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圪"字在武乡方言中运用频繁,它以极强的构词能力组成一批"圪"字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量词、象声词等。其中,由"圪"字组成的动词大多为双音节,形容词大多为多音节,表达丰富多样。"圪"字作为一个构词要素它不能单独成词,也不能独立运用,位于词头或嵌于词之间以增强表达能力。文章就《汉语方言大词典》未见条目及词条虽已列目,但在武乡方言中有不同意义的"圪"字词作一汇释,并且对武乡方言中"圪"字词的特点作简要分析,以期对日后晋语中"圪"字词的研究提供部分翔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郏县方言表音字"圪"与词根可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象声词等类型的圪头词。本文先简介郏县方言"圪"的使用情况,再通过对郏县晋语两方言"圪"用法的比较,考察两者异同,并探究郏方言圪与晋语圪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3.
韩东 《语文知识》2011,(2):78-80
本文主要对山西盂县方言中"圪"字进行研究。盂县方言中的"圪"字一般情况下不具有词汇意义,主要起表音作用,可以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和拟声词。"圪"作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和拟声词词头时有其各自的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亭立 《文教资料》2012,(13):29-31
在山西灵石方言中,"圪"字的用法十分丰富:"圪"字有很强的构词能力,可以构成名词、形容词、动词、量词、拟声词等,每种词性下"圪"字词还有多种组成格式;"圪"字不仅可以做前缀,还可以做中缀;"圪"字词表现出很浓的口语色彩和方言色彩。本文主要对灵石方言中的"圪"字词进行整理和分类,对其语体色彩作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长子方言是晋东南方言中的一个小分支,它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圪"音字的使用。"圪"字,入声音,不能单独使用,多数没有意义,只起表音作用。"圪"作为表音字头可以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在句中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相似文献   

6.
文水方言中的“圪”是很有特色的一个字,“圪”字的使用频率很高.本文对文水方言中的“圪”字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从“圪”字的读音、意义、本字以及由“圪”组成的词类、“圪”的形式、性质、产生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穆芳芳 《文教资料》2012,(27):110-111
"圪"头词是很具有晋语区地方特色的词汇,本文对近几十年来晋语方言中"圪"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从"圪"的读音、来源、用字、结构类型、性质以及意义等方面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细致地研究"圪"以及与之相关的语言现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现今学术界对晋方言区"圪"字词研究现状之上,并结合对母语陕北方言的熟悉,对其作了性质方面的再思考,尤其是对"圪"字词研究范围的限定和"圪"字词中"圪"的作用的发现,确定"圪"在方言中是一个词缀,并试从多方面指出"圪"字在方言词汇中仅起表音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系山西大同方言的单点性研究,主要描述大同方言中动词与普通话动词的不同的构词特点和语法特点。例如在大同方言中的实词系统中特殊的分音词构词形式和大同方言动词中"圪A"的构词形式等。  相似文献   

10.
在太原方言中,带"圪[k??]"的词语及其变式广泛存在,"圪"的构词形式繁杂,"圪"的运用是太原方言最突出的特征之一。通过对太原方言中含"圪"字的结构以及在"圪A"结构的基础上衍生的各种变式分类进行周遍的描写,发现"圪"作为词缀,无论在词义上还是在结构上都不断地弱化,甚至完全虚化。"圪"字经历了由表义的有效"构词成分到"不表义的无效构词成分这一虚化过程。可见,"圪"在太原方言中具有极高的构词类化性与能产性。  相似文献   

11.
万宁方言的量词"朋"跟古汉语的"朋"有极大的渊源关系,论文就"朋"在万宁方言中的用法进行介绍,并对它的产生及发展进行分析,又从语音的角度来考证,从而揭示它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晋语分音词的构造规则、界定标准、扩展形式等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概括与分析,并就一些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李蕊 《教育文化论坛》2011,3(2):126-128
"酸汤话"是黔湘交界处一种颇具特色的汉语方言,对于它的研究至今尚未引起学界的重视。前人的研究多停留在共时层面的描写,较少涉及历时层次的分析。在对其语音系统进行客观、细致的调查基础上,对其语言层次、系属归类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赣榆方言在官话方言中极具特色,一直为国内外语言学界所关注.文章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赣榆方言归属矛盾的本质,明确了赣榆方言应划归中原官话,同时提出了对赣榆方言深入研究的两个方向,并建议了深入研究的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从典章制度、风俗习惯、文字训诂等角度探索有关潮州的名物五则:"头搭、头踏与搭头仔"、"生炊、炊饼"、"簙钱、簙耏、簙躇赖"、"螭龙、狗母蛇"、"祭到五都,軷到六省"。潮州话向被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该文对这五则名物进行个案研究,探索潮州话具体如何保存古汉语的精华,以及其流传过程中的衍变,并对与此名物相关的文化史进行梳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释"器"     
文章分析了"器"字的金文形体,其形体为犬从的会意字,表示犬吠之义."器"一词在造字时采用了和本义相关的事件来表现.因为是有价值的器物,所以器物拥有者便养犬来看守,如遇外面生人接近或图谋不轨,则家犬就会狂吠.<说文>对"器"的形体分析不确.  相似文献   

17.
《魏晋文章新探》为顾农研治魏晋文学的论文集 ,此书在钩沉索隐史料、细致分析作品的基础上 ,考察魏晋文人在当时政治背景中各自的心理、性格及行迹 ,观照各种文学现象的发生、发展及演变。其治学谨严 ,注重证据 ,研究角度新颖 ,体现“务去陈言 ,颇示己意”的学术品格  相似文献   

18.
“品”字在商末、西周金文中用为量词,表示事物的种类。由此可以肯定《鲜盘》中的“祼玉三品”当指三种祼礼用玉。根据学界对“瓒”研究的最新成果,作者认为商末《子黄尊》中“黄瓒”应是祼礼用的玉“璜”,这种解释能为“祼玉三品”含义的正确理解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歌剧《原野》被称为“中国歌剧史上一部划时代的杰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剧中人物性格鲜明突出,在众多角色中给人印象最深刻、最具艺术感染力的是剧中的女主角金子,她的敢爱敢恨、聪明机智、泼辣倔强的性格使得这一艺术形象更加丰满。  相似文献   

20.
金庸武侠小说流行的重要原因是它的神话性,这一点在《神雕侠侣》中表现得甚为突出。对主人公仙化形象的刻画、离奇情节的设置、对富有灵性的动物的刻画等,这种从形式到内在精神的吻合使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神话的品性。这种神话品性更利于读者审美想象的充分活跃,使读者在鉴赏时感到有一种无法扼止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