,兼发议论,字里行间充满强烈的爱和憎的感情,是一篇文情并茂的好文章,也是一篇素有定评的好教材。在教学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有所不知,随时学习,偶有所得,略作札记,点滴体会,不求全面。一九三一年一月十七日,“左联”青年作家柔石、殷夫(白莽)、冯铿、胡也频、李伟森等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被秘密杀害,同时遇害的有二十三位烈士。  相似文献   

10.
鲁迅在对“左联”五烈士的纪念性文章《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写道:“他(柔石)的家乡,是台州的宁海,这只要一看他那台州式的硬气就知道,而且颇有点迂,……”文中的“迂”本来是贬义词,指人的言谈举止、行事处世拘泥于陈旧的准则,  相似文献   

11.
《药》是鲁迅第一部小说集《呐喊》中的一个重要的短篇,写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前夕——1919年4月25日。《默》(1900)是俄国著名作家安特莱夫(1871—1919)的短篇小说,鲁迅把它译成中文。鲁迅在《<中国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里指出,在《药》的结尾留有“安特莱夫式的阴冷”。本文试从时空结构、象征印象主义和“灵肉一致”三方面对这两篇小说作一比较,来认识“阴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丁景唐同志两次来信,就本刊上期发表的《“左联”成立前后的柔石》一文作几处校正,兹刊登如下: 1、一九八○年十月七日来信照登:徐季子、赵帝江同志: 国庆节那天,我在刚出版的《革命文物》一九八○年第五期上看到唐天然同志《〈红旗日报〉关于鲁迅五十寿辰纪念会的报道》一文。这篇文章中全文转录了一九三○年九月二十一日《红旗日报》上《左翼文艺作家鲁迅五十生寿纪念——表示愿为无产阶级文学而努力》。报道说:  相似文献   

13.
读了《语文月刊》1993年第8期上傅勉之先生《柔石的“迂”是贬词还是褒词——与张文斌先生商榷鲁迅对“迂”的态度》一文(以下简称“商榷”),很高兴。高兴的是它激起了我旧话重提的兴趣。 事情的缘由是这样:十二年前,笔者在《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11—12期)上发表了拙作《<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札记》,其中有一节谈到柔石的“迂”。结论是:“鲁迅先生赞美柔石的‘迂’”。论据是:①鲁迅先生用“(柔石的)颇有点迂,有时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孺”暗示:“台州式的硬气、方孝孺的骨气”就是柔石的“迂”的第一个含义。②柔石在“碰  相似文献   

14.
鲁迅(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6日)鲁迅是1936年10月16日在上海逝世的。生前,他立下遗言:“一、不能因为丧事受任何一文钱——但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赶快收殓、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处于最黑暗的年代。“左联”青年作家柔石等5人于1931年2月7日深夜(或8日凌晨)在国民党淞沪警备区的旷野被秘密枪杀。反动当局施高压禁锢消息,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提到“只在《文艺新闻》上,有一点隐约其辞的文章”。现经查明,此即冯雪峰化名“蓝布”,在1931年3月30日《文艺新闻》第3期发表的《在地狱或在人世的作家?》,该文以读者询问作家下落的方式,披露了这一骇人听闻的卑劣的杀戮。鲁迅历来主张“能杀方能生,能憎才能爱,能生与爱才能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七论文人相轻》),并一贯反对“久受压制的人…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三一年二月,柔石、殷夫等五位革命青年作家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了。时隔两年,在烈士殉难二周年的日子里,鲁迅先生又一次写文章悼念烈士,题名“为了忘却的记念”。全文的字里行间表达了鲁迅先生对烈士难以忘却的深沉怀念和对反动派无比憎恨的悲愤感情。  相似文献   

17.
一作家柔石(1902—1931)和他同时牺牲的其他四位“左翼作家联盟”的作家一起,一般称为“左联五烈士”,也因鲁迅写的《为了忘却的记念》等文而知名。柔石在师范学校上学时(1921)起就开始写作,1928年在上海进入作家生活,到1931年被国民党逮捕杀害为止,时间不长,但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留下了一定数量的作品。过去,他在中国的评价,例如说“左联五烈士不但是作家,而且,更重要的,他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他们首先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无产阶级的革命家,然后才是革命的作家。”那终究不过是作为殉难党员作家来评论的,还没有作过深入他作品世界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左联烈士胡也频的长篇小说《到莫斯科去》,作者自署“一·九二九年五月七日早上二时作完于上海”。小说标志着胡也频创作道路上由小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立场转变的新起点。可是,关于这部作品的最初发表时间,有关文章和著作的记述存在着错误。瞿光熙同志在《胡也频两部革命小说发表的周折》(《新民晚报》1960年5月26日)一文中说:这部小说写成后未能发表,一九三○年六月才出单行本。一九六一年,瞿光熙在《关于胡也频殷夫几件事迹的考证》(见《左联五烈士研究资料编目》) 一文  相似文献   

19.
在《文艺新闻》一九三一年八月十日出版的第二十二号的第四版的中央有一则关于鲁迅的消息报道,标题是“鲁迅氏的悲愤”,副标题是“以旧诗寄怀”。现在将消息照原样抄录于下: 闻寓沪日人,时有向鲁迅求讨墨迹以作纪念者,氏因情难推却,多写现成诗句酬之以了事。兹从日人方面,寻得氏所作三首如下;并闻此系作于长沙事件后及闻柔石等死耗时,故语多悲愤云。  相似文献   

20.
丁玲同志在《关于左联的片断回忆》中说:“除了文章,我想还应该有图画。我请求鲁迅先生支持,他叫我到他家去挑选。这是我和鲁迅来往的开始。我选了一张木刻,就是凯绥·珂勒惠支的《牺牲》,内容是一个母亲将自己的孩子交出去,这是为纪念柔石而选的。这幅画,刊登在《北斗》创刊号。”(《新文学史料》一九八○年第一期)。《辽宁师院学报》一九八○年第四期,发表了宗谌同志的《木刻<牺牲>是寄给<北斗>的吗?》,作了分析考证,认为木刻《牺牲》为丁玲所选接近事实。我对丁、宗二文,却不以为然。写出些意见和丁、宗两同志讨论,并求教于鲁迅研究专家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