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章不厌百回改”,“一诗干改心始安”。学生作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多写多改。作批改是写作教学的重要一环。对于作批改,《课程标准》指出:“不仅要考察学生修改作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  相似文献   

2.
要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只有必须明确学生自改习作的意义,消除传统习作批改的弊端,探究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方法,思考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步骤,才能使学生在自改习作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修改的习惯和能力而提高习作的水平,才能使教师提高习作教学效益而实现(《语课程标准》提出的习作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杨金 《云南教育》2001,(4):12-14
云南语言学会副会长程家枢教授说:“文章是改出来的。”这话很对。修改文章,是作者提高认识,校正思路,修正错误,加工润色的好方法。老师改作文,要尊重作者的意愿,不要大删大改,不要包办代替,不要伤筋动骨,而要善于引导,多就少改。目前教师批改作文的方式主要有: (1)全批全改; (2)全收略改; (3)全收轮改; (4)当面批改; (5)学生互改; (6)学生自改。   学生互改,是学生间的互相学习。因为学生的文化素质,认识水平,生活经历,活动圈子等条件基本相似,最利于互相比较,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学生自改,最利于学…  相似文献   

4.
为了教师能对学生作出正确的评估、评价,科学性进行判断,并对其错误或不足进行修正,在“改”解学生学习、训练的效果,学生能自我定位、自我评价。“改”和“批”结合起来。学生也得以认识、评价自己,教师要对作业的完整性、正确性、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作业、学习状态作出的评估、评价,以便了只“改”不“批”则浅,只“批”不“改”则空,因此,必须把“改”和“批”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怎样指导学生自己改作文·王琼辉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学生写,老师改。改作文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往往是教师加班加点改作文,可是多数学生只是看看分数和批语就往书包里一塞了事,全然顾教师良苦用心。所以许多语文教师抱怨:改作文徒劳而无功。笔者认为有效的办法是在...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然而现实中的作文教学,往往是“教师命题学生写,学生作文教师改”。作文评改一直还是广大教师肩上的重荷。教师精批细改,学生却不屑一看,教师的辛勤劳动常常成了无效的劳动,而要真正做到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批改,时间不允许,效率也不高。如何才能提高作文评改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由此可见,教会学生如何修改作文,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并使学生终身受益,也是作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而这一点也正符合素质教育“教学生学会学习”的原则。而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只是教师一味“包办”,往往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缺少自改和互改这一环节的训练,因而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  相似文献   

8.
张永波 《辅导员》2010,(8):44-45
叶圣陶先生在论及作文批改时曾说:“作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还说:“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可见,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改与写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者本人,所以作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小学低年级是人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奠基时期,加强学生作文的自我修改训练,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是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要求。学生自改作文,养成良好的修改文章的习惯,对培养学生作文能力、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明确学生自改作文能力培养的意义、教给学生自改作文的基本方法是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程坤 《广西教育》2004,(9A):21-21
学生作文评改,目前仍未摆脱以教师评改为主的窠臼,没有发挥学生在作文评改中的主体作用,没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领悟写作规律,提高写作兴趣和水平,因而收效并不明显。由于传统观念作祟,人们长期的思维定势,学生作文,老师评改,天经地义。相当多的学校领导和家长迷信精批细改,使得教师既厌恶精批细改,又不得不操持精批细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构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新的模式,必须围绕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实行“三改”:改课堂授课为课堂讨论为主,改教师讲课为教师辅导为主,改学生听课为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相似文献   

13.
作文批改的方式有学生自改、互改、集体改、教师改等,在这些方式中,教师的批改尤为重要,它不仅给学生的批改作出指导和示范,而且对培育一代新人健全的人格与心理将产生深远影响。也就是说,教师积极有效的作文批改对学生有较大的教育力量。   期待力量。教师积极而热情的期待会感染学生,使学生努力向上,获得成功。然而,有一些教师,并不重视这一点。从他们批改的字里行间,学生体会、感受不到此种情感。有的,过多的挑剔、批评、指责,使学生畏惧;有的,过多的修修改改,面目全非,使学生心灰意冷;有的,则极为冷漠,仅在学生的…  相似文献   

14.
学生互批改作文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人类独特的需要心理、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与丰富的精神世界、语文阅读教学中所培养的能力等为学生互批互改作文提供了可能,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气氛,充分利用阅读教学,加大优秀文学伤口的阅读量,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等是学生互批互改作文的实施策略。作文教学中的互批互改必须注意上好阅读课,精心组织互批互改过程,采取奖励措施。  相似文献   

15.
1、更正强迫全民学英语的教育政策 改普遍要求为择优培养,改广种薄收为精耕细作,改必修必考为选修选考,改强加于人为自主自愿。将升学、学位、毕业、职称与英语脱钩。停止强迫英语对教育经费的巨大浪费、对学生时间和青春的空耗、对学生身心的摧残。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尝试霍山县教委教研室刘华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呢?近年来,我在教学中作了尝试,取得了一...  相似文献   

17.
异文共鉴赏疑义相与析——学生参与作文评改的尝试●杨怀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生前曾尖锐地指出:语文老师最辛苦的就是改作文,不知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神。学生不明白为什么改,你改了也没用,有的学生根本不认真看,真叫劳而无功,至少也是劳而少功。那么,如何改变这...  相似文献   

18.
提高作文教学水平是语文教师最头疼的事儿。实践中,往往是学生泛泛地写作文,教师不厌其烦地批改。然而,事实证明这样做的结果常常事倍功半。因为教师包办代替改学生的作文,有时会脱离生活实际,越改越偏,甚至违背小作者的意愿,把原文改得面目皆非。此种做法,教师费力不讨好,学生也不领情。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在作文教学中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教师批改为学生自己改。对学生的作文教师只批不改,让批语真正起到指导学生“再加工”的作用,把改的工作留给学生自己,放手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这种做法不仅加强了师生间的双向…  相似文献   

19.
李伟 《山东教育》2002,(10):43-43
一、培养兴趣,积极参加学生自改作文,开始会有一定难度。于是,我常结合作文评改讲一些名人轶事,使学生懂得为文必改的道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我还调整了作文的评价标准,不以初稿论成败,而以修改稿的水平定优劣。只要改得好,哪怕只是一点,即给予肯定。二、推敲词句,做好示范教师在浏览了学生的作文后,选一两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为病例文,誊抄在大纸上或投在幕布上示范批改,改时对学生讲清每一组语句怎么修改,或增补,或润色,或调换,或删改,并说明为什么这么修改。使学生加深理解,有章可循。最后让学生照例子互改或自改。…  相似文献   

20.
根据作文教学的实际,结合学生的状况,依据《大纲》中“作文教学要重视批改和讲评的指导作用。批改作文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要尊重学生的原意,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这一要求,我研究、改进作文批改方法,让学生直接参与这一过程,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改、互改等形式,培养了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对于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改变作文的教学费时、低效的状况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